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3月02日 星期三

    孟子与汉代《诗》学关系的新探讨

    王志民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3月02日   08 版)

        《孟子与汉代四家诗》,李华著,中华书局2021年10月第一版,95.00元

        孟子与汉代经学传承的研究,是儒学与经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根据相关史料,孟子对“六经”传承的贡献应是巨大的。《孟子》中大量引用《诗》《书》即是明证;孟子晚年主要是与弟子们“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史记·孟荀列传》),反映出他是以传经为终生之志的。晚于孟子二十余年的庄子在《庄子·天下》中提到:“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这正说明,孟子的巨大影响导致了孔孟故里的经学传承风气之盛;孟子所在的邹国,也从鲁国之附庸一跃而成为文化上“邹鲁”并称的儒学高地。此后历代读经崇儒的风气被称为“邹鲁之风”,足见孟子传经贡献之大、影响之深。

        然而孟子与汉代经学关系的研究却素来是一个薄弱环节。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肯定“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后又指出,“孟子既没,大道遂绌,逮至亡秦,焚灭经术,坑戮儒生,孟子徒党尽矣”。此后,历代学者论及汉代经学传承多惟荀是举,而少言孟子之功。如清代学者汪中《荀子通论》认为“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皮锡瑞《经学历史》、钱穆《国学概论》也持论相似。蒙文通在《汉儒之学源于孟子考》中曾提出“孟氏言礼、言《春秋》为今文祖”的观点,然而在汉代经学传承问题上,重荀轻孟的观念却始终占据上风。近些年,虽有学者关注到孟子对汉代《诗》学的影响,但总体看,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孟子与汉代经学关系的论著尚属少见。因此,还原历史真实,深入探讨孟子对汉代经学传承的影响和贡献,乃是儒学和经学研究中一个带有“公案”性质的重大学术问题,有待学术界的更大突破。

        十几年前,李华读博士期间,知难而进,立志于孟子与汉代经学关系研究,其博士论文《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以四家诗为主要对象》洋洋洒洒四十余万字,获当年学校优秀博士论文奖。留校任教后不久,李华即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著名汉学家齐思敏教授访学,这一主题也是他们当时重点交流探讨的问题之一。此后,她又围绕孟子与秦汉时期的思想建构、文化学术、政治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拓展研究,创获不小。最近《孟子与汉代四家诗》的出版,既是其博士论文的深化与整理,也是她十几年来科研工作的一次总结。以我个人之见,该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的研究。

        其一,这是一本多角度、全方位、系统性探讨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的力作。该书详细梳理了孟子与汉代《诗》学发展之间的脉络渊源,通过思想倾向、师承渊源、地缘关系、典籍流传、学者构成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在经学化进程、《诗》学主旨、诗义阐释等诸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孟子与汉代《诗》学的深层关联。此外,对孟子解《诗》重政教、重性情的双重阐释特点进行了深入论说,指出性情之学和政治之学共同构成孟子《诗》学的两翼;并对汉代《诗》学阐释中的政教特征及性情倾向与孟子的渊源做了专题性考究。

        其二,该书对汉儒之学源于荀子的定见提出质疑,并对孟子与汉代《诗》的经学化进程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一,孟子高度关注《诗》的字句释义,率先以直接诉诸文本的阐释方式使《诗》得以摆脱乐、舞的辅助与限制而拥有了独立的政教意义,这对汉儒的《诗》学阐释影响深远。第二,“以意逆志”的阐释方法确立了说《诗》者的主体性地位,《诗》不再仅仅是创作者意旨的表达,也成为阐释者表达意图的重要途径和工具,这为汉人阐释《诗》的政教价值提供了可能性。第三,本书从四家诗最重视的“四始”说入手,提出鲁诗乃至其他三家的“四始”设置正是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的切实反映。“四始”对孟子的承袭,反映出孟子《诗》学在汉代《诗》的经学化进程中的基础作用。

        其三,该书细致搜集、梳理、吸纳了与孟子、汉代诗学相关的出土文献及最新研究成果,并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从而丰富了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见解,许多论述颇具创新性。例如,结合马王堆汉墓帛书和郭店楚墓竹简《五行》篇,探讨思孟五行与齐诗“四始”“五际”的渊源关系。再如,通过将孟子以性情解《诗》与《孔子诗论》及郭店简《性自命出》涉及性、情、德、命之说的部分相比较,指出孟子《诗》学中的心性论和情性观为汉代《诗》学阐释所继承,并突出表现为《诗》“发乎情”的观点。这为两汉时期《诗》学阐释中性情因素的溯源提供了较充分的文献依据,使得儒家《诗》学传承脉络的诠释得以连贯,也使孟子在儒家《诗》学传承中的坐标位置更为清晰。

        另外,在经过深入分析和综合探讨的基础上,作者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例如,认为荀子对汉《诗》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文本层面;而孟子却从《诗》的政教意义和情性的阐释两方面深深影响到汉代《诗》学价值体系的建构,作者称之为汉代《诗》学承传中的“荀皮孟骨”现象。作者还提出《诗》不仅是记录王道政教的载体与教科书,也是孟子仁政学说与性善思想形成的根基与源泉。限于资料的匮乏,这些新见中的部分立说虽稍显单薄,但其新的视角和着意创新的探讨还是弥足珍贵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