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摩法青年作家、记者和龚古尔奖得主莱拉·苏莱曼尼(Leïla Slimani,右图)日前开列了一份借以了解巴黎、发现巴黎的书单。
美国《纽约时报》新近组织系列文章,邀请各国作家推荐,以通过文学书游历世界。苏莱曼尼的书单是该系列的第一期。
苏莱曼尼说,外国游客听信旅游指南,多以为巴黎遍地都是作家,但今时不同以往,大作家已不再坐在咖啡馆里写作了。可这不该怪责游客,因为她自己在摩洛哥的少女时代,卧室里也曾挂着作家在巴黎的照片:花神咖啡馆里的西蒙娜·德·波伏瓦、蒙帕尔纳斯露台上的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
“对我来说,那时的巴黎就是文学,是文学的心脏和首都——是流亡作家、被诅咒的诗人和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城市。”她告诉《纽约时报》,“即使在今天,我仍相信世界上没有别的城市这样重视作家:昔日作家的幽灵继续在街上徘徊;还有那些现在的作家,行人像认得歌手或女演员一样认得他们。我从未在另一个文学如此重要的城市生活过。”
在苏莱曼尼看来,雨果最出色地捕捉到了巴黎及其市民的灵魂。维尔日妮·德斯庞特则通过笔下无家可归的唱片商韦尔农,发现了疯狂的右岸夜生活和金钱至上的巴黎。韦勒贝克描写的是一个正在解体的法国,朗松讲述的则是《沙尔利周报》恐怖袭击幸存者的故事。莫泊桑的《一生》是一部几乎完美的小说,《玛戈事件》对法国食品、巴黎的日常生活和建筑细节有着精确的把握,摄影师阿特伍德怀着极大的柔情,拍摄了1970年代末法国的性工作者。这些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书。而除了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笔下神秘的巴黎,你还需要诗歌和童书,以及大盗吕潘的冒险故事。
莱拉·苏莱曼尼1981年生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17岁到巴黎读书,2016年以保姆杀童故事《温柔的歌》(Chanson douce)获龚古尔奖。
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维尔日妮·德斯庞特(Virginie Despentes)的《韦尔农·舒必泰》(Ver⁃non Subutex)三部曲,左拉的《娜娜》《小酒店》和《贪欲的角逐》,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星形广场》,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痛苦》,詹姆斯·鲍德温的《乔瓦尼的房间》(Giovanni’s Room),琼·里斯(Jean Rhys)的《早安午夜》(Good Morning,Mid⁃night),菲利普· 朗松(Philippe Lançon)的《断片》(Le Lambeau),莫泊桑的《一生》,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米歇尔·韦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的《地图与疆土》(La carte etle territoire),简·伊夫琳·阿特伍德(Jane Evelyn Atwood)的《皮加勒区的人们》(Pigalle People),勒穆瓦纳早苗(SanaëLemoine)的《玛戈事件》(The Margot Affair),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的自传体小说,康斯坦丝·德布雷(Constance Debré)的《名》(Nom),波德莱尔、保罗·韦莱纳(魏尔兰)和雅克·普雷韦(Jacques Prévert)的诗,帕特·哈钦斯(Pat Hutchins)的《蒙娜·丽莎奇案》(The Mona Lisa Mystery),保罗·贝尔纳(Paul Berna)的《无头马》(Le Cheval sans tête),凯瑟琳·朗德尔(Katherine Rundell)的《屋顶上的人》(Rooftoppers)和莫里斯·勒布朗(Maurice Leblanc)的《绅士大盗阿尔塞纳·吕潘》(Arsène Lupin,gentleman-cambrioleur)。
(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