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2月16日 星期三

    在思维的漩涡里领略文学的美妙

    黎萍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2月16日   19 版)

        《文学史发生学对话录》,杨义著,花城出版社2021年10月,68.00元

        《文学史发生学对话录》是杨义教授在澳门大学给博士生上课的实录。它最开始是一个念头,后来演变为一个学期的文学课,最后成为了一本书。杨义教授上课并无讲稿,思想四处随意流转,用“激流”与“漩涡”来形容毫不为过。学生们课前必须大量阅读,才能拼命追赶上老师的思维节奏。这本书并非亦步亦趋地讨论文学史写作的方法、提纲,它是如此难以定义,它更多的是一部激发读者思考的问题之书,许多经典的文学问题跨越时空纵横连接,魔幻感十足。

        杨义教授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每十年转换一个方向,从当代文学到古代文学,都留下他思索的印记。他具有宏阔的治学视野,各种材料随手拈来,一种思想游走的节奏暗含于书中。从上古神话到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再到明清白话小说,再到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对话录中交织着历史哲学、命运哲学、叙事学、思想史、精神史。

        孟轲、荀况的论述,理论完美而辞句雅正;管仲、晏婴的著作,事实可信而语言简练;列御寇的书,文气宏伟而辞采奇丽;邹衍的议论,构思夸张而辞句有力……

        “从来如此便对么?”杨义老师大喝一声,用质疑的精神,对庙堂之上的文学知识重新审视,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探讨。师生在课堂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精彩的碰撞,由一问一答而催生出来的灵光与启发层出不穷,让人仿佛穿越至几千年前孔子与学生的对话。这种思维训练的目的之一,显然是让人学会如何发问。

        发问——这一行为恰恰说明好奇心在萌芽。

        从发问,到引发好奇心,最终产生探究真相的欲望。书中写道:“事情原本存在的状态与人们用来表述的文字,是存在着差距的,是经过脑袋梳理过的,只能根据当时人们习以为常的表述模式来处理。”问题意识来源于对真相的好奇,从原始材料到真相,连探究真相的最后这一厘米距离也许同样充满了波折离奇。不断地将好奇心付诸行动,像探险家一般,这意味着,永远站在了自身认知领域的最前缘。

        如何厘清真相呢?

        还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对于历史,人类穷尽各种办法,绘画、摄影、录像、录音、文字记录……但面对历史真相,这些手段只能捕风捉影般刻录下当时的片刻。杨义老师说道:“历史现场的复原,是一个艰难的命题。要有感性、理性和悟性多管齐下。比如说,要汇集很多材料碎片,就像文物考古,把许多陶片按照它的形制、弧度、花纹、断口细心缀合成一个古陶器,用这种方法最后呈现一个历史的现场。”

        除了历史现场的还原,过程的还原同样不可忽视。杨义老师在书中指出:“考察文化经典的发生学,不能割裂时代思潮的总体过程。思潮渗透于经典,思潮推拥着经典,思潮裹挟和影响了经典的存在形态。”考察单个的文学作品、作家也需要过程意识:“《孙膑兵法》有很多东西跟《孙子兵法》一脉相承,但是也有很多东西跟《孙子兵法》不一样……历史是一个过程,军事思想家思想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没有过程意识,是看不透一个复杂的军事思想家的。”

        回顾教育旅程,我们总是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很少主动思考、探究、追问知识源头。如果我们以主动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可以带我们进入更多的未知领域,我们会被更多的新发现包围,自己的知识王国也会逐渐搭建起来,学习的快乐油然而生。

        再回到这本书写作的初衷。杨义老师想写一本与众不同的文学史,言下之意,他希望突破模式,而突破模式的前提正是研究模式。此书带领我们反思以往的文学史研究的思路中缺失了什么。这一本《文学史发生学对话录》可以视作我们目前所有文学史教材的补充,也可视作我们固有思维模式的突破。

        警觉的你是否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四处布满了模式。你最近喜欢上的歌曲也许是同一个模式的变身之一,你向朋友力荐的菜式也许是众多食客认可的几个模式之一,你天天追的电视剧由一个又一个大致雷同的情节模式组合而成……我们每一个个体身上,也存在这思维模式、语言表达模式与情感表达方式的固化……模式代表广泛认可,可以大量、快速复制生产,但是也极有可能带来思维平庸,面貌一致,日趋内卷。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文学史发生学对话录》帮助读者培养了发散思维,打破既有的思维定势,引发读者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文学造诣。对于专业读者而言,是一种治学方法的展现。

        这本书仿佛帮我们做了一次思维体操。问题意识并不仅仅需要存在于学术研究领域,我们的生活中同样需要它,生活就如同一个实验室,我们能因此更为清醒地去研判某种现象,保持一定距离地去观察自己的行为,也能够激发更为多元的观点,从而更为独立而快乐地生活,成为你所想成为的自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