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一生唯一的追求是真理,真理是他的指路星辰。他的朋友卡尔·维特说,叔本华的一大优点是对真理无条件的热爱。那么,他的第二大优点是口无遮拦、不顾后果地把真理表达出来。
第1卷是草草的速写
1818年,《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以下简称《意欲》)第1卷完稿,叔本华说:“我将这本书奉献出来……安身立命,相信那种一向降临于真理的命运……也将充分地降临在它身上。”他对这部杰作——生命的“果实”寄于厚望,期待着这块“哲人石”能落地开花。
以天才自居的叔本华自信世人将为“世界是意欲的自我认识”这个真理“竖起一座纪念碑”,然而,这个真理却被“愚钝的同代人”嫌弃了。第1卷出版几年后,只有5篇评论和1本批评专著,都认为他的思想虽然表述清晰,措辞优美,但不值得思考。叔本华愤怒地回击了这些批评。而不争的事实是,第1卷只是一口气勾勒了意欲哲学的轮廓,缺少足够的证明和根据,许多问题没有做细致的逻辑分析。
第2卷是着色的彩绘
面对乏人问津和绝大部分书又化回纸浆的事实,叔本华高傲的自尊心备受打击,患了哲学上的“产后抑郁症”。这没有吓退他,反而促使他重新思考意欲哲学和他所继承的哲学传统。他没有推倒自己已有的观点和理论,另起炉灶,坚信“这是一个全新的哲学体系,毫无虚言……它是一系列高度关联的思想,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人有过这样的思想”。他收起了恃才自傲的狂妄,潜心25年,对动植物做了勤奋的观察和思考,阅读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的成果,他的一次次失败的情爱体验也成了他的哲学思考的素材。他站在反省思维而不是灵感的立场上,逐步完善了他的意欲哲学的逻辑和体系。
1843年,55岁的叔本华完成了对第1卷的增补,即澄清、加强和证实原有的观点且扩展至新的领域。为此,他“感到愉快的是25年后,并没有发现第1卷有什么要收回的东西,因此,至少对我而言,我的基本理念是保持住了”。这些增补的内容共50篇论文,是第1卷的一倍多;同时,他的表现方式和语调风格与第1卷相比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显然不适合把增补的内容与第1卷合为一体,这将“合之两伤”。第1卷与这些增补的内容是名副其实的互相补充的关系,就像一块凸面镜和一块凹面镜两两配合。这些论文是他不懈思考的完美典范,以一种明晰、轻快且极富直觉性的风格写成。叔本华将之以第2卷之名,与修订后的第1卷一起于1844年出版。
叔本华对第2卷自信有加,毕竟这一卷标志着他的意欲哲学的完善和成熟,第1卷的全部意义也只有通过第2卷才能显现出来。他评价第1卷超过第2卷的是青春的火焰和初获信念时的热诚所能提供的东西罢了,第2卷以思想的高度成熟和深刻胜过第1卷。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第2卷比第1卷更好,和第1卷相比,第2卷是一幅着色的彩绘,第1卷只是一幅草草的速写。第2卷是注定留给后世的,不是给“那群……猴子们”读的。
彩绘的几笔点睛
第1卷以青春热血和骄人天赋,匆匆地、粗线条地勾画了意欲哲学的概况,比如只用了几页讨论“性”,但“性”这个主题在意欲哲学中具有核心意义,是某种让人备感折磨的意欲行为的模式。第2卷用了46页(德文版)约3.5万字,详细论述了“性爱的形而上学”(第44章)这个核心问题,而这是“前无古人的”。如此直言不讳地在哲学著作中谈论性,并把性作为意欲哲学的基石,显示了他非凡的哲学天赋和前瞻性。性时刻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中,这个公开的秘密在任何地方都不能被清楚地说出来,但它在所有地方都是头等大事,几乎是人类所有努力的终极目的,也是意欲的焦点。同时,他还论述了与以性相关的“种属的生命”(第42章)、“本能与遗传”(第27章)、“素质的遗传”(第43章)。当叔本华意识到死神即将降临的时候,他从生存意欲的角度思考了死亡(第41章),写了5万多字,认为是“最严肃和最重要的一篇”。人是形而上学的动物,人对死亡的担忧与生俱来,死亡必然降临,人因无法逃脱死亡而无助无望,这是一场无法获胜的抗争。诞生与死亡既是生存意欲显现的现象也是生命,他以一种诚实的对真理忠贞不渝的朴实态度,以轻松的语调为人类提供了精神慰藉。死亡是真正激励哲学、给哲学以灵感的守护神。
