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民营书企如何拓宽书业的边界

    陈玉龙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2月29日   18 版)

        模范书局

        当代民营书业的产生和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之初,民营力量最先进入的是书业的发行领域。当时的读者经常遇到“买书难”的问题,随着管理政策的松动,社会上随之出现了个体书摊、书亭,以及后来一直不断变身升级的特色民营书店,出现了原有发行渠道之外的“二渠道”。民营书业是上世纪末才出现的新生事物,经过最近十余年的爆发式发展,它已成为我国图书市场的一支补充力量,出版数量、品种和质量都相当可观。

        民营书业的发展之路

        1988年5月10日,新闻出版署发出了《关于印发出版社改革、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这个通知的重要内容是在图书发行中引入了竞争,要求出版社和国营书店,积极扶持集体个体书店和书摊书贩,尽量保证它们的货源。这个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民营书业的发展,各个城市的民营书店、书摊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有些大城市还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图书批发市场。如今上了年纪的读者们对这个时期突然丰富起来的图书供应应该有着极其温馨的回忆,也会对当年可能影响了自己人生之路的某家书店灯火怀有朴素的惦念。

        20世纪90年代,民营书业进入更深层次的发展阶段,走向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它的特点之一是特色民营书店的兴起。1993年10月30日,刘苏里开办万圣书园,以此为开端,民营书业专业化道路日趋明显,与之前的个体书店和专业书店相较,特色民营书店有着自己鲜明的文化学术品质。北京同一时期开业的还有风入松书店和国林风书店,这三家被誉为“中关村三大学术书店”,吸引了大批读者,甚至成为了读书人的“圣地”。同年开业的席殊书屋,则引领了民营书业连锁经营的行业动态,1995年,光合作用连锁书店也面世了。2006年,席殊书屋全国连锁店已达800多家,分布在全国600多座城市,成为连锁书店的领军者。近年,极其重视用户体验的钟书阁、西西弗、言几又、先锋、方所等民营书店,更是把特色民营书店的文化品质与连锁经营揉合在一起,在全国走红。可以说,民营以自己的开拓之力,有力推动了当时图书发行业的发展。

        民营书业当下的加速发展,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政府在出版管理方面有序简政、放权的结果,其过程是先从发行领域逐渐延伸到图书策划领域的。2002年11月,党在十六大报告上提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出版体制改革的总指导思想,与此方针相应的是,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将总发行权开放到民营书业,2003年后,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文德广运发行集团等一批民营企业先后获得“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和“全国性连锁经营许可”。这一变化意味着政府对图书生产销售的全新管理政策,从规划布局走向了实施执行阶段,我国书业也随之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民营书业从发行开始逐渐进入图书选题的策划领域,随之涌现出了一批表现突出的企业。

        民营书企开拓的图书品牌

        民营书企因其渐成规模的体量和较为出色的行业表现,成为一种行业现象。在短短十多年间,民营书企在不同的图书分类品种上打造出了许多图书品牌,获得了较大的市场认同,值得同行们认真探讨。

        在民营书业最为拿手的大众出版领域,既有“磨铁”“读客”“果麦”“凤凰联动”,也有文艺类图书为主的“新经典”“博集天卷”,少儿图书为主的“远流经典”“海豚传媒”和“启发文化”,财经图书为主的“蓝狮子”和“湛庐”,学术图书为主的“后浪”和“汉唐阳光”等图书策划企业。即使在向来为出版社传统领地的教育教辅领域,也有“志鸿教育”这样具有相当实力的上市公司。一时之间,民营书业呈现出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

        民营书企以其与时代相匹配的创新精神,在品牌经营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创立出了一批经受过市场考验的品牌。目前书界,“读库”之于人文阅读,“甲骨文”之于社科学术,“湛庐文化”之于经管图书,“万千心理”之于心理读物,“信谊文化”之于儿童绘本,“未读”之于科普题材等等,这样的图书品牌还可以列出更长的名单,在读者中拥有相当强的号召力。它们运营品牌的方式有的也成为现今运作某类图书产品的必要程序,成为选题策划圈里的宝贵经验。它们的失手之处,也成为同行们可资借鉴反省的案例。

