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3月30日 星期三

    茶马古道源远流长

    李小芳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3月30日   15 版)

        “来呦,qia茶呦……”qia,是湖南安化的本土方言,意思是,吃。qia茶,吃茶。

        这是安化人独有的打招呼方式。看见老熟人,是这一句;新识朋友,是这一句。初见时,是这一句;分别时,还是这一句。qia茶,已是安化街头巷尾最朴实、最真挚、最热情的一句交际语。

        浓浓的“茶”味,深深的“茶”情。这爱茶的源头,在哪里? 在历史深处,在茶马古道上。

        茶马古道,从这里伸向世界。在安化的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绵延着一条神秘的古道。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悠远的马铃声,响彻山谷,马背上驮的,便是黑茶。

        安化出茶,自古闻名。最早的记载,可追朔到公元856年,唐代杨烨《膳夫经手录》所述“渠江薄片,益阳团茶”即安化黑茶。宋代以后,此地每年向朝廷进献贡茶。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称“兰芽锅”,用火焙之,统呼黑茶,并定为官茶。清乾隆《湖南通志》卷50“物产”记载:“清初,茶产安化者佳,充贡而外,西北各省多用此茶。”

        安化黑茶的美名,为何如此久远? 答案是,这一带独特的地理地貌,独特的茶树品种,独特的制茶工艺。这里地处山区,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全年温和湿润,云雾缭绕,为种出好茶提供了绝佳的天然条件。当地出产的茶叶群体品种以叶大、肉厚、生长势强、内含物丰富、抗生强,适应性广著称。其中,云台大叶种作为安化群体品种的代表,被列入国家第一批茶树良种。

        黑茶工艺考究,经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干燥等特定工艺加工而成,不仅有黑毛茶的加工,还有成品茶的加工,其中,最独特的制作工艺,莫过于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金花”——冠突散囊菌。而关于“金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一队运茶的马帮遇到下雨,茶被淋湿起了“霉”,茶商心痛不已,又不甘心将茶全部丢弃。恰巧此时,途径一个痢疾病泛滥的村子,村里很多百姓都病倒了,茶商把这些茶送给当地的百姓,结果奇迹发生,村子里的人们在服下了这些茶以后,痢疾全好了。这个传说中的“霉”,就是金花。

        传说无从考究,但黑茶的故事源远流长。在马王堆汉墓里,在盛唐宫廷中,在成吉思汗马背上,在大明王朝茶马司,在左宗棠的新疆行营里……在当代人们的生活中,安化黑茶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安化县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黑茶之乡”。

        传统的安化黑茶,包括“三尖、三砖、一花卷”。勤劳智慧的茶人们,竭力将天然的原生态发挥到最佳状态,做出本味,让人们都能够喝出幸福的味道,让全世界都爱上我们中国的好茶。

        马蹄声虽已远去,茶马古道留下的精神依然长存。过去岁月,成千上万的马帮,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开辟了一条通往世界的茶马大道。今天,新一代的茶人,正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胸怀,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一条新时代中国茶走向世界的万里茶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