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苏芳淑,作为西方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第二代学者,最令人熟悉的名字是Jenny F. So,因在香港中文大学执掌艺术系、中国文化研究所十余年,通常被尊称为“苏教授”。
她出生于香港,高中毕业后负笈美国,本科在全美数一数二的文理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修读英国及德国文学,在那里选修了人生第一门艺术史课程——意大利文艺复兴史,深受该课老师的感染,毕业后决定从事艺术史的学习深造。1970年代初,在美国教授中国古代艺术史的,主要是哈佛大学的罗樾教授(Max Loehr,1903-1988)及普林斯顿大学 的 方 闻 教 授 (Wen Fong,1930-2018)。苏芳淑先后登门拜访了两位老师后,最终选择进入哈佛大学艺术系,在罗樾教授的指导下先后取得了艺术史硕士和博士学位。
罗樾先生是20世纪西方学界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奠基者和权威之一。他继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严谨的艺术史学派传统,精通汉语,专攻中国青铜器、玉器、书画研究,擅长并注重撰写理论性和方法论文章,时为美国的中国古代艺术研究的灯塔式人物。1953年他发表在Ar⁃chives of the Chi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上的成名作《安阳时期的青铜器风格分析》一文,篇幅不长却字字珠玑,开创性地利用纹样的风格分析,将安阳青铜器划分为五个时期,这些分期在后来的殷墟考古发掘中得到了印证。他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超越“地层学”和“铭文”的硬核数据支持,通过类型、纹饰排比透析器物演变背后的逻辑,从而极大激励了艺术史学者们对风格分析的信心,为艺术史研究创造了新的范式。缪哲曾评价这位20世纪卓越的中国艺术史家“对商周古器序列的厘定,先于考古之发掘,自令人敬佩;但尤可敬的是,在以游谈为高的艺术史领域,他象征了纪律与谨严”。
罗樾先生自1960年代起执掌哈佛大学东亚艺术史系洛克菲勒(Abby Aldrich Rockefeller)主席教授多年,创立了哈佛艺术史学派,培养了数位颇具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史学者,其中包括高居翰(James Ca⁃hill,中国绘画)、李慧闻(Celia Car⁃rington Riely,董其昌研究)、罗覃(Thomas Lawton,佛利尔-赛克勒美术馆前馆长)、贝格利(Robert Bagley,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等,而苏芳淑(Jenny F. So)是罗氏的关门弟子,也是唯一的华裔学生。他们学术功底扎实,研究思路开阔,拥有持久的国际学界影响力。苏芳淑跟随罗氏全面学习中国古代艺术,博士论文以东周青铜器研究为题。她曾感慨,罗樾教授给她最大的影响是:教会她用眼睛仔细、谨严地审读一件艺术品,从中领略历代艺术文物之美和其跨时空的发展脉络。
苏芳淑读博期间,作为策展助理参与了当时由方闻(Wen Fong)教授策划的重要展览——“伟大的青铜时代: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展览”。这个在中美恢复邦交后第一个具有全美性影响力的展览,汇集了国际一流的中国艺术史专家,包括哈佛大学的张光直教授,上海博物馆的马承源先生等。图录的展品条目由年轻的哈佛大学博士生贝格利、苏芳淑和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何慕文(Maxwell K. Hearn)撰写。展览自1980年4月至1981年9月,历时17个月,先后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沃斯堡金贝尔艺术博物馆、洛杉矶郡立博物馆以及波士顿美术馆巡回展出,汇集近百件来自中国15个省市博物馆和考古所的青铜器,浓缩了中国青铜时代考古的重要发现与成就。这次展览是继1935~1936年伦敦伯灵顿宫中国艺术展之后,再一次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古代艺术与文明的盛会。策展小组于1979年2月成立。是年年底,方闻带领贝格利、苏芳淑一行来到中国挑选文物展品。这是苏芳淑第一次中国大陆文物考察之旅,在湖北武汉看到了刚刚出土的曾侯乙墓文物,受到极大震撼。正因此缘分,当她后来担任佛利尔-赛克勒美术馆中国艺术策展人时,在2000年策划了名为“孔子时代的音乐”的展览,将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第一次借到美国展出。
毋庸置疑,苏芳淑用力最深的当是师承先师罗樾的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而最为学界熟悉的是1995年为赛克勒医生(Arthur M. Sack⁃ler,1913-1987) 丰富而全面的中国青铜器收藏编著的第三册《赛克勒藏东周青铜礼器》(Ea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in the Arthur M.Sackler Collections),接力贝格利和罗森(Jessica Rawson)先后出版的《赛克勒藏青铜器》商代卷、西周卷。这三卷本的《赛克勒藏青铜器》,内容翔实深入,是上世纪末西方学界对中国青铜礼器研究的里程碑著作。
