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威胁与挑战。气候变化不仅是气候自身的变化,还涉及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岩石圈整体的变化,因此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其中,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更是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
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始终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践行落实《巴黎协定》,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推动可再生能源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经济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用实际行动坚定地应对气候变化。正是有这些大力举措作为支撑,中国才有底气相继在2020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充分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人与自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主动担当。
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开展气候变化评估30余年之后,在全世界大力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巴黎协定》落实的背景下,在国内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势下,2018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共同启动,由秦大河院士牵头实施了“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评估研究,组织国内上百名相关领域的骨干专家,历时3年完成了《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一卷 科学基础)》《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二卷上 领域和行业影响、脆弱性与适应)》《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二卷下 区域影响、脆弱性与适应)》《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三卷 减缓)》及《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综合卷)》(中、英文版)等评估报告,系统地评估了中国过去及未来气候与生态变化事实、带来的各种影响、应采取的适应和减缓对策。在当前“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这一系列评估报告的出版不仅对认识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对各行各业制定相应的减排政策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第一卷主要从气候系统多圈层、陆地海洋生态、极端事件和区域气候变化与归因多个方面评估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评估人类活动驱动下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未来变化预估成果。第二卷(上)主要针对气候变化对中国重点领域与主要行业的影响进行评估,重点聚焦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冰冻圈、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农业、旅游、交通、能源和制造业、人居环境、人群健康和重大工程等的影响、脆弱性与适应方面。第二卷(下)系统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东北、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上游、粤港澳大湾区、台湾和福建、西北干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区以及“一带一路”重点区域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各地区和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和未来风险,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不同地区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选择。第三卷主要包括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趋势和驱动力,排放情景和路径转型,主要行业的减排潜力和技术,城市减排的政策和技术路径,消费行为的减排选择,我国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下的减排路径的政策选择,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关联,以及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和国际战略等方面进行的评估。综合卷以变化和影响事实—未来预估与风险—适应与减缓为主线,聚焦观测到的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演变及其成因、未来气候变化及风险预估、适应与减缓措施及行动成效、具有气候恢复力的发展路径四个方面。
这套评估报告不是独立的,是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的。从2002年发布《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开始,到2005年出版的第一次由西部转向全国发布的《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2012年第二次出版的《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2012》,已经形成中国独有的系列性的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科学评估报告。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评估工作始终从气候系统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评估了中国气候、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经济社会相关信息,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在气候与环境演变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同时在国家决策咨询和中长期规划制定、推动气候系统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评估报告参照IPCC评估报告编写的有关原则和要求,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在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研究领域从2012年以来的最新科学成果,进一步突出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联系,并结合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重大活动,围绕中国在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开展评估。
紧密结合国际气候变化研究与评估动态,促进了中国在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的不断拓展与深入,为推动地球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此次评估,加强了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推进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学科的交融结合,加快了气候系统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
评估报告以评估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气候与环境变化问题为主线,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观点。区域气候变化应对、水土流失、海平面上升、环境承载力等方面评估成果在国家气候环境变化决策咨询和中长期规划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通过评估报告凝练出的科学结论,可为我国节能减排、适应气候变化途径、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等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通过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评估工作,锻炼与培养了一批气候变化领域科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为参与IPCC气候变化评估工作,促进中国科学家成果引用,提升国际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大考。“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各国的共同挑战和责任。中国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角色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逐渐从参与者转变为重要的贡献者和引领者。研究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步。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共同努力,实现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