音乐是叔本华生命中的巨大安慰,他珍视对音乐的哲学价值的发现,因为音乐比其他艺术更能传达真理,具有与哲学相同的传达真理的能力。音乐是艺术皇冠上最熠熠生辉的明珠,也是全部意欲的直接客体化和写照。第1卷中最动人的地方是谈论音乐的段落,第2卷中用约1万字写了“论音乐的形而上学”(第39章)。他试图从我们熟悉的、自身的感情和奋斗来解释音乐的意义,同时从自然界的现象和音乐的不同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类比,用语言的形式唤起了音乐带给人的愉悦。哲学史上没有哪个哲学家把音乐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他的音乐理论吸引和影响了许多音乐家。
叔本华对艺术有极其深刻而丰富的认识,历来受到美学史家的尊敬。他能欣赏多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从建筑到不同风格的绘画,从诗歌、戏剧到音乐,深刻揭示了艺术独有的生命力,它提供的是解脱和静谧,是生活这座火焰山上的清凉之地。艺术呈现的是人生纯洁无罪的一面,是人生的花朵。他对审美体验的分析仍遵循他的英雄美学的普遍特征,指出审美是一种特别而超常的体验:悲伤与忧虑消失了,时光似乎静止了,心灵平静与安宁了。因此,审美比科学更具有形而上的启示作用。在第2卷中,他讨论了大自然的美(第33章)、建筑美学(第35章)、造型艺术(第36章)、文艺美学(第37章)和艺术的内在本质(第34章)。他在第1卷中认为悲剧是“诗歌艺术的顶峰”,在第2卷中他进一步赋予悲剧以崇高的特征,它表现的是与意欲的对抗,昭示了意欲那令人惊骇的本质。悲剧的终极意义是劝人断念,劝人否定生存意欲。
在“论人对形而上学的需求”(第17章)中,坚持真正的基督教像印度教与佛教一样的悲观主义观点是至关重要的,他对整体经验的解释与康德哲学不同,因而具有新的意义。在“论历史”(第38章)中,坚持历史并非科学的观点,并试图与黑格尔的历史决定论相抗衡。
叔本华对日常生活中的噪音很敏感,自认为这是才智过人的表现,在第2卷他对噪音展开了哲学思考,一个人可以轻松承受的噪音量与他的智力成反比,这也是衡量一个人的智力的标准。制造噪音者是没有教养的、粗鲁的,杜绝噪音才是文明开化的人。
一部艺术杰作往往是天才的作品,叔本华所说的“天才”几乎专指艺术家或伟大的哲学家。当然,他也毫不掩饰地认为自己就是天才,他对天才的深思熟虑(第31章)也促使他思考“精神失常”(第32章),因为天才本身就近乎精神疯狂,天才经验到的现实比常人经验到的现实伟大,精神失常者经验到的现实不如常人经验到的现实伟大。
第2卷比第1卷的市场命运也没有好多少,出版商又做了一笔赔本的生意。10年后,1854年,当叔本华声名鹊起时,他的这两卷心血之作才随着他的第二大作《附录和补遗》的声誉被世人知晓,才有了多种文字的译本。
误解与遗憾
也许因为国内只有《意欲》第1卷有中译本,所以许多读者以为《意欲》是一卷本。如果叔本华知道了,肯定要吐血。所幸,177年后,第2卷有了中译本。第1卷中译本是1982年出版的,四十年后,第2卷中译本终于和第1卷团聚了。作为这本书的策划者,我感谢译者韦启昌先生的辛勤付出,感谢设计者、制作者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协力为“叔本华系列”又添力作。
在第2卷中文版上市之际,我心里还有一个遗憾。记得2018年为了出版《附录和补遗》,我去美因茨大学拜访德国研究叔本华的专家科斯勒教授时,他就奇怪为什么《意欲》第2卷没有中文版。我当时回答教授:“《附录和补遗》出版后,就准备出版《意欲》第2卷。”我也请教了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和同行,他们说第2卷没什么价值,都是些零零碎碎的补充。也许是这种认识造成了第2卷迟迟没有中译本。原本计划再赴德国,就《意欲》第2卷的中文版请教科斯勒教授,并告慰叔本华,无奈疫情的阻挡无法成行,而科斯勒教授也取消了原计划的2020年8月的中国之行。
想想1831年叔本华从柏林出逃躲避霍乱,写下了《霍乱之书》,他的“眼中钉”黑格尔却死于这场霍乱。190年后,在新冠疫情再次肆虐德国的时候,《意欲》第2卷中文版出版了,长眠于法兰克福的叔本华是否有知?
显而易见的是,叔本华的声音依然是当今一种独特的、充满力量和智慧的哲学之声——“坦白诚恳”的金石之声,依然值得我们仔细聆听。“人生是短促的,而真理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生命是长久的,让我们谈真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