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5月25日 星期三

    从荥阳小胡村商周墓地透视商周地方社会

    郜向平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5月25日   10 版)

        《荥阳小胡村商周墓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著,中华书局2022年3月第一版,328.00元

        小胡村墓地位于河南荥阳市广武镇小胡村东北,2006年在这里发掘了一批晚商时期的墓葬,出土青铜器中不少有铭文“舌”,引起了学界普遍关注,被认为是“舌”族墓地。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荥阳小胡村商周墓地》系统刊布了该墓地的商周时期墓葬,为探讨商周时期郑州地区的人群和社会提供了重要资料。

        晚商时期,商文化中心区的外围出现了若干墓地,包括山东青州苏埠屯,河南济源柴庄、荥阳小胡村、正阳闰楼、罗山天湖,山西闻喜酒务头、浮山桥北、灵石旌介,河北定州北庄子等。这些墓地大致于殷墟文化二、三期出现,不少延续至周初或更晚。地域上,有的位于商文化边缘区,有的沿交通要道连为一线;且不少墓地的铜器墓占比较大,墓地等级偏高,应是商王朝有意设置的统治据点,可能担负着攫取资源、控制生产或保障交通等功能。深入研究这些墓地,对于探讨晚商统治方式和地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这些墓地中墓葬的葬俗较为一致,出土族氏铭文往往以某一种为主,说明其族群构成相对简单,因而有可能成为解开殷墟等复杂都邑中人群构成之谜的钥匙。

        小胡村晚商墓葬共58座,以往曾在《中国文物报》上有细致的综括式报道,后来又刊布了2座墓葬的资料,并有一些研究成果。此次系统整理刊布全部资料,就晚商墓葬而言,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首先是墓地的年代。以往曾认为该墓地的晚商墓葬集中于殷墟三、四期,个别可早到二期晚段。但发掘者经过细致分析,认为有多座墓葬属于殷墟二期,墓地鼎盛期在三期以前,至四期已衰落。这样,小胡村晚商墓地的年代大致与附近的荥阳关帝庙、蒋寨,郑州高庄、马良寨、黄河路109号院、梁湖等遗址或墓地同时,高庄遗址近年也发现有“舌”铭铜器,这对于我们理解郑州地区晚商聚落和人群分布是有意义的。再扩大视野,由郑州向南沿嵩山——伏牛山——桐柏山东麓一线至正阳闰楼、罗山天湖,正构成了通向淮河流域交通线上的重要聚落。

        其次是墓地等级。以往我曾根据发表的资料推测小胡村晚商墓地以贵族墓葬居多,墓地等级偏高。现在看,小胡村晚商墓葬虽有不少遭盗掘,但出土铜容器者仍有19座,约占全部墓葬的三分之一;而墓室面积2.5平方米以上者约占80%;绝大部分墓葬都有腰坑;约半数的墓葬有棺有椁……这些数据都显著高于同时期殷墟的墓地(王陵区除外)。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墓室面积较小、仅有一棺,且无随葬品的墓葬,说明该墓地所属的人群中,有部分属于平民。此外,出有铜工具的墓葬占22.4%,这个比重显著高于殷墟墓葬,而与同时期信阳罗山天湖墓地相近,表明有一定数量从事特定手工业生产或管理的人群。

        小胡村晚商墓地被认为是“舌”族的墓地,但其葬俗在较多一致性之外,还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如在可确定方向的37座墓葬中,北向墓占多数,南向墓也有一定数量。发掘者根据墓葬的空间聚集情况将墓地分为11个墓组,其中8个墓组都出有“舌”铭铜器,至少7个墓组中都有不同墓向的墓葬交错分布,看不出明显的分布规律。如果不同墓组代表“舌”族内部分支的话,那么分支内部为何有墓向不一致的个体? 值得进一步探讨。

