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文彬的长篇小说《深海沉默》读罢,内心充满忧伤,为小说的故事情节,也为书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怀。
千古以来,女人的价值似乎只有在一段段关系中才能得以证明。姜之悦也不例外,在爱情的天平衡量过后,她选择了沉默踏实的丛志。但婚后,恋爱时的优点却又转化成了无尽的矛盾,婚前,姜之悦喜欢丛志的寡言少语,婚后,她却要面对无尽的沉默;婚前,姜之悦喜欢丛志的踏实稳重,婚后,她要逐渐习惯丈夫的疏离冷漠;婚前,姜之悦被丛志的与众不同吸引,婚后,她才发现与众不同有时就是一种怪异。姜之悦选择了丛志,就等于选择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她来到丈夫的家乡,进入高校工作,离开了原有的交际圈。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姜之悦是一个外来者,似乎她在这里存在的价值就是作为丛志的妻子这一角色赋予的。
姜之悦时常会拿自己和邻居小蔡对比,她觉得对方留学回来却安心做个全职太太,有些浪费。但她没有意识到,自己虽然有职业,但在精神上却是全然依附于家庭的。甚至她还不如小蔡这些全职太太对自己那么上心,她对家庭是全然付出的状态,但对自己却是不爱的。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又怎么会爱别人呢?
海童的与众不同,与其说是姜之悦的人生缺憾,不如说是他拓展了姜之悦的生命维度。因为孩子,姜之悦从最初的怨恨、不满到逐渐平和、接受,她开始自主地思考起爱与自由的意义。在滨海城市生活了许久的姜之悦都忘记了大海的存在,可见她之前生命力是干涸的,她听不到自由的召唤。但无意间,海童表现出了对大海的神往,才将姜之悦的关注也带到了海边。
随着海童在大海探索空间的深入,变得像鱼一样自由,姜之悦的爱也由不安、控制变成了欣赏、祝福。姜之悦的母爱到此已经升华了。正因为海童和大海让姜之悦明白了爱要逐渐放下自我的执念,全然接受对方,所以,她才能对海童,包括对养女海心每一次另类的选择表现出平静。
在家庭关系中,丛志无疑是缺位和无力的,姜之悦承担着家务和养育孩子的重任。这样的日子久了,定会产生不满,不满就会有怨气,怨气积攒久了就会生成戾气,多少明艳的女子在婚姻中变得面目模糊,歇斯底里。怨妇的产生,男人的不自知、不自觉是一方面,但女性的委身心理也是一剂助推力。庆幸的是,姜之悦因为有了对爱与自由的思考,她的精神世界一直在成长。
不过成长并不是完全正面向上的词汇,成长意味着对过去的颠覆,不自知的人是不会想到成长改变的。心理治疗中说“谁痛苦,谁改变”,只有感受到痛苦、正视痛苦的人才愿意去成长,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忽视痛苦、逃避痛苦甚至转移痛苦。姜之悦的成长一方面是来自于她作为知识女性的自觉,一方面也是因为她的痛苦太甚,所以她才能一点点抽丝剥茧,逐步领悟爱的真谛。她对丈夫和子女表现出多么的接纳,就意味着她自我蜕变的多充分。
与妻子相比,丛志无疑是放弃成长的,他在家庭中那么若有如无,他始终没有了解爱与自由的真谛是什么,所以他对海童和海心的每一次选择都感到愤怒,责怪他们胸无大志,他始终活在自己的规条里,用工作掩饰自己的逃避、怯懦。直到他日渐老去,在工作上略显多余时,他才回归家庭,像生手一样干着家务,并想完成妻子年轻时想去新疆的愿望,但姜之悦早都成长了,她的意义已不需要在远方去寻找,生活的每一步都是她的意义。
《深海沉默》无疑是一部以女性视角写就的女性心灵成长小说,女性只有在不断地探索与成长中,丰富生命的维度,才不会变成符号。另外,这本小说还有个难能可贵之处就是对关系多层维度的思考,关系会成为束缚,但如果为了保有自我的主体性,对关系全然排斥、抗拒又会走向另一个消解自我主体性的极端。毕竟,人生艰难之处,就是在各种关系中寻求平衡,成长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