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6月15日 星期三

    论文学欣赏的时代性缺失

    傅书华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6月15日   03 版)

        或许是近年来帮助编辑《名作欣赏》杂志的原因,我痛感多年来文学欣赏在当前文学生态中的缺失。

        说到文学欣赏,很多人大都没有将其视为文学生态链中的独立一环,文学圈内外似乎均把其视为是文学批评、文学评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我觉得,文学批评、文学评论更多地是文学界内的内循环——起码目下更多是如此,文学欣赏则是联接文学与公众的桥梁,是文学成为公众精神生活的助推器。但目下文学欣赏远远没有如此地实现自身,这有着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

        我们还是先来检讨文学欣赏自身。

        文学欣赏远离公众精神需求情感需求是其最根本的缺点。一时代有一时代公众的精神需求情感需求,相应地,一时代有一时代公众所接受的文学作品。时代性的人文问题,需要着相应的思想资源精神资源予以面对与解读,文学界对一时代思想成果的汲取与文学化承载,一直是文学界因此可以影响公众生活的重要原因,但今天的文学欣赏,与当今中国的思想界却是疏离的隔膜的。与公众生活的血肉相连息息相关,对思想界前沿成果的及时关注、汲取并将之成为自己认识、感受得以深入的资源,是文学欣赏能够介入、把握并进一步引导公众精神需求情感需求的基本前提,但目下的文学欣赏,如何呢?

        不能把公众的精神需求情感需求与特定的文学作品,作有效的沟通,是文学欣赏能力缺失的又一表现。当今文学创作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无论从选取还是从解读来说,文学欣赏对此都还远远不能胜任,甚至也还未能步入文学欣赏的正途。文学是人生的形象表达。审美感受的缺失是当今文学欣赏的又一大缺陷。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文学欣赏每每从既定的共性的流行的概念出发,以体系性的理论来界定、剖析作品,那有着解读者体温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并以这种感受来引发公众阅读者与作品的共情共鸣却是付诸阙如的。此种审美感受的缺失,表现在文字风格上,则是文字理论色彩强,感受鲜活性无,而这样的理论性文字,是一般的非文学专业的或没有受过文学专业浸染的公众性读者所无法读懂的。

        文学欣赏的这些自身的缺陷,与文学欣赏外部的文化生态教育生态密切相关,举大要者有四:一是教育生态之弊。一个文学鉴赏者,从小学开始,受到的就是将一篇鲜活的语文课文归纳成几条生硬简单的道理,及至中学时代,为各种应考所压迫,几乎没有时间去阅读文学作品,到了大学,即使是在中文系,也是将老师在课堂中所讲解的老师对作品的理解——即使是精彩的理解记忆于心,复制或发挥于试卷,是远离对第一手作品的阅读,而满足于概论式的对作品的认知。到了研究生阶段,则急于生吞活剥地找到一种高深莫测的理论武器,然后将之运用于对某个特定作家或某类特定作品的研究之中。如此远离文学阅读,你又怎么能指望他能有在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中才能培养出来的文学感受能力呢?你又怎么能够指望他能以作品相互印证、比较的方式来对自己所推荐的作品给以欣赏呢?

        二是学术体制之弊。在高校,文学欣赏类的文章,是不能算作科研成果的,而科研考核又是那样急功近利。年复一年下来,文学欣赏的生产力愈益萎缩,能够让文学走入公众生活的文学欣赏愈益稀少,生产学术八股的生产力愈益壮大,学术八股也层出不穷。再难见到那大手笔所写出的为公众所喜爱的“小文章”了,而更为可怕的是,沿此成习,这样的大手笔也越来越少了。

        三是某种思维惯性之弊。大概有一个长时段,我们整体性地失去了“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我们不是立足于“实事”,立足于生成中的实践,借鉴已有的思想资源,来丰富理论并进而发展理论指导实践,而是削足适履地将新的“实事”及生成中的实践,强行纳入预设的原有的理论构架之中。这种思维之弊也体现在了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之中。在一个社会结构、价值形态都处于转型的时代,回到“实事”实践本身并以此出发,就更显得分外重要。文学,是人自身最为鲜活最为直接的感性体现,文学欣赏回到从第一手的审美感性出发,或许也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触角”的一种率先体现吧?

        四是语言断代之弊。历经众口一词的政治话语时代,再历经趋流附势的学术话语时代,越来越多的是话在说我而不是我在说话了,而用时髦的话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既失,家园不复存在矣,或者说,语言之失反映的是家园之失,此又岂可小视?

        文学欣赏是如此,扩而大之,人文类读物的阅读现状似也大同小异,这或许是一个时代的“病症”或“症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