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1月19日 星期三

    见字如面

    ——吴象与我从“荫馀堂”开启的信缘

    胡宁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1月19日   17 版)

        作者(右一)探望吴象

        吴象书信手迹

        打开2021年11月17日《中华读书报》第七版,一行大标题跃入眼帘:《改革家,文章士,大写的人——纪念吴象先生诞辰100周年》,相当醒目震撼。虽然在文章出炉前,有幸当过第一读者,但当满满一大版呈现在眼前时,我还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又细细阅读了一遍。作者饱蘸情感,用他特有的哲思散文笔调,让我们一下子重新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村改革历史,走近了一位毕生为农村改革鼓与呼、与时代共命运的世纪老人。这样的文字也就使人感到亲切,有共鸣,亦有深沉的分量。

        我是2000年奉命到吴象的家乡安徽休宁县当主官的,我尊他为恩师,常常感佩于心,他也称我为“忘年交”,时时关爱有加。前后交集20年,难以忘怀的事很多很多。2021年5月18日晚上,吴象之子吴晓东代表家人传递噩耗:“意料中的事情还是来了,今日中午老爷子驾鹤西去,享年100岁,老爷子走时极为安详,特告。小象二象阿丽。”我一下懵了,敬爱的吴象先生走了?! 那几日,我一直心神不定,除了同阿丽、小象他们保持联系,就是一边不停地扫瞄硬盘,找寻过去的影像,一边不时翻检先生的来信,仔细品读,回忆过往的一点一滴。

        时间定格在2004年12月18日,我收到一封寄自北京的来信,信中说:“《徽州文化在美国》早就收到了,因为外出,又住了一段医院,迟迟未复,深以为歉。这本书是很难得的好书,多方面的价值都很高,你的序写得非常优美,有品位,还想找时间静下来再仔细读一遍……”这是我第一次收到吴象老的来信。此前,在这一年的春夏之交,在阔别家乡十几年之后,他又一次回来了,跑了一些乡镇,见了不少故友。我们也相谈甚欢,从扶贫攻坚到文化塑县,聊了不少话题。其间我还同他提起一段往事,即休宁黄村一幢名叫荫馀堂的古宅漂洋过海的故事。他听了好兴奋,也问得很仔细,说这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一个“标本”,也只有家乡的徽派建筑能够担当起这个角色,说不一定她今后会发挥巨大作用的。他还说:“我下回去美国,一定要去看看这座来自家乡的宝贝——荫馀堂。”随后,我就给他寄上这本画册等资料,没想到老人家不仅认真翻看了,还热情关切亲笔回信了。这无疑让我深深感动,并进而服膺之。于是,在吴象与我之间,“写信”这一日常生活举动,因“荫馀堂”而偶然具有了至为关键的意义,并赋予我在新安江源头全身心投入所向往的事业之中的信心、勇气和热忱。

        我是先生的后生晚辈,但我们很投缘,也许是秉性相通,也许是我们都有当过报社老总的经历,有共同话题,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是休宁人。彼时,他在中央研究中国农村问题,我在休宁面对基层的实际。众所周知,吴象先生一生传奇,当年不仅跟随万里到安徽,冲破藩篱,执农村改革之牛耳,以后上调中央,又连续多年参与起草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导和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陆续推出《阳关道与独木桥》《我国农村伟大希望之所在》《中国农村改革》《从昔阳到凤阳》《中国农村改革实录》等重量级论文和专著,深刻影响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和走势。我俩一个在庙堂之上见微知著、把控方向,一个在基层竭尽全力求发展、求突破。他为休宁把脉定位,为家乡发展献上拳拳之心;我为他的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为他的思考提供新的路径。这样的书信交流,有意思,更有价值。

