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是活化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积淀的文脉。流淌的运河促进了不同地域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书写了传承悠久历史与与灿烂文明的壮丽诗篇,也孕育了开拓创新、坚韧不拔、融合共生的“运河精神”。
《世界运河辞典》(简明英汉对照版)是目前世界上收录运河条目最多的专题百科类英汉双语工具书,是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英文简称WCCO)秘书处与南京大学双语词典研究中心携手合作的重要科研成果。双方于2017年合作出版的《世界运河名录(英汉对照简明版)》在收录的完整性、系统性等方面有欠缺,《世界运河辞典》在《世界运河名录》的基础上,由专业的辞典编纂团队和权威的运河机构共同组织专业学术力量,系统梳理了世界各国运河的地理信息、历史文化信息和经济文化信息,首次以更丰富的条目、更详实的内容、更专业的表述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地的主要运河,共收录世界范围内已知运河约1100条,填补了运河主题相关辞书的空白。
一、初衷:以辞典编纂支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讲好‘运河故事’”。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推动“四个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工程、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文化旅游融合提升工程、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改善工程,要抓好“两项行动”——精品线路行动和统一品牌行动,积极开展运河文化高地繁荣兴盛运动。长期以来,作为中华文脉的大运河一直存在遗产保护难度大、传承利用程度低、生态环境资源破坏多等突出的问题。大运河是我国重要的内河航线,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的工程遗迹,加强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挖掘和阐发运河的文化资源和时代价值,促进文旅融合及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都离不开对运河整体性、基础性的研究。目前,我国相关学者对运河文化、运河经济的研究多集中于区域性研究,主要基于不同城市的特色,发掘各段运河文化的资源与价值,鲜有打破地域界限、系统性的关于国内运河乃至世界运河一体化的整体性研究。
《世界运河辞典》是应时而生的巨制。其编纂的初衷便是集国内运河文化领域相关学者、翻译专家及世界运河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专家的研究之力,为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践提供信息检索和知识参考。在《世界运河辞典》所收录的世界运河信息中,共囊括了51条中国运河信息,几乎涵盖了中国境内所有的运河。从运河的起讫、长度等地理信息,到修建沿革、重要事件等历史文化信息,再到运河功能、运河城市等经济文化信息,辞典对我国运河历史与现状及其沿线文化遗产知识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对于深化运河遗产资源一体化的调查研究,发展和振兴运河沿线经济文化产业等都将提供重要的参考和线索。
同时,辞典按照一定逻辑构建了与每一条运河相关的认知框架,如同一条运河的不同别名、不同支流和干流的地理位置和从属关系等,为读者描画了一张完整的运河网络图景。辞典还设置了索引——《英文世界运河条目》《中文世界运河条目》《英文洲别世界运河条目》《中文洲别世界运河条目》《英文国别世界运河条目》《中文国别世界运河条目》,以及四个附录——《世界知名运河组织介绍》《历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概览(2007-2020)》《世界主要运河城镇概览》和《世界运河多语名称对照表》。
二、坚守:以“运河力”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辞典编纂提供主要研究支持的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孕育于扬州,是中国运河领域唯一的国际性社会组织和世界运河领域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世界运河辞典》的编纂符合世界运河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愿景和运河文化国际交流合作的现实诉求。构建世界运河文化共同体,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运河话语权,客观上迫切需要对世界各国运河的历史与现状、沿线文化遗产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深描,建构世界运河网络框架体系。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社会日益融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命运共同体”。跨国运河的开凿拉近了世界人民的交往,延续和传承运河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财富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世界运河辞典》的编纂正是积极面向这一宗旨前进的实践与探索:梳理世界运河奔流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尊重世界文明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用开放和包容汲取人类运河文化中的共同经验和精神养分,用“运河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运河文化共同体。
《世界运河辞典》编纂于全球新冠病毒肆虐期间。编纂团队根据世界运河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专家汇集的运河条目基础清单,对海量搜集的相关纸质和电子知识信息进行反复核查、比较、筛选,辅之以多国运河相关领域专家的线上互动,终于将数以累计的运河知识碎片梳理和整合完毕。从“无本”到“有本”,从“无序”到“有序”,编纂人员对大量非通用语的运河条目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有序的转译。运河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在进行专门翻译时必须综合考虑各国的语言形式和历史文化,而大量国外运河名称并无汉译先例或定译可以参照,甚至有些国家至今还没有官方指定的统一的罗马字母拼写形式。但在“运河精神”的感召下,编纂团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不断纠正偏误;为确保译名的规范和体例的统一,出版社的编辑在辞典的编纂准备阶段即已全程参与。
(本文作者之一金鑫荣系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