        《荥阳小胡村商周墓地》作为考古发掘报告,体例比较简单,共有四章。第一章为概述,简要介绍地理环境与墓地概况、地层关系与发掘概况。第二、三章为重心所在,其中第二章逐一介绍商代墓葬,并进行分期定年、等级分析,对墓地性质进行了讨论;第三章逐一介绍周代墓葬,并进行了分期订年、墓葬分组和文化因素分析。第四章为结语。正文后有六篇附录,分别对铜器、玉器和人骨进行科学分析,探讨了铜器成分和矿料来源、合金技术和腐蚀特征、铸造工艺,玉器种类,人种特征、性别年龄和食物结构等。此外,对商周墓葬及出土遗物均列表做了汇总统计。

        报告对资料的刊布和研究,有几个特点。一是墓葬编排上,以墓号为序逐一介绍,其后设专节讨论年代和等级等问题。相对于按分期或等级编排墓葬的方式,此种以墓号编排的方式,将资料的发表与分期和等级研究分开,不但便于读者查找利用,也更为客观。

        二是资料刊布细致,对诸多丧葬现象及出土遗物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如指出商墓中的椁均未髹漆,棺则有髹红漆的;填土多经夯打,所用夯具为独木棍。报告对于随葬品的放置位置、出土状态尽可能做了描述,有的还根据出土位置对其使用方式进行了推断,如推测玉戈为口含。棺椁内、二层台上或填土中的殉葬物品,是丧葬仪式的不同环节放置的,有不同的含义。对此,报告在详细描述之外,在平剖面图上都尽可能地予以表示。对于盗扰的墓葬,也绘出了盗洞范围。

        报告对出土遗物的描述非常细致,如对于常被忽视的海贝,记述了色泽和穿孔大小;对铜、玉器增加了使用痕迹、重量的描述,并根据使用痕迹推断铜器为实用器或明器。尤其值得赞美的是,通过和冶金考古研究者合作,对所有铜器的铸造工艺都做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较之以往很多报告中取样式的工艺研究,这种将全部铜器纳入观察和描述的方式,使得读者能对一整批铜器的铸造特征有系统的认识,进而为从工艺角度进行分类和比较提供了可能。此外,对于商墓出土铜容器的壁厚、容积等信息,也均在附表中列出。

        细节描述不仅提供了丧葬礼俗和随葬器物的丰富信息,为读者进行多角度研究提供了资料,实际上也是发掘者和编写者学术意识的体现。在墓葬研究中,随葬品位置、明器化现象、海贝用途都是近年学者关注的问题,铜器铸造工艺也是手工业研究的热点内容。在报告细致的描述中,已包含着编著者为解决特定学术问题所做的努力。

        当然,报告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对商代墓葬的分期,是在器物形制分析的基础上,以殷墟铜器分期为标尺,通过典型铜器型式的比对,将商墓分为三期四段。这种通过断代来分期的方式,至少在论证逻辑上忽略了对小胡村商墓自身发展阶段的考察,以殷墟铜器分期取代了小胡村商墓可能存在的自身阶段性变化。

        对于东周墓葬,报告根据文化因素的差异分为三组,并对各组墓葬所属人群做了推断。这种分组并未和明确的墓地分区相结合。若将不同组的墓葬标示在墓葬分布图上,就会发现不同组的墓葬在墓地中交错分布,这与目前普遍认可的商周族葬方式是有矛盾的。能否成立,尚需进一步论证。无论如何,对墓葬所属人群进行划分,是不能抛开墓地分区考察的。

        晚商墓葬是小胡村墓地最重要的发现。目前晚商墓葬的研究仍集中于殷墟,殷墟以外晚商墓地虽有不少发现,但系统刊布的资料尚有不足,前述商文化中心区以外的墓地多有未全面刊布者。《荥阳小胡村商周墓地》报告展示了在墓地形态和葬俗上都有自身特点的一批商墓资料,揭示了晚商地方社会的一个侧面。期待其他地区晚商墓地的报告尽快出版,推进对商代地方社会的深入研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