        在这些耀眼产品系列的基础上,民营书业更是涌现出了像“磨铁”“读客”“新经典”“后浪”这样的明星企业。它们以市场的力量,对行业内及全社会范围内推动图书热点起了良好的作用。例如,如今已成趋势的“全民读史热”,就有磨铁系列历史图书的推动之功,磨铁打造出的当年明月等历史类新作家已经是此类选题的码洋保证。而擅长运营历史畅销书的读客,推出了《卑鄙的圣人:曹操》《藏地密码》《岛上书店》等图书,一度创造了国内超级畅销书的纪录。这些企业和它们的品牌丰富了我国图书序列,拓宽了书业的边界,也提升了出版编辑的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民营书企的进取和收获

        从2012年甚至更早一些,国家开始明确鼓励支持民营图书企业参与图书的选题策划,放宽了行业准入门槛,提供了税收优惠,民营书业渐渐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开始快速生长。到了2017年,在《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里,全国总计新闻出版企业法人单位14.1万家之中,民营达到11.9万家,占到84.4%。民营在书业构成中已具相当规模。民营书业与国营出版互为促进、相互取长补短,这是民营书企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所在。

        民营书业以市场为生命,市场敏感度高,容易切到市场的脉搏,能够更高效地策划出适销对路的图书产品;它运作更为灵活,船小好调头,能够避开体制内同业的一些弊端,易于形成小而美的图书策划团队和品牌;进取心强,思维包袱少,善于策划出有创意的选题。

        因为这样的特质,民营书企所耕耘过的领域都充满着别样的生机,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民营图书公司和知名品牌,也伴生出有意思的行业故事和传奇。在十多年里,民营书业也随着出版的全行业转型,多元化发展,从传统模式走向新技术新媒体融合发展,在数字阅读、知识服务、IP运营等领域占有重要份额;其投资领域也溢出到跨行业经营,在新媒体、出版服务设施、文化园区、教育地产等方向上尝试迈进。

        一些民营书企颇有进取心,与其他经济行业的企业相似。它们重视和拓展了资本运作能力,近年,“新经典”“掌阅”在主板,“天舟文化”“中文在线”“世纪天鸿”在创业板,多家民营书企登陆A股市场。拥抱资本市场的民营书企,具有了更为强大的发展动能。

        同时,民营书业的技术含量持续提升,朝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继续在新的书业版图上前行。它在新媒体、数字出版、新业态领域创造方面取得了一些领先的成绩。例如,“世纪金榜”不仅图书品种又专又精,营业额巨大,它的教学体系在便利性上更是深为用户所认可。

        从民营书业发展现状来看,这些年我国民营书企处于最好的时代。尽管民营书业在面上的荣光之外,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发展困难。与体制内出版社相比,民营身份不易获得融资,以上市为例,十几家国有出版集团上市融资超200亿元,而在新三板挂牌的20多家民营书企才融到8亿多元资金。此外,在人才问题上,民营书企处境尴尬,民营书企初创期的人才基本都是体制内流出的,直到今天,体制内流出人才仍是民营书企重要的新鲜血液。民营书企自身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好不容易培养出的人才说丢就丢,这极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在出版市场竞争激烈、发行渠道变革迭代、技术催生业态融合的当下,民营书企期待新的嬗变。

        民营书企的实践为我国出版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奉献了自己的努力,推动了我国书业的发展,自己也因此成为书业大局中一个有益的组成部分。2019年春节前,题为“新时代·新使命·新发展”为主题的民营书业发展40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隆重举行,会上,主办方颁发了40年民营书业40强企业和40佳企业,这是对民营书企方阵的一次比较全面的梳理和鼓励。这种以行业经验总结的方式进行的对民营书业的肯定,具有特别的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