        所以,先生给我的26封信,我至今一直宝藏之。

        先生少小离家,一生为革命奔波,对家乡却是心心念念,永难割舍。很难让人相信,他对家乡休宁的了解几乎到了如数家珍的地步。新安源头的生态保护牵动他的心,白际的脱贫之路让他久久关注,状元县的品牌打造有他深邃的思考,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的王进丁老总、海阳镇盐铺村的李讨饭书记都是他挂念的人……在多封书信中,先生对新世纪休宁“找出状元县、搏出有机茶、勇闯生态路”的做法大为赞赏,说这是“顺气、旺气、神气”的精神之路。他说,现在的休宁走的是一条正确的发展之路,如果是一场考试,休宁的答卷不赖。对于休宁未来的发展,先生在信中叮嘱:第一,要始终不敢懈怠,高度关注民生。第二,在振兴一个地方、发展一个地方的同时,不循旧路,注重创新。第三,在发展经济、发展休宁的过程中,不走捷径,注重生态,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替世界打造“绿色银行”。字字情深,句句精辟!

        多少年了,有一件事先生一直不曾忘记,屡屡在信中或电话里提及。那就是县里与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创办的木工学校和平民学校,先生不仅经常赞叹“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办学理念,为德胜木工学校牌坊题额,而且还不时询问:今年招了多少名?有多少匠士毕业? 他们的家庭脱贫了吗? 以后又与青年才俊吴浩共同执笔,以《一石三鸟的伟大创举》为题,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旁征博引,纵横古今,思想深邃,文笔练达,让这两所践行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的山区学校名声大振、影响深远。时至今日,可以告慰吴象先生的是,现在休宁木工学校毕业的匠士已近600名,2015年4月,在土耳其举办的第二届世界青年木家具制作邀请赛上,休宁籍学生匠士吴忌作为中国唯一参赛代表获得传统工艺奖,成为9名最终获奖者之一。尤其2019年8月,在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该校毕业的匠士吴晋卿一举夺得家具制作银牌,为国争了光。

        在一封来信中,先生夹带了一本刚出的中国农村纪事之三《从昔阳到凤阳》,在信中还表示:“返徽七日,胜于读书研究十年,家乡厚爱,铭感于心,亦深愧疚。更感到明日之中国,明日之徽州,必将辉煌无比。久不出门,此次连日跑了几个地方,美不胜收,回来第三天了,还不能平静。”“这次在飞机上睡不着,忽然想(纪事之四之五也已写毕)之五后加篇之六,拟以《21世纪初黄山休宁县的农村》,字数与第五篇相近,4至5万字,各自独立成篇,互相衔接有一定联系。”为此,他在信中还拟出了提纲篇目:一是白际三年巨变;二是用徽骆驼精神打有机牌;三是钱塘新安之源;四是上溪口工业区;五是三溪大峡谷;六是如何理解状元县;七是上海后花园变为世界大花园。为此,他做了很多材料收集之类的准备工作,可惜后来他的身体已经不容他再提笔写大块文章了,这个篇章终究没有完结,遂成永远的遗憾了。先生深受徽州文化浸润,对徽州文化有深刻的研究和领悟,他认为,徽文化集中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华,是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又充满浓郁独特的地方特色,囊括文化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构建了相当庞大完整的体系。徽州文化是黄山市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宝库,值得珍惜,值得研究,值得弘扬。

        2005年2月,先生的来信只有一句话:“胡宁同志参阅。”附的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发表在《经济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推进城乡一体  重在统筹发展》,记得当时我还组织县里的干部们专门学习过。这篇文章为全县的战略发展和推进提供了指导。今天重读习总书记这篇旧作,在感受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朴素扎实的研究文风的同时,更加钦佩先生的敏锐眼光和赤子之心。那个时期,先生寄来各种杂志报纸很多,包括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明信片也不少。有意思的是,有一年先生还特意寄来西部一个省份举办村长论坛的全部材料,沉甸甸的。

