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5月25日 星期三

    “缝工”张昌华

    徐廷华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5月25日   07 版)

        “缝工”,是资深编辑张昌华对自己职业的一种自诩,其中不乏自嘲和幽默。与张昌华相识久矣,他年长我两岁,中等个,微胖,见人先微笑,笑起来双眼眯成一条缝,一脸富态,那温润的目光中透出一丝丝暖意,给人可亲亦可敬之感。

        我们相识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那时还在南京市第66中学任教的张昌华就与另一位作者贺景文(后调入江苏省作协)联袂创作,相互切磋构思,时在报章发表短篇小说,谁执笔谁的名字放前头,频频亮相市级、省级报刊,并逐渐走向全国,名头颇响,影响颇大。印象中,1982年第4期《小说月报》上,就有张昌华执笔的一篇名为《鸡鸣茅店月》的短篇小说。

        我那时写散文,我们相识后,时常聊聊,张老师讲话慢条斯理的,这个节奏似乎很适合他当教师的身份,哪怕在很多人的场合,他的慢条斯理也最吸引众人的视听。我那时就职于一国企,与他接触,从来没有感到有心理上的障碍。

        1979年初春,我借调江苏人民出版社编选“江苏三十年丛书·散文卷”,半年后回单位,继之出版社拟正式调我去社里工作,因原单位未肯放,致使这桩美事搁浅了。而后出版社在业余作者中继续物色人选,张昌华进入他们的视野。

        生活是个旋转的舞台。1984年春,张昌华离开执教多年的校园生活,开始了作为人做嫁衣的编辑生涯。他以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文字功底,一手行云流水的行书(他向作者约稿、复信都惯用毛笔书写),在编辑岗位上几年滚打,很快脱颖而出,先编辑、后编辑部主任,继而江苏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跻身出版界一名资深文学编辑。

        人生的羽翼一旦展开,便注定要显示出自己的追求和个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港台文学初度,琼瑶热风生水起,张昌华凭借他灵敏的嗅觉,力主推出了《在水一方》等7部琼瑶小说,成为琼瑶小说热幕后的推手。

        1989年,天津作家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刚一杀青,张昌华得到消息,捷足先登,赶赴津门联系作者,冷冻三年后在江苏文艺社首版推出,轰动文坛。之后,张昌华接到一部题为《中国人的气质》的译著,译者张梦阳。张昌华审读后认为,此书颇有价值,但又觉得目下不宜出版。于是给作者去了一封信,“……坚信此书一定在近年内能出版,且会有好的社会效应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果然几年后,《中国人的气质》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第一版。之后每隔五六年再版一次。此书共有五个版本,张梦阳的译本被学界公认为是数种译本中最好的一本。作者后来撰文,在《中华读书报》发表《张昌华先生的一封信》,称赞这位素昧平生的编辑“崇高的编辑道德与高瞻远瞩的识见”。此后中国编辑学会第19届年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会上表彰十大优秀出版编辑,名单中有个张昌华(是广西的,同名)。张梦阳误以为那就是他心念的张昌华先生,出于对张的偏爱,又刊文《中华读书报》,认为“他早该得编辑奖了。27年前的这封信足以证明张昌华先生早就无愧于‘行业影响力杰出人物奖’的称号”。他竟把彼张当作此张了,闹了个笑话。

        1993年,张昌华又策划一个选题,为当代文坛有影响的夫妇作家出一本以写人生、家庭和亲情为中心的散文合集。冠名为“双叶丛书”。该丛书版式别致、新颖,夫妻两人的文章正反颠倒都可阅读。他先后为萧乾文洁若夫妇出版《旅人的绿洲》、为巴金萧珊夫妇出版《探索人生》、为陈西滢凌叔华夫妇出版《双佳楼梦影》、为周有光张允和夫妇出版《多情人不老》、为柏杨张香华夫妇出版《我们的和弦》、为鲁迅许广平夫妇出版《爱的呐喊》……共计出版了16部名家伉俪的合集。让当时的文坛着着实实热闹了一番。

        动议这套丛书的策划,张昌华在一篇文章中曾回忆说:“最初,我以投石问路的方式,致信萧乾,希望得到他的指教和支持。复信是出乎意料之神速,萧乾对此议,表示欣赏,说:‘这个点子高明’,并称他已着手整理文章了。”

