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中的这句话,在网上引发了很多讨论。
可能因为网友们习惯于在应试教育的语境下去思考问题,将“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简单理解成了升学政策或者教育经费等方面的某种“特殊照顾”,进而习惯性地提出了公平质疑,担心“科学家潜质”在人为判定中走偏,担心“个性化培养”在具体落实中变味,甚至沦为权力的游戏或者金钱的游戏。
网友们提出更多的,因而都是质疑的声音。有人提出,科学家难道都是个性化培养出来的吗? 怎样判定青少年有没有科学家潜质?谁来判定? 还有人担心,家长有关系的话,孩子是不是就具有科学家潜质了? 寻找天才的少年,搞到最后会不会发现,找到的其实都只是富人的孩子?
网友们的心情当然可以理解,本质上是对教育公平的焦虑;只是,“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其实并非陕西的“创新”,全国各地的方案中几乎都有。因为,它源自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是“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的具体行动之一。
少年强则国强,科学素质建设必须着眼未来。培养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对于促进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要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
通往科学家的路,对每个孩子都是开放且畅通的。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并非是要另建一套升学体系或者经费支持制度,而是要强调因材施教多元评价,呵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心,锻炼孩子们的科学思维。这里面真正重要的,也许并非假想的公平问题,而是该要如何个性化培养,才能让更多青少年具有科学家潜质?
很多人对科学家潜质的理解,大概就是聪明。其实,仅凭聪明不能让一个人成为科学家。有些科学家看起来非但不够聪明,似乎还有点“傻乎乎”的。更重要的科学家潜质,是要有好奇心,要真正喜爱,然后在好奇与兴趣的驱使下专注地坚持下去;要有自主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是仅仅接受知识灌输,还想要研究这个知识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怎么来的,在书本之外去动手实验,在不断失败中去总结创新。
科学家精神同样离不开批评与怀疑,没有怀疑、没有批评就没有科学。科学家的出发点,通常是以个人理念或想法去挑战一个整体,所以我们应当进行个性化培养。一个孩子,拥有好奇心、充满热情且勇于独立思考,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并且坚持下去,这大概就是具有科学家潜质。
青少年时期正是科技人才成长的关键期。我们的教育,要充分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鼓励孩子们提出不同观点而非不断强化标准答案。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安徽省合肥市 舒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