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4月13日 星期三

    诗性感悟与激情想象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4月13日   20 版)

        《一塘莲》,傅汝新著,花城出版社2021年9月,59.80元

        过去的战斗与现在的生活互相交织与渗透,记忆与体验融合在一起,诗性感悟与激情想象最终在内心深处统一。

        ■朱凌 郑润良

        在傅汝新的长篇小说新作《一塘莲》中,作家慢条斯理地展开一幅清新的水墨乡情画卷,跟随他的视野,我们看到战火纷飞的年代中默默生活在莲塘旁的乡民们的乡约礼俗和生活状况。在一个崇尚英雄、充满理想又激情无限的年代,对于乡民们来说参与历史大事件和保持自己生活姿态是并行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画卷中穿梭在不同场景中的相同的身影。历史的记忆是一种公共性的记忆,思想的、情感的,当然也是历史的共鸣隐含在这幅长卷里,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久久地回望与怀想。过去的战斗与现在的生活互相交织与渗透,记忆与体验融合在一起,诗性感悟与激情想象最终在内心深处统一。傅汝新创造性地完成了他的一次宏大的艺术之旅。

        诗意化的战斗图景

        战争场面的描写一般来说是恢弘壮大的,它刚劲有力,雄浑而悲壮。而《一塘莲》中的战斗场面描写却别具一格。作者没有进行详细的描写,而是注重战争之前或战争之后的场景书写;不着眼于战争的正面描写,而是从侧面对战争进行烘托渲染,使本应惨烈的战斗场面呈现出一种轻松的氛围。他笔下的战争场面没有硝烟与烈火、流血与死亡,而是通过对人性的展示与环境的描摹,显露出诗性的特征,在诗性感悟与激情想象中表现出他独特的审美风格。在“前夜”这一章中,战斗前夜高团长和楚政委伴随着“皎洁的月辉和警卫班战士们杂乱的身影”,轻松淡定地交流着战斗的信息。“激战”这一章中,也没有直接描写正面战场的残酷和血腥,而是在对景物的书写中显现出战斗的痕迹,“月光下,近百米宽的辽河一片灰白,冰封的河面上,载重车辆辗过的地方被月光映照着返着白煞煞粗犷线条的光芒”。这些描写既没有前线激烈残酷、你死我活的战斗场面,也没有斗智斗勇的谋略智计的刻画,而是人们在宋屯远近闻名的莲塘中嬉戏逗闹的游戏场景。战争似乎只是游戏中的一个小插曲,再配上细致入微的景色描画,简直就是一幅优美的水墨丹青。傅汝新以自己擅长的诗性抒写来处理战争场景,清新而又不乏刚韧,丰富了当代文坛对“战争”的书写方式。

        诗兴盎然的民俗风情画

        傅汝新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出自于真实的情感体验,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画”“风俗画”的描绘是其乡土小说写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傅汝新看来,充满人情、人性、人伦之美的乡村是生命诗意安放的乌托邦,是战争中幸存者安放灵魂的栖息地,也是精神守望者的终极理想。卢芳出嫁那天,在莲塘流连了很久。“莲塘里的莲叶早已经雨伞般地连成漫无边际的一片,亭亭玉立,摇曳多姿”,“几声蛙鸣不知因何响起,却有如天籁之音般在水塘的四周悠长地回荡”。卢芳为报恩嫁给方七爷当姨太太,显然不情愿,心中是悲苦的。但是,作者没有刻意突出“苦味”,而是在卢芳与莲塘告别的仪式中去渲染其清新宁静、娇媚生姿的美丽。这诗意化的美丽冲淡了卢芳出嫁的“苦味”和“乡愁”,将她融入了宁静祥和的诗性画面中,“卢芳的目光像塘里的莲花一样清纯无瑕”,波澜不惊。卢芳出嫁场景成为一幅诗兴盎然的民俗风情画,“像水墨画中的淡墨一样,随着清水荡漾开去,似乎要为那壮观的画面留作背景”,留存在当时的镇海寺村民心中,成为他们无法忘怀的记忆。

        战争背景中的小乡情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景物如画,画面如诗正是小说《一塘莲》的最大特色。傅汝新在创作小说时,以诗化为原则,以展示战争岁月独具的美为目的,精心构筑那些以人物为核心以战争中小乡情为背景的精彩画面。他重视情致的晕染,笔随心动,景为情生,只要有场面或者人物描写都有画面的描摹,以加强情节、人物性格的诗化。第五章“莲塘”中有大量对莲塘景色的描摹:“莲花还没有重新生长出来,平静的水面被浓黑的云雾笼罩,水面与云雾的衔接处有一条灰白色的水汽带子般地悬浮着,将水面与云雾分割开来。”莲塘此时就如一幅巨大的水墨长卷若隐若现,妩媚动人。这样的景色描写大大冲淡了小说中的战争带来的苦痛的记忆,抚慰人心灵的忧伤。而父女四人的莲塘打鱼之旅更是在这宏大的战争中富有意趣的小乡情。她们观看父亲打鱼是一种对亲情的享受,那幅画面中充满着温暖的小乡情和无法言说的美丽,“父亲将旋网在宽阔的水面上抛出一个圆圆的弧线的景象,随着旋网抛出的瞬间,渔网上的无数水珠像银色的珠子一样,在阳光里闪耀着晶莹剔透的光芒。”这“光芒”正是惨痛的战争体验中透出的对和平宁静的生活的希望和企盼。

        “战时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包括思维方式与审美心态,促成了许多唯战时所特有的文学现象;战争直接影响到作家的写作心理、姿态、方式以及题材、风格。即使是某些远离战争现实的创作,也会不自觉地打上战时的烙印。”(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傅汝新在战争背景下书写乡村社会的真实自然的人、景、物等,并用心去倾听和传达时代的声音。他对诗意化的写作追求使他没有按照通常战争小说的套路去表现战争的残酷和血腥,我们看到的是作者笔下关于战争的激情想象和诗性领悟,这正是作者所坚持的文学创作理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