        有人曾这样评说巴金,一个老人,能够动情地怀念故乡,写出温馨动人的文字,这应该是一种难得的快乐。吴象也同样,他不仅早年就写过《忆屯溪》这样隽永的长文,而且笔耕不辍,时有新作,尤其关于故乡的思辨文章更有分量。2005年6月,先生给我寄来一封厚厚的信,随信寄来他的一篇大文章《努力做徽骆驼》,先生说:“骆驼身躯高大,却秉性驯良,温和亲切不善奔跑,却昂首阔步,坚韧持久。”“徽骆驼是徽商传统美德的形象体现,是徽文化的精髓,是徽商辉煌成就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炬。”在文章的最后,先生呼吁:“要呼唤徽骆驼精神,再现徽骆驼精神,弘扬徽骆驼精神。”紧接着不久,他又寄来多篇文章,包括《对徽州徽商徽文化的再认识》《黄山与泰山(未定稿)》等,还在一份原文稿上划线,以示强调:“回顾、考察历史上徽商的成长、发展的轨迹,我感觉有几点值得特别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是地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二是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三是大小徽州的双向互动;四是皇权专制与徽商命运。”每一篇文稿或披沙拣金,或高瞻远瞩,十分深刻。这些年,我常读这些文章,每次读,都有新的感悟,尤其对于如何在新时期传承发展徽州文化,这些文章堪称清晰的航标。

        在县上工作时,我有一段时间,每次到北京,总想和吴象老见面,哪怕他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我也想法前往,聊上几句,心里踏实。记得最后一次,我携黄山市政协正在编纂的《徽州乡村纪事》征稿邀请函去看先生,这时的先生已无法口头交流,只能用书写板写上简单几个字,递来递去,但先生一直目光炯炯,不时用手比划,告别时,还坚持起身送我们到门厅,按徽州礼节作揖示别。我很佩服老人的睿智、幽默,几乎每一次他都会随意挥洒出一两句让你觉得入心入脑的话来,而且在仔细琢磨之后更会感到,这样的表达,大概只有他这样身份这样高寿这样性情的人说出来,才能具备它的练达人生的意味。但是,有一次他谈到《好人一生不平安》这本书的书名,却使我在当时乃至以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久久感到语词背后的复杂和沉重。后来,我写信给他,说这本书被人借走传阅丢失了,他特意来信说,家里仅剩一二本了,补上。我如获至宝,再也不外借了。

        这是活生生的吴象老,一个生命的热情永远为农村改革在燃烧的人。“我为农村写文章,为农村改革发表作品,因为我一直在观察,有话要说,我希望我的笔我的文章对我生活的时代和农村起一点点作用。”有一次在他家,他边思考边同我这样说,还送了我两本刚出的书。到了2009年底,他听在北京宣武区文化委挂职的县委宣传部部长黄建敏说,休宁要在北京文博会期间举办《金榜——休宁通往紫金城之路》一书首发式,先生随即专门来信:“从你到休宁,后来怎么想到状元问题谈起。我生平接触过十来个当或当过县委书记的人,都是好友,你这样年龄没有了,很想交个忘年交,有生之年得以了解民族与时代前进的脚步。不知这次你能否作个特殊安排? 没有时间,晚饭后到十一、十二点亦可。”我很快如约在他家与他进行了一场汇报式的对话,历时三个多小时,事后整理成文稿《休宁的三张名片是如何打造的》,居然有一二万字。吴象先生一生,正如《改革家,文章士,大写的人》这篇文章题目 一样——有时如雷鸣,如闪电;有时又如露珠,如奔流的江水! 令家乡骄傲的是,他不仅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农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创造,也以生动的个人姿态走在促进家乡全面发展的历史画卷中。

        往事如烟,见字如面。先生曾在一封来信中这样写道:“你一定很忙,可以想见。遇到的各种烦杂、困难,也可以想见。望能从容应对,为民珍重。”短短两行字,今日读了,还是让我情难自抑……。如今,先生已驾鹤离去,捧读这26封书信,他宽厚仁慈的面庞浮现脑海,那些谆谆教诲犹在耳边。我庆幸生命里有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长者,他达观的胸怀,睿智的见解,不屈的精神,时时激励着我,鼓舞着我!

        捧读书札,悠悠往事如烟如缕,先生音貌宛若犹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