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2月08日 星期三

    “又为斯民哭健儿”:傅庚生哭杜斌丞

    王鹏程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2月08日   07 版)

        20世纪60年代初傅庚生(左二)与学生在西安合影

        傅庚生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古典文学和杜诗研究大家。1943年,傅先生的《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由开明出版社出版后,饮誉学林,受到叶圣陶、朱自清、陆侃如等先生的高度评价。叶圣陶先生在该书《题记》中云:这部书“给读者指导欣赏的途径,标明‘举隅’是希望读者‘反三’的意思,文学欣赏这类事情原来应该‘自得’的。书中举例,多是习见的作品;唯其习见容易忽略,一经作者指说,而境界全新。读者当然早已接触了这类作品,但读过这部书后,欣赏必将与以前有些两样。”(叶圣陶:《题记》,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18年1月)15万余字的《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堪称我国古代文学(书中涉及诗词曲赋及小说)的‘鉴赏辞典’。《举隅》出版至今已60载矣,在‘鉴赏学’(或‘欣赏学’)方面,傅先生一旦为《举隅》,则后来者不但无法仿效,更无法超越”(阎琦:《傅庚生先生的学术风采》,《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4期),已经成为文学研究者必读的经典之作。之后,傅先生精耕深作,撰有《中国文学批评通论》《杜甫诗论》《杜诗散绎》《杜诗析疑》等著述,俱见骁腾万里之势,在学界影响深远。

        傅先生早年钟情新文学,曾发表小说散文若干。五四一代作家中,傅先生尤其崇拜鲁迅,他用阅读古典诗词的方法来剖析《呐喊》《彷徨》的语言,并将其与中国古典文学比较阐发,发明甚多。上世纪40年代后,傅先生以古典文学和杜诗研究闻名于世,但很少见其旧诗创作,其自谦“夙不能诗”,公开发表的仅有作于1964年的《游兴庆宫赋》、1977年的《欣闻〈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 喜赋七律颂诗二首》、1981年的《书〈杜甫诗论〉后》等。笔者在孔夫子旧书网所见的傅先生的七律《哭杜斌丞先生》(笔者2014年发现时尚未刊出,后见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2月出版的傅先生的《中国文学欣赏发凡》书首插图),可谓其旧体诗的代表之作。这还得由傅先生的另外一个身份——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说起。

        自1934年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傅先生先后在弘达学院、东北大学、铭贤学院、华西大学、北京大学、辽东学院等校辗转任教。1948年2月,经高亨先生介绍,傅先生4月底到西北大学,5月起担任中文系教授,直至1984年离世。1949年11月,经亢心栽、高元白介绍,傅先生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0年担任民盟西北大学区分部主任委员。1951年担任西安支部委员、西北总支部文教委员。后担任民盟陕西省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关于到西安及加入民盟的情况,傅先生在1956年6月22日撰写的《自传》中写道:

        1948年2月,由高亨先生介绍,余来西北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四月末到校。数载奔波,始得喘息。到校后,又颇受学生欢迎,心情较好。但因“法币”“金圆券”顷刻万变,生活日益困苦,对反动政府的憎恨情绪遂逐日增加,有时不免冷嘲热骂。及闻北京和平解放,若干民主人士均由香港等地赴京,叶圣陶先生等亦在其中,使余对新社会渐具信心与向往心理……

        解放前,高元白同志曾拟介绍余加入民主同盟,余一以迷恋“清高”,再以共产党即将解放全中国,这时加入进步组织,迹近投机,故婉谢之。那时听他讲起杜斌丞先生壮烈的事迹,亦受到熏陶不少,曾作诗纪念他,缮交元白同志。

        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参加西大校务委员会,后又兼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对新社会热情颇高,颇愿有所献替。其年11月,因高元白、亢心栽同志等介绍加入民盟为盟员,后曾被选为西大区分部主任委员,西安市支部委员及西北总支部宣教委员等。

        由上可见,傅先生初到西北大学任教时,曾在铭贤学院共事的同事高元白即介绍他加入民盟,他以“共产党即将解放全中国,这时加入进步组织,迹近投机”而婉谢之。后来正是在高元白讲述的杜斌丞事迹的感召下,傅先生才排除疑虑,加入了民盟,并在杜斌丞先生殉难两周年时作诗纪念。原诗及序如下:

        哭杜斌丞先生

        民国三十六年,十月,七日,杜斌丞先生就义于西安玉祥门外。噩耗传播,知与不知,咸为下泪。三十八年暮春某夕,高元白兄款余于其并生室。剪烛西窗,话及此事,余始备聆颠末,凄然兴怀,眼膺未已! 六月上浣,长安已解放,浃旬,元白拟将先生遗墨及诸友好纪念文字裹集成帙,以志不朽。余因率成七言八句,以哭先生,附之卷末。既以见素昧平生之人,亲仁之意,暴天下人景行之一斑,将尔可以就识先生所以感召后辈此之广且远,虽死犹生,则其功在革命者,伟矣。余夙不能诗,繇是而自忘其拙陋也。

