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6月29日 星期三

    大馆

    加西亚·马尔克斯图书馆举办首届拉美文学节

    本报记者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6月29日   02 版)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图书馆内景。图片:圣马蒂区政府

        为期四天的首届拉丁美洲文学节6月1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新落成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图书馆闭幕。

        来自11个国家的22位作家参加了文学节期间的多种活动,并就当代拉美文学与历史、暴力、阶级和杀戮妇女等问题展开讨论。

        加西亚·马尔克斯图书馆以哥伦比亚大作家命名,上下六层,木结构,北欧风格,四年完工,耗资1130万欧元,占地3300平方米,是巴塞罗那的第三大市立图书馆,5月28日在该市的圣马蒂区开馆。

        包括各种语言版本的《百年孤独》在内,该馆已有首批4万册图书入藏,并将以研究拉美文学为己任。

        1967年,《百年孤独》出版后不久,加西亚·马尔克斯便来到巴塞罗那,在这里生活了八年。

        此前,通过朋友拉蒙·比涅斯,他已对这座城市有所了解。拉蒙·比涅斯是《百年孤独》里开书店的“加泰罗尼亚学者”的原型。

        最终说服加西亚·马尔克斯搬家的,是巴塞罗那的文学经纪人卡门· 巴尔塞尔斯(1930-2015)。

        巴尔塞尔斯在城中照料着多位拉美作家。他们管她叫“妈妈”。《卫报》引述巴塞罗那文化记者哈维·阿延(Xavi Ayén)所著《爆炸年代》(Aquellos años del boom)一书回顾,巴尔塞尔斯曾问加博想要什么生日礼物,作家说:“3000美元。”从此,每逢他的生日,“妈妈”就给他3000美元,直到加博2014年去世为止。

        中华读书报也曾报道,1969年,33岁的秘鲁青年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在伦敦国王学院谋得一份教职,难得地有了安定的生活。但没过多久,巴尔塞尔斯便找上门,命令他立刻返回巴塞罗那,专心写他的小说去。青年教师不干,说他需要这份工作养家糊口。巴尔塞尔斯瞪起眼睛问他:“你在这儿挣多少?”马里奥答500美元。“妈妈”立刻许以同等月费,把他弄回了巴塞罗那。

        在刚刚闭幕的拉美文学节上,很多人再次回忆起了卡门·巴尔塞尔斯的功绩。

        1967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离开独裁者当道的南美,来到了巴塞罗那——他称之为“一个让我能呼吸的城市”。

        虽然佛朗哥将军统治着西班牙,但反佛朗哥的巴塞罗那有着相对自由的空气。很多进步人士将这里叫作“拉丁美洲的首都”。

        1975年,加西亚·马尔克斯从巴塞罗那迁居墨西哥城。两年后,智利青年诗人罗伯托·波拉尼奥从墨西哥城来到巴塞罗那。

        “在巴塞罗那,我不仅遇见了伟大的加泰罗尼亚人,而且还看到来自西班牙、欧洲和南美各地的人。”他在2005年告诉文学杂志《图里亚》的记者埃利塞奥·阿尔瓦雷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尤其是来自西方的人,都理解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得很好,有工作可干。在1977年和1978年,有些工作工资很低,却能让你维持生计。国家的压力开始减轻。西班牙已经开始……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对于像我这样的外国人来说,这是一份我永远感激不尽的礼物。”(引普照译文)

        巴塞罗那毕竟也无法给他终日的幸福。波拉尼奥写信给留在墨西哥的好友和画家帕洛玛·迪亚斯:“美丽的帕洛玛,我给你写了封特别悲伤的信,但我不想再告诉你悲伤的事情了,所以我就把它给撕了……你到巴塞罗那的话,记得通知我,别忘了写信告诉我你的情况。给你很多很多吻。再给你一个拥抱。罗伯托”(引鹿秀川译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