        张昌华曾和我谈起,编这套丛书时,萧乾寄来文稿,嘱我代为补个书名,先生厚爱,想到萧乾一生坎坷,浪迹天涯,北京、上海、香港,处处留下足迹,是一位著名的“未带地图的旅人”,历经磨难,终与文洁若结缡好合百年,觅得生命的一片绿洲。遂提议书名为《旅人的绿洲》,寄信问萧乾可否? 先生来函称“雅而恰当”。后来,书出版了,萧乾老还撰文在《中华读书报》发表一篇《智慧与匠心——向出色的编辑致敬》,称赞这套丛书“是出版史上可能开创了通过合集表现男女平等的先例”。

        “做编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始终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就是希望我编的一些书,能在读者的书架上,站上5年、10年,甚至更长久。”张昌华曾如是和我说,他的这个愿景是达到了。“双叶丛书”至今仍被众多藏书家收藏。

        要让书在书架上站长久,这其中有编辑很多不为人知的甘苦。张昌华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文理大师顾毓琇编《百龄自述》时,书稿涉及20世纪30年代他的许多作品,而顾老又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手边没有现成的资料。张昌华为此多次去上海图书馆查找复印,并与顾老频繁通信沟通,仅顾老致张昌华的书简就达80多封。为了弘扬鲁迅精神,其后,张昌华又相继编辑出版了《许广平文集》《鲁迅的艺术世界》。

        我与张昌华老师频繁接触,是他退休后出任一家民刊《百家湖》的主编。一个民刊,他一接手,便精心打造,从栏目设置、卷首寄语、版式标新,书卷气扑面而来,刊物质量陡增,让原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学刊物,拥有周有光、杨苡、黄宗英、文洁若、宗璞、刘心武及台湾的张香华、香港的董桥等一大批名家为其撰稿,熠熠生辉。

        张昌华退休后仍热衷于出版事业,他为商务印书馆编了一套“流金文丛”,计16本,全是名家。有次我去下关挹江门旁的商务南京分馆,见张老师正伏案审读《苏雪林日记》。他后来告诉我,他编《苏雪林日记》,是通读完15卷日记,从四百万字的大厚本中,精挑细选三十万字,“一片布一片布”连缀缝制而成。

        为人做了一辈子嫁衣的张昌华,退休后,致力于文化名人的系列写作,先后出版《曾经风雅》《民国风景》《故人风清》《百年风度》等四部文化名人背影的随笔,每本书都再版,《曾经风雅》连印了七次,仍供不应求。

        一次,我去紧挨东南大学旁的张昌华老师府邸小坐,墙上书画字,桌上笔砚墨,书柜壁立,书香氤氲,把个不大的居室映照得蓬荜生辉。谈兴渐浓时,张老师带我到一间不大的储藏室开眼界,他打开一个书橱,上下两层,面里整整齐齐排列着二十多个淡蓝色的文件夹,每个文件夹夹脊前都贴有便签,工整地写着巴金、冰心、萧乾、钱锺书、季羡林、张充和……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这是张昌华在三十多年编辑生涯中,与京津沪上的一批当代文化老人的采访交往中所收藏的两千多封信札和照片。

        张昌华根据这独家史料,打开记忆的引擎,开始把那段并不遥远的美好往事,借得东风任卷舒,用他惯常的细腻笔触,将文坛前贤们的轶事写进了《书香和人》,融入进《我为他们照过相》,展示在《他们为我写过信》等著作中。他说他目前正在整理一本与国内作家的通信集:《见字如晤》。

        打开张老师送我的《我为他们照过相》,自序中他这样谦虚地自嘲:这辈子简单,但不单一。前半生当“蜡烛”,做了十八年的孩儿王;后半辈子做“缝工”,当编辑匠。告老还乡后我又干了十年,都在为人作嫁。经年累月煮字码句,用双色笔在稿纸上刀耕火种,人也在纸润墨香中老去。现在想想,我一点也不后悔,就像红蓝铅笔的两头,互补互利,如西哲所言,“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为师友们编书,他们教我为人和作文,是他们成就了我一个充实的编辑人生。

        那天离开张老师的府邸,他手书一联送我,联曰:“所爱文章宗尔雅,不将诗赋表风流。”

        联语出自晚清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俞樾的集句。这让我想起,张老师近几年向南图捐赠他二十年所珍藏的全套《传记文学》(台湾版)及几次搬家时,将部分藏书捐赠给老家农村的文化站和他的母校。散淡、超脱的背后,让我看到教书、编书、写书以外的张昌华老师的宽阔胸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