        十季蛇豸荐长安,饥溺侵寻民力殚。仁者先忧存恻怛,独夫末路肆凶残。徒资口耳惭投袂,不惜头颅论盖棺。桃李成蹊千载下,姓名常在齿牙寒。

        沈阳傅庚生拜撰

        与傅先生的《哭杜斌丞先生》一起的悼念杜斌丞先生的诗文,还有王铁夫的《哭杜斌丞》、孙道升的《杜斌丞先生狱中最后遗书读后感》、季韶的《纪念杜斌丞先生》、高元白作词、石林作曲的《杜斌丞先生纪念歌》,按王铁夫《哭杜斌丞》文上所注,这些文章“转群众日报”,当时交由《群众日报》发表,但未见刊出,亦未见这些诗文编成纪念文集。后见的傅先生《哭杜斌丞先生》手稿,序言略有修改。

        杜斌丞是陕西早期的同盟会员,著名的教育家和民主人士,西北民盟的筹建者。其原名丕功,字斌丞,自署秉诚,1888年生于陕西米脂。1907年考入陕西三原宏道高等学堂。1913年夏毕业后进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学习。1917年夏毕业回陕,任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教务主任兼史地教员。次年任校长,长达16年,门生遍布西北,杜聿明、高岗等均为其学生。杨虎城被北洋军阀击败退居榆林时,两人结下友情。“西安事变”后,杜斌丞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1943年与杨明轩等筹建并主持民盟西北总支部,在1945年10月举行的民盟第一次中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兼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1947年3月20日,即国民党攻占延安的次日,胡宗南下令逮捕了杜斌丞等人。10月5日,他预感来日不多,在遗书中写道:“每思30年来,无日不为民主而奋斗,反动诬陷,早在意中,个人生死,已置度外。彼独裁暴力虽能夺我革命者之生命,终不能阻挠人类历史之奔向光明,终必为民主潮流所消灭也。”1947年10月7日,杜斌丞等12人被国民党以“积蓄力量,贩卖烟土,图谋不轨,并纵容国军叛变”的罪名,集体枪杀于西安玉祥门外。杜斌丞殉难后,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彭德怀等题词悼念。毛泽东称其为“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周恩来赞誉其是“革命的教育家”“坚贞的革命战士”,“生的伟大,死的伟大,正气磅礴,足可千秋”。新华社的挽联为:“六十高龄喋血西安,为民主道路斩荆披棘留下光辉伟绩;辣手誓起共报深仇,万千群众举头北望愤独裁统治狠心。”柳亚子、张澜、邓初民等很多社会名流和民主人士亦有挽诗挽联。

        “秋风惨淡西安市,万户伤心泪暗垂”(董必武《闻杜斌丞先生在西安遇害为长句吊之》)。杜斌丞殉难两年后,傅先生情不自禁,搦管为诗,写下《哭杜斌丞先生》。首联言杜斌丞生活的社会环境之严酷肃杀。“十季蛇豸荐长安,饥溺侵寻民力殚”,蛇豸横行,连年不断,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能在如此环境下生存并为苍生奔走,足见其胸襟之开阔、意志之坚定。颔联紧承其后,赞颂杜斌丞心系苍生,具有范文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淑世情怀,因而不惮独夫民贼穷途末路的凶残。颈联联系到自己,“徒资口耳惭投袂”,敬佩杜斌丞的“先忧后忧”的举动,但自己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惭愧未能身体力行。“不惜头颅论盖棺”,杜先生用热血和头颅为自己的一生做了论定。尾联“桃李成蹊千载下”,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司马迁称赞李广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言杜斌丞为民主而死,永垂不朽,会感召无数后来人。“姓名常在齿牙寒”出自唐代诗人崔珏《哭李商隐》一诗,其云:“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作者借崔珏之句赞颂杜斌丞彪炳千秋,成为后人自省自勉的典范。《哭杜斌丞先生》情真意切,词恳语愤,先言环境之恶,以显英雄之勇。血雨腥风,虎狼成群,杜斌丞先忧后忧,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催生者自省,使来者仰慕。全诗以哭为中心,将誉才、自省和哭才结合起来,由愤怒而赞誉,由赞誉而自省,由自省而哭吊,由哭吊而勉慰,情感拾阶而上,层层相生,深情绵邈,廓然宏大,深得杜诗之韵味。

        傅先生精研达诂,述而少作。其因杜斌丞事迹感召而入民盟,以《哭杜斌丞先生》敞心扉、见性情,见证了知识分子与民盟的心心相印与肝胆相照。其加入民盟后,也是殚心竭虑,为西北大学民盟和西北民盟的早期建设,贡献了大量心力。“徒资口耳惭投袂”的一介书生,因为杜斌丞先生,终于成了“桃李成蹊千载下”的行动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