然而在那个时代,哈佛大学艺术系的研究生培养,往往鼓励来自本科为非艺术类的学生跨学科申请,这一传统为艺术史的进阶学习建构了多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开放式的思维方式。苏教授不仅研究青铜器,也非常深入地研究玉器、金器以及跨民族的物质文化交流。
二
这次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策划出版的《琢玉成器:考古艺术中的玉文化》一书,是苏教授首本中文著作。本书翻译汇编了她发表的10篇文章,其中有牛河梁玉器、三星堆玉器、战国汉代带数字铭玉器、五代辽宋玉器等专题,更多的是用宏观视角解读玉文化中一些跨地域、跨时代的现象,如通过玉琮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去理解古人如何保存解读他们眼中的“古物”;从西周玉石饰品或契丹玉与琥珀物料之间的材质比较,探讨原材料对工艺发展限制与创新的影响;以及出现在多篇文章中的古人复古、拟古问题。
苏教授的这些思考有别于传统研究中国古代玉器时的精耕细作,而更侧重于用艺术史方法对中国玉文化进行大视角的解读。她说:“作为教师,我最大的希望是能启发下一代对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深入认识和欣赏”,而写文章是“锻炼如何用最简洁的文字来表达深奥复杂思想的至佳方法”。虽然在写作过程中,新的考古材料不断出现,本来可以考虑在辑成文集出版的时候,将新材料加进去,但她坦言,“这样却失去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提醒同学们学无止境,学与问是不断进步的”。
苏教授对中国古代玉器的研究,不限于一饰一物一器的考证,也并不依赖对历史文献的解读,而是更客观地走进古人用玉的世界,通过对器物、材料本身的认知、应用与实践,工艺的突破和创新,审美的交流与融合等的研究,力图还原玉器在中国古代宗教、政治、艺术中的真实情形。
这十篇文章的写作时代从2001年至2019年,体现了近20年来苏教授对中国古代玉器的思考和探索。2001年,苏芳淑回到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主任,次年起兼任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2015年,苏教授荣休后定居美国,但依然继续着古代艺术的整理研究工作。2019年由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出版、耶鲁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早期中国玉器》(Early Chinese Jades in the Harvard Art Museums) 即是她最新的玉器研究专著。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古玉大量流失海外,欧美地区的收藏家和博物馆趁机建立起了精美的玉器收藏,而最精美的当属温索浦(Grenville L. Winthrop,1864-1943)玉器收藏。温氏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收藏家,拥有敏锐的鉴赏力,终其一生坚持收藏同类中最好的艺术品。1943年去世后,他的所有收藏,逾4000件艺术品遗赠给母校哈佛大学的福格美术馆。其中国古玉收藏数量之丰、种类之多、品质之高,被誉为“海外中国古玉中的佼佼者”。1975年,罗樾教授撰写了温氏玉器收藏一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从而使这批精美绝伦的中国古玉为世人所知。这本红封面的大开本图录,在过去的40多年中成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玉器的“红宝书”。
然而,随着这四十年来中国大陆的考古发现和越来越多研究材料的面世,为温氏玉器收藏的进一步解读提供了可能性。在哈佛求学时,正是这批独一无二的教学材料,开启了苏芳淑学习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之旅。她怀着对罗樾教授言传身教的敬意,利用新材料对这批收藏进行再研究,并从700件玉器中甄选102件/组,将它们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学术背景和范畴内,利用跨学科的考古、艺术、历史、科技、工艺研究成果,重新论述中国古玉的发展历史,并希冀帮助读者理解玉器在汉民族文化中的独特性。
艺术与大众之间,需要解读的桥梁,这一重要工作由艺术史家们承担。苏教授就是其中一位,她用她的眼光、学识和思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蕴藏在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美丽、逻辑和力量。相信苏教授这本《琢玉成器:考古艺术中的玉文化》不但对于中国考古学界、艺术史界的学者深具启发性,也值得普通读者欣赏和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