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6月29日 星期三

    孩子眼中的“和平方舟”

    推荐图书:《和平方舟的孩子》

    霍聃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6月29日   13 版)

        霍聃:少年儿童出版社主题出版编辑部副主任、《儿童文学选刊》执行主编。责编《和平方舟的孩子》曾获第33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

        《和平方舟的孩子》是一部致敬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号的少年纪实文学作品。“和平方舟”号是中国第一艘海上医院船,规模庞大、技术先进,承担我国外交、军事、救援、科研等重大使命。入列以来,“和平方舟”号先后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服务43个国家和地区,救治23万余人次。

        作品从“孩子”角度切入,紧紧围绕“孩子”与“童年”的三个层次展开:第一层,详细展现了和平方舟在执行“和谐”任务时救助外国病孩的故事,通过精密的手术治疗、精心的术后护理,详细的复健等故事,“异域的童年”在小读者面前徐徐展开;第二层,是新时代中国军人儿时的成长故事,他们经受磨练与挫折,矢志不渝,成长为守护一方的英雄,“当年的童年”记忆犹新;第三层,是军人子弟与父辈的故事,他们长期经历父母的“缺席”,在矛盾与理解中,深刻明白了父辈的“童年”。在对这三组孩子的工笔细描中,和平方舟的楷模意义以及其所象征的大国精神跃然纸上,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友谊之声也传向全世界各个地方。

        这本书的作者简平是一位高级记者,同时也是深耕报告文学的作家。在他的记者生涯中,曾多次采写过军事题材的新闻报道,而在多年的作家生涯中,简平也一直将目光聚焦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社会议题上。

        在选题策划之初,我陪着简平深入实地采访,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但故事太多、感动太多,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素材取舍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经过再三权衡,我们在挑选材料时设置了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是要表现出中国军人的担当精神、奉献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采访时,一位军人说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那些生病的孩子太需要我们了,真的太需要了。”这句朴素的话到现在依旧震撼着我,我想到了加拿大人白求恩在听说中国人民陷入战火时,毫不犹豫地说:“如果需要,我愿意到中国去,同你们一块战斗。”如今,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中国军医也像从前的白求恩一样,不畏艰难,挺身而出,这是一种担当,一种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第二个原则是人物的典型性。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应代表一类军人,一种精神力量,或是一个独特的角度。故事再好,如果两个人物是从同一个维度出发的,在写作时也必须忍痛割爱。而且,所选择的人物和事迹不仅要能表现“方舟”故事,更要立足于解读“方舟”精神。用小切口、深挖掘,让少年儿童在阅读故事之余,读懂故事背后的“正道”。

        第三个原则是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决定的。儿童文学是给儿童看的,要用小故事说明白大道理,让孩子们听得懂,听得进。《和平方舟的孩子》是世界的故事,它的读者对象不仅仅是中国孩子,还可能是外国孩子,所以,它的主题与写作方式必须是全世界通用的,那就是爱与童年的主题。于是,我们决定从儿童视角出发,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述,拉近与小读者的距离;作品语言尽量追求平实生动、画面感和镜头感。

        在作品出版后,我们欣喜地发现,这本有着大海味道的小书确实如我们所想,描绘出了一艘托起友谊、希望与大爱的巨轮,一艘从新时代的中国驶向世界的和平之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