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1月26日 星期三

    28次登上微博热搜
    2.8亿话题阅读总量

    央视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点燃全民冬奥激情

    本报记者张隽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1月26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张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精心制作的6集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从2022年1月14日起,在央视纪录频道每晚19:24播出。自开播以来,社会反响强烈:28次登上微博热搜,2.8亿超级话题阅读总量,总台融媒体矩阵大力推荐,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及平台报网互动、争先报道,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点燃了全民的冬奥激情之火。

        2021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北京调研冬奥会、冬残奥会新闻报道筹备工作时强调,要以冬奥会为契机,面向世界生动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更好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要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合作,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是什么力量让央视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走红大江南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总导演任崇蓉向记者这样述说她的心路历程:2021年这一年,是特别难忘的一年。从2020年9月这部纪录片立项,我就开始了连滚带爬的忙碌生活。调研阶段,走访了解大批人物。2020年11月底,调研还未结束,就迅速开机拍摄,因为这是冬奥会前能拍摄到的最后一个雪季。

        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讲述了鸟巢和“冰丝带”的建筑总工程师、速滑馆制冰师、项目竞赛主任、高山滑雪医生、山区冰球少年、大学生志愿者、残疾人志愿者、艺术家、大学教授、小学体育老师、媒体记者等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普通人的“双奥”故事。是这些普通人用朴素的经历,点燃了大众冰雪激情,描绘出一幅全民迎冬奥的现实长卷,释放出“双奥之城”的融融暖意,生动地诠释了人人共享、人人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

        李久林是“鸟巢”的建筑总工程师,也是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总工程师,建设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单层索网结构体育馆,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

        前速度滑冰世界冠军、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速度滑冰项目竞赛主任王北星的工作岗位就在“冰丝带”,从运动员到赛事管理者,她必须面对巨大的身份转变。

        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骨干医生组成了冬奥历史上第一支中国“滑雪医生战队”,从河北崇礼到北京延庆高山滑雪中心,他们经过四个冬天的艰苦训练,将为危险性最高的高山滑雪比赛提供医疗救援保障。

        北京延庆山区的珍珠泉中心小学只有40名学生,但5年来这所学校借助冬天村边封冻的天然河流开展冰雪运动,这里的“珍珠少年”不仅实现了全员上冰,还组织了一支冰球队,他们享受着冬奥的阳光,收获着运动的快乐。

        李楠是北京冬奥会首位报名成功的残疾人志愿者,高位截瘫的她虽然出门离不开轮椅,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却和几千名残疾人志愿者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此次冬奥会上她也将绽放灿烂的微笑。

        音乐人常石磊曾有幸参与创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北京申办冬奥成功后,他创作了冬奥歌曲《燃烧的雪花》《一起向未来》《我们北京见》。

        中央财经大学教师李菊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汶川大地震带走了她在家乡的16位亲人,忍着悲痛,2008年奥运会她曾作为交通志愿者服务32天,现在她已经和中央财经大学的志愿者们一起服务于首都机场。

        张骁哲是北京大学大四学生,也是冬奥会比赛场馆冰立方的赛事志愿者,从上大学开始他就坚持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现在他正和同学们一起,为即将到来的冬奥会精心准备。

        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街道的高井路社区,是全国唯一被冬奥组委命名的冬奥社区,以冬奥为主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陈宇琳副教授带着她的学生们发动社区群众,正在一起为社区做升级美化。

        2012年成立的石榴花轮滑队是石景山区冰雪团队联盟的重要一员。这支有60多名队员、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队伍,凭借高难度的花样动作,成为冬奥社区的一道风景线,他们积极向上的精气神,丝毫不输年轻人。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体育老师、模拟奥运会的倡导者周晨光,他坚持20年传播奥运文化,努力将奥林匹克生活化、校园化。

        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到2008年奥运会八年间,新华社高级记者汪涌为奥运写下5000篇稿件。2015年他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第一时间现场见证了北京成功申办冬奥,如今仍坚持在报道冬奥的第一线。

        在“冰丝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种设备科负责人赵伟带领他的团队突破一个个技术难关,将自主研发的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猎豹”系统架设于此,在冬奥会赛事转播中,这个特殊装备将带给观众非同寻常的观赛体验……

        一座城市,夏冬双奥;一群人一条心,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从2008到2022,从北京到北京。正是有这样一群不平凡的普通人,用他们普通而不平凡的事迹,记录下了筹备北京冬奥会的艰辛和荣光。

        截至记者发稿前,微博超级话题阅读、评论数及视频播放量再刷新高:#从北京到北京#阅读1亿人次,讨论7561人次;#汶川地震女孩成为双奥志愿者#阅读8196.8万人次,讨论3288人次,视频播放315万次;#医生踩滑雪板救人#阅读3277.4万人次,讨论1866人次,视频播放164万次;#仅40名学生的山区小学剑气冰球队#阅读1741.1万人次,讨论505人次;#第一次穿冰球服跟同学吹了一晚上#阅读1555.3万人次,讨论494人次。

        任崇蓉导演告诉中华读书报记者,不是说开奥运会的时候我们才关注、理解和领会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像血液一样,在城市的脉络中流淌,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尤其是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现在,北京冬奥会即将举行,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是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中的人物,都是在用他们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