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5月11日 星期三

    分类力荐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5月11日   09 版)

        【艺术史】

        从岩石上的神秘图像,到陶器、建筑上的纹饰与壁画,承载图像的二维“平面”是如何发明的? 楚汉墓葬礼仪艺术展现的第一个绘画高潮如何联系着后世佛教壁画和卷轴画的繁荣发展? ……本书是美术史家巫鸿的新作,脱胎于二十余年前多人合著的《中国绘画三千年》中作者负责撰写的《旧石器时期到唐代 》一章。作者调整结构框架,补充新发现,吸纳新的研究成果,全面讲述从远古至唐末的早期中国绘画发展史。“人类并非从一开始就具备了从事绘画的最基本条件”,在卷轴画、册页画成为主流之前,绘画媒材本身的发现和发明曾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关键,本书依托考古发现等对此做了详解。全书配有大量“画作”,以图证史,图文互释,带领我们在充满愉悦的阅读中纵览中国绘画的漫漫来路。

        【传记】

        今年是卡夫卡名作《城堡》诞生百年。作为德国传记作家、文学评论家莱纳·施塔赫多年研究卡夫卡后潜心写作的三部曲传记之首部,本书中译本的问世对于中国的卡夫卡研究者、读者来说意义非凡。为写这三部曲,作者在18年里翻阅篇幅可观的相关笔记、日记等资料,以极富镜头感和文学意味的笔触走进卡夫卡的人生。本书所涉及的时间跨度从1910年到1915年,如本书副标题所言,这是对传主的生平与写作影响深远的“关键岁月”,其间传主的情感经历、是做公务员还是专事写作的选择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此后的人生轨迹与文学成就。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判决》《变形记》《失踪者》《诉讼》等一系列重要作品皆完成于这个阶段,跟随作者的讲述,或可从中发现这些风格独特的传世之作背后的答案。

        【文化史】

        书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历史与人类文明史相伴,那么,图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有哪些书在历史长河中早已消失,又有哪些书超越时空地存在于今天世界各地的书架上? 与此相关,发生了哪些值得记下的事情和难忘的人物? 西班牙作家伊莲内·巴列霍在这本书中试图以自己的角度揭开这些疑问背后的“秘密”。书中从古埃及国王为打造一座图书馆而遣人在欧洲各地搜罗书籍写起,从古埃及莎草纸、亚历山大港图书馆,到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从誊写古籍的贵族到为人朗读的奴隶……像讲故事一样梳理庞杂的书籍史料、旁征博引古往今来的图书、出版、文学、戏剧文本、轶闻,系统回顾了书籍的诞生、成长、发展历程。作者本人对书籍的热爱之情弥散在字里行间,偶尔流露出她的阅读经历和体验则为本书增加几分个性化色彩。

        【科普】

        民以食为天,佳膳蔬为先。我国蔬菜栽培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灿烂的蔬菜文化。曾任北京市蔬菜贮藏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的张平真先生的这本书以“释名”为切入点,详解270余种蔬菜。本书“综述”部分概述我国蔬菜名称构成、命名缘由及构词手段等;“各论”部分则对各种蔬菜的所属类别、起源地域、引入时间、栽培历史、供应现状、名称由来、别名俗称、营养成分、食用方法等内容进行详细考释。甘蓝、番茄、菠菜、秋葵等蔬菜的家乡在哪里、何时引入中国? 一种蔬菜往往有十多个、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别名,例如竹笋别名达130种之多,令人惊叹。本书也写到野菜,诸如独行菜、藜、二月兰都在国人餐桌上有一席之地。聚焦蔬菜,本书带来了一桌令人垂诞的知识和文化大餐。

        【儿童文学】

        上世纪80年代,一老一小在东海边的落虾岛上展开人生传奇。爷爷痴迷画画,不通人情世故,孙子虽然聪明,但同样“不懂事”,凡事都要执拗地问个“为什么”,得罪了老师和学校,人送外号“木大”(笨蛋)。命运的风暴剧烈地击打他们,却未能改变他们对真与善的执著。然而具有反讽意味的是,爷孙俩在这座小岛上被人嫌弃的“天真”,当化成画作和诗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时,却得到了世人的接纳和喜爱。

        成长的艰难时刻,在于确认和融入。孩童们是置身于主体“凝视”下的边缘者——凝视,象征着主体对客体的控制与压抑。文学是对痛苦的呐喊,是对个体的精神抱慰。该著以儿童的哲思、生命的体验,审视和反思着苦难,最终超越苦难,张扬儿童强大的生命价值和精神力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