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看到年轻同事夏冰青的《依码为梦: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生产实践调查》出版。这本著作是冰青十多年田野工作的结晶。作为80后的年轻学人,冰青回顾了自己成长的经验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她自己也是田野。从自己出发,从硕士论文到博士论文,从澳门、伦敦、北京、杭州、深圳、上海、贵州……这个地域的名单还在不断延续,从北上广的中央商务区到贵州的大山深处,她一直在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的“田野”里摸爬滚打。
本书的田野时间主要集中在2009到2015年,是冰青从澳门大学作为硕士研究生到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的田野故事,也是冰青自己的青春成长史。以滚雪球的方式,她先后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5年多次在两家大型互联网公司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进行调查,甚至想办法以实习生的方式进入一家互联网“大厂”打了四个月的工。在互联网企业实习期间,每天下班后晚上整理田野笔记,每两三周把笔记的关键内容翻译成英文,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自己的两位博士生导师,后者认真批注,解答问题,帮助调整方向。冰青前后积累的田野调查笔记近百万字。
冰青希望建立一个互联网从业者的内部动态视角,以勾勒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路线图。在这一点上,她承接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赫思蒙德夫的观点,即从业者对生产实践的主观经验是解读创意产业复杂性的重要视角,也因此接续了导师执意把“创意劳工”从“知识劳工”中单列出来讨论的做法,因为这样才能够“回归到文化产业的特性与本质来凸显其独特生产实践经验”。
在本书中,冰青跟踪的那些“大厂”的那些人,是一群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以一线城市“985”“211”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从业者群体,是这个时代的风向标,是新世代的“白领”阶层,也是判断互联网行业发展的等高线。他们与“蚁族”群体正好处于社会的两端,却互相映照,展示出共同存在的共同社会基石。冰青参考并修订了导师赫思蒙德夫关于“创意工作”研究的理论框架,用“薪酬”“工作强度”“自主性”“保障性”“自我实现”“产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和“社会关系”作为描述互联网产业从业者的七个维度。
冰青的研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她体会到这个群体“蓬勃昂扬”的斗志:不知疲倦的奋斗感和兴奋感。那是梦想的力量,没有这种精神,中国的互联网产业的急剧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它链接着“自我实现”的社会与文化的价值意义。对互助、欢悦感和成就感的分享,是自愿免费加班的重要动力,这种精神通过“加班文化”导引到公司的“利益”链中——它是当下关于“996”争议的前世,它的今生则是“蚂蚁金服”所代表的“财富自由”欢呼最终变成一地鸡毛。关于“996”问题的讨论,批判传播学倾向于揭示背后的剥削机制,这当然是必要和重要的,也是无可争议的。但更重要的问题却是:为什么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梦想为什么会破碎? 冰青描述了这个群体关于员工持股的“迷思”,不可实现的一夕之间“财富自由”,内部深刻的等级歧视链,他们的创意自主性又如何一步步被侵蚀,以及在这个群体之外大量底层的实习生、外包人群和外部培训班所构成的复杂的组织生态——他们构成了这个行业庞大从业者的复杂图谱。
最有意味的或许是冰青对互联网企业从垄断走向金融化之内部逻辑的揭示。2009年到2015年间,互联网“大厂”通过垄断限制新兴企业进入市场。垄断的诉求促使“大厂”不断以投资与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而不是创新性生产。它们不断蚕食新兴内容领域,在市场中建立屏障,挤压创新型企业的生存空间,并将失败的风险转嫁给这些新兴企业。这种金融化过程导致“大厂”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倒退,也促使第一批创业者从具有“道德意义”上的生产实践中退出,将注意力转移到融资变现,成为“等待的资本家”。由此,滋养互联网发展的“理想主义”之梦也就走到了尽头。对于新千年第一批互联网的从业者来说,“拿股权,等上市,实现财务自由,离开互联网”成为新选择。至此之后,中国互联网的故事就需要新的演绎方式了。当我们目睹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像鲨鱼一样不断地把梦想、理想、道德、信念、热情、认同、自由、平等非经济的人类生存条件都狂吞下去,并转换成自身盈利的模式,它就逼近了自身资本化的极限。这个极限已经在地平线上出现,新的故事正在开启。
是的,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最不缺的就是故事。今天,它已经是不落幕的连续剧,一个故事的结束,就是另一个故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