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1月26日 星期三

    让“认养”文物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1月26日   08 版)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喜欢文物、爱好文物,并“认养”了文物。他们将文物“认养”后,不仅要全方位挖掘文物的故事,还要将这些故事梳理好讲给其他人听,日常还要对文物进行巡查……2022年12月,重庆市“文物认养”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中新网1月19日)

        “认养”文物,是近些年十分流行的一种风尚。这种风尚不仅是对文物的精准化保护,也是一种历史文化教育和传承。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历史,洞悉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文物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共识,我国也早已出台了《文物保护法》,将文物保护上升到了法治高度。

        可是在现实中,文物保护现状并不乐观,珍贵文物遭遇盗窃和破坏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历史文化伤痛。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一些人法治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缺失,不懂法,不知道文物的价值,甚至不知道盗卖破坏文物属于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是人手不足,文物保护点多线长面广,可是文物保护人员却并不匹配。这就使得在文物保护方面,分身乏术,有心无力,造成一些文物屡屡被盗或遭到破坏。

        因此,亟需采取措施,增加人手。而文物志愿者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志愿者属于公益性质,可以降低文物保护成本,还可以弥补文物保护人力的缺失,可以说,多一名志愿者,就多一双发现和保护文物的眼睛。另外,志愿者参与文物保护,也是在接受历史文化教育,在保护的过程中,掌握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这对文化传承和历史教育不无裨益。

        除了这种大面积的志愿保护,“认养”也是一种文物保护的方式,志愿者选中自己喜欢的文物,定期开展巡查,提交巡查表,说明巡查情况以及文物的保护情况等。而一处文物最多五个人“认养”,一人一物,一物多人,这种交叉设计无疑是一种兜底保护,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文物的安全。

        只是,文物保护是一种十分专业和复杂的工程,不是凭借一腔热情就能够胜任和完成的,还需要具备扎实和丰富的专业素养。这就需要相关加强对文物志愿者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保护意识和技术,比如,历史教育,使其掌握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了解文物蕴藏的文化内涵,提升他们保护技术,培养出更多专业化技术型的文物志愿者,满足文物保护的现实需要。

        河南省西峡县 刘剑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