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谢文哲眼中的清水祖师信仰之形成与传播

    王铭铭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2月22日   20 版)

        《天下清水——闽南人的信仰和生活》,谢文哲著,海峡书局2021年6月,68.00元

        我和谢文哲先生做了好些年朋友了。在本书故事的“主人翁”清水祖师的故地安溪,我曾做过田野工作,完成课题任务后,我没有停止去安溪,文哲是我在“后田野”阶段于当地结识的。对他,我的第一印象是个斯文书生。他面容白皙,个头中等,近视眼镜折射出真诚的目光,言谈举止既中乎规矩又充满果敢。那时,他已在地方担任要职。此后,他“官位”变化不大。文哲工作极繁忙,但这些从未改变他的秉性。他本是一位热爱文字的少年,青年时期当过教书先生,“从政”后,笔耕不辍,坚守其“文字阶级”的身份。文哲对乡土的一草一木、乡里祠庙、物产风俗、人情世故如数家珍。而他并不是坐井观天的“地方文痞”。他见识极广,热爱阅读和旅行,向往“诗和远方”。

        过去十年来,文哲特别重视乡土文化,过两三年就写出一本新书加以研究,至今,已完成了一个系列,其中有《茶之原乡:铁观音风土考察》《香火:闽南文化札记》《安溪人》等佳作。在这本名为《天下清水》的新作中,文哲表明了他对故乡人普遍的清水祖师信仰之形成与传播的认识。

        与所有佛一样,清水祖师的“神圣性”是“炼成”的。他本名陈荣祖,宋仁宗时出生于福建永春,自幼出家学佛,法名“普足”。悟道后,他先在永春行仁,后莅临安溪。宋神宗元丰六年,他应蓬莱(时称彭莱)士绅乡民请求,去往祈雨禳灾。大师引来普降甘霖,而献给他的精舍,矗立在一座岩山之上,得名“清水岩”……大师于宋徽宗靖国元年圆寂,得“清水祖师”之称。在佛教“大传统”典籍中,他的生平和事迹找不到系统记载,但他却得到极其广泛的奉祀。在闽南及周边,清水祖师与各地不同神明形成不同的“合作关系”,得到众多社区的崇信。随着安溪人口播迁到台岛和海外(尤其是南洋),其“信仰圈”进一步扩展。结果是,围绕清水祖师,形成一个以安溪为中心的“天下”,由一个核心圈(安溪及附近周边)、中间圈(闽台沿海和山区各地)、外圈(南洋)构成,本质为“区域性神明世界体系”。

        文哲的这本《天下清水》运用了两类素材。其中一类是地方性的,是文哲从小开始接触、近期在家乡和永春等地进一步搜集到的。另一类则是超地方性的,是他最近几年在踏勘中得来的,关涉到海内外安溪人及其神明的行迹。

        文哲用前一类素材为笔墨,勾勒出了清水祖师悟道、行仁、成佛及香火散播的历史线条,揭示出了清水祖师的“水德”之深层含义(有关于此,文哲在其“自序”中说,“世间所有美好仿佛都与‘清水’有关”,他甚至说,“闽南人心目 中崇仰无比的这尊黑面的神,其实是一个清澈的人,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出世入世,自度度人,集真善美于一身——这也是祖师本来的形相,和留给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这类素材有些是第二手的,来自其对既有研究的引据,有些是第一手的,来自他的亲身考察。

        至于第二类素材,则特别难得,它们来自文哲循着清水祖师圣迹“周游天下”的亲身经历。

        在过去这几年里,文哲总是让人感觉他假期时分外忙碌,经常不易在他的家乡找到。原来,他是频繁到外地和海外“找庙”去了。他所到之处,都有清水祖师的“分香”,其中,位于泉漳地区及福建山区者,不过是一部分。其他还有大量在台岛,及东南亚的槟城、伊江、滇缅公路、泰国、爪哇等地……总之,多少年来,假期里的文哲,利用所有可能得到的机会,用双脚丈量着清水祖师信仰分布的地理范围,到这位神明所到之处,观察各种事实,聆听各种故事,思索人生、社会和世界的关系。

        文哲随后对搜集到的第二类素材进行整理分类,将它们有序地呈现出来,用以论证清水祖师信仰的“天下性”。

        《天下清水》是一部有文化史和社会学内涵的文史之作。它兼及上述两类素材,触及乡土文化元素之一扎根与播迁的两类社会事实。安溪的乡亲们完全可以借助这本书,找到自己在其“神明地图”中的方位,而其异地同胞也可以通过它来“寻根问祖”。对区域文化感兴趣的学者,则完全能透过这本书来进一步认识闽南文化扑朔迷离的文明复合性。而从我自己从事的专业角度看,我认为,这既是一部出自“凝视”的民族志之作,又是一部出自“环顾”的区域文明体系综合研究之作。在此书中,文哲从“家乡”出发,漫步于世界之中,用脚印绘成的图像向我们表明,许多被一些人类学家归结为“地方性”的“土俗信仰”,其实有其别样的高雅性和超地方的世界性。

        我相信,文哲的这项尝试,及他作为一位“土著人”(安溪人)对其乡人世界思想和世界活动的再现,将激发我们纠正地方/世界二分的错误观念。

        字里行间,文哲透露出其对人类学的理解之深刻、运用之娴熟、引申之自由。我常常说,文哲是一位“天生的人类学家”。这绝非戏言。而我还必须说,文哲善于用“清水”般行云流水的文字,如实而生动地描绘自己的见闻,讲述自己从中悟出的道理,这使他创作的文本比我们常见的“新八股”更真诚而有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