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3月30日 星期三

    一位与时间赛跑的“非遗”抢救的功臣

    王慧骐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3月30日   07 版)

        王喜根是我青年时代便熟识的朋友,他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最早在石油地质系统工作,学了新闻后就一直办报,在企业报、行业报和专业报干了大半辈子,一直到退休。退休前他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所辖江苏经济报的副总编辑,在这个岗位上干了有15年。

        在职时他就对地方的民俗文化有一种特别的热爱,写过好几部这方面的专著,比如《扬州古巷风情》《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江南老行当》等。工作的关系,他还接触到了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的专家阮仪三教授,接触到了著名作家、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冯骥才先生,进而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燃起了极大热情。他做记者出身,文字和摄影都是他的强项,所以2014年春天一办好退休手续,他就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五年和十年的工作计划。他排了一大批古村镇的名单,打算走遍中国,做一次深入而扎实的田野调查,他要用笔和摄影机镜头去发掘古镇古村落各自的文化内涵,侧重在“保护”和“拯救”上做文章,力求见人见物见故事。

        就在他打好背包信心满满刚要出发时,老天爷跟他开了个大玩笑,这个一向健壮如牛几乎百病不侵的汉子,突然被查出患了早期直肠癌。得知这个情况后,当然人先是懵了一阵,有几天很悲观,但想到自己尚未实施的大计划,便很快调整了过来。于是跟手术医生商量,能不能不要在腹部做瘘口,因为接下来他还要满世界去走呢。医生被他所述的缘由深深打动了,最后想尽了一切办法,将他的结肠和直肠一次性接上了,避免了他所担心的那个问题。手术出院后,他便开始与时间赛跑,先是进行康复训练,逐日增加行走步数。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体能逐步恢复,当年的9月份他便在夫人的陪同下,开启了他作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志愿者的田野调查之旅。江苏苏南、安徽皖南、浙江南浔、福建平潭、江西吉安、湖南岳阳、山西晋城、陕西志丹、河南三门峡、云南腾冲、广西北海、广东潮汕、贵州黔东南等地的众多古镇古村落都留下了王喜根马不停蹄奔走的足迹。

        每往一处,他会事先阅读相关资料,把功课做足,进入实地后一般都会住下来待几天,拍摄一批最具现场感的图片;同时和所在镇村的老百姓接触交流,尽可能完整地占有第一手资料;对于一些在古村落保护和拯救上有独特做法的人和事,他会“顺藤摸瓜”,寻得最可靠的核心材料,且利用早早晚晚的时间做好详实的案头笔记。

        七年多来,与病痛时作斗争的王喜根或与夫人同行或“单打独斗”,走访了全国近三百个古镇古村落,迄今已完成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两部总字数达60万字、收入800幅图片的反映中国古村镇保护现状的田野调查手记。书名分别为《寻访中国古村镇》和《探访中国古村镇》。出版时间分别为2019年8月和2022年2月。第一部书由冯骥才题写书名,阮仪三为之作序,出版后的次月便入选“中国好书榜”。当时业已85岁高龄的阮先生在十分动情的序文中,充分肯定了王喜根“不为功利”“甘当义工”的“精神至上”,认为他的这些田野调查之作,不仅“发现各地在拯救古镇古村落中的不少亮点,褒扬他们的成功做法”,同时又“实事求是地剖析存在的问题”“真诚地提出改进意见,力求引起人们对古镇古村落抢救和保护的哲学性的思考”,称这样的“著书立说”也是一种对“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的“科学保护”。

        王喜根在他的这两部著作里一共写到 了200个各具风情特点的古镇或古村落,他的关注点不光是一些物质的外观的东西,诸如老街老屋、古迹遗存;还注重考察那些流动的脉络,即关于古镇古村落的历史演变;再就是探寻各种非物质遗产的留存现状,比如民风民俗、地方戏曲、民歌表演艺术、地方传统手工艺等,这样一种田野调查的切入方式和在文本里的充分体现,与阮仪三教授在多个场合所提出的“物质遗产是肌体,历史是血液,非物质遗产是外在气质,三者的共生共存铸造了一个个古镇古村落的品格与风韵”的观点不谋而合。作为一个以农耕文明为母体的国度,我国现有一万九千多个乡镇,几十万个村庄,冯骥才先生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曾就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出过大声疾呼:“它们随时都在变化,随时都可能失传和消亡”,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等不起也拖不起”。因此,在积极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建立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乡村空间,如何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如何重建乡村文明,这是摆在各级政府和所在区域广大百姓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王喜根以他不畏艰难的行走、探寻、纪实和思考,提供了一份对当下和历史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启示录。

        王喜根自幼生活在江苏扬州辖内的一座千年古镇——邵伯,他的身上似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古镇情结。退休后这些年他所做的一切,我以为正是他对那片养育了他的古朴之地的一种特殊方式的回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