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家三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尤其是她向父母亲和姐姐在书信里倾诉的爱情,十分可信。
■赵瑜
终于可以在简体字的书信里看到婚姻生活中的三毛。在给家人的书信里,三毛贫穷而快乐,她的爱情、牙痛病以及购买避孕药的生活细节,都像纪录片一样地展示给大家。作家三毛离世三十年以后,她生前的书信集《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在内地出版了。
在《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一书中,三毛呈现的是未成为作家三毛之前的形象,一个恋爱中的幸福女人,一个为了爱情在撒哈拉沙漠坚持了多年的女人。
荷西第一次在三毛的书信集中出现,是1974年1月25日给父母的书信中,此时的荷西已经到了非洲撒哈拉沙漠工作,给在西班牙马德里的三毛写信,让她也去。三毛在书信中让父母亲给准备三份证明文件,以便她和荷西在撒哈拉结婚。
第二天,三毛又给父母亲写了一封信,在信里,有这样的段落,介绍她与荷西的缘分:“七年前的荷西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每天放学了就去宿舍看我,当时我们常常出去疯,每个星期天早晨都去‘海盗市场’买鸟的羽毛,大街小巷玩得像疯子一样高兴。后来我交朋友了,他仍在找我。现在六年分开,再见他已是完完全全的成人了,学了特别的潜水技术,又念了海洋学院。”
荷西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发誓要长大了娶了三毛。这个梦想一直没有变。
在书信中,三毛这样向父母亲介绍自己的结婚对象荷西:“他是一个外表沉静而内心如野马似的孩子,跟我十分合得来,我们是自由自在的,婚后也不会过正常日子,但是我十分向往他的生活方式,因为此人有个性,懂得安排不同于常人的日子。”
这一年三毛31岁,荷西25岁。荷西在撒哈拉的海边工作,主要是潜水。
潜水自然是有危险的,三毛怕父母亲担心荷西的工作不安全,影响到两个人长远的婚姻生活。于是,在书信中,三毛向父母亲表达了她当时的人生观,是这样的:“我个性变了很多,将来的事不去愁烦,所以你们也不要烦。荷西去潜水,给他去潜,如果出事了,人生也不过如此,早晚都得去的,也用不着太伤心。”
不是每一个女性都有如此宽阔的认识范围和思想境界。可以说,三毛在异国他乡,用个人的生活经历,一点点地在拓宽着自己。
1974年4月27日,三毛给父母亲的信里,第一次介绍了她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情形,很糟糕。荷西一天外出工作15个小时,三毛很寂寞。最重要的是,沙漠里居住的人常来麻烦她。而且,没有淡水供应,竟然要用海水来煮饭,海水也是不定期的卡车拉过来,每一家人家都存几个大水桶。时间久了,水是臭的。三毛这样介绍土著民给父母亲:“这里的人太脏了,几乎百分之九十不知道自己几岁,也无法来往。”
然而,一个月以后,三毛也开始适应了沙漠的生活,在5月20日给父母的书信里,她描述了她看到的海市蜃楼的景观,是这样的:“昨日与朋友们去沙漠中开车奔驰,又见海市蜃楼奇景,忽然危塔孤耸,忽而城郭连亘,劈空而来,超拔可喜,忽而大风吹去,缥缈虚无,是空是色,然后返虚入浑,化实为虚,色皆相空,可谓天下奇观,恐怖之极。”这种特殊的生活体验,非在沙漠中长住才有可能看到。
不止是自然景观的丰富与多彩,还有,时间久了,三毛也学会了与当地人相处。淡水也开始有了,而且是免费的。蔬菜呢,每周一,摩洛哥的边界会开放,邻居家的小孩会来敲三毛的门,告诉她让她去买菜,肉也可以到驻地的军营中去买。三毛因为识字,所以替当地的居民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有时候,也会替他们算一下账目。这样的话,三毛便得到了当地人格外的尊重。沙漠里的生活让三毛很不舒服,所以,她时刻想要逃离。还好,有荷西爱着她。她在1974年9月7日给姐姐的信里夸奖荷西,说,比起世界上所有的先生来,他可以拿九十分。这分数已经相当高了。
也正是在撒哈拉沙漠的寂寞中,三毛开始写作。她的第一篇文章叫做《中国饭店》,投给了《联合副刊》,只可惜,发表了以后,荷西不懂中文,无法分享她的喜悦。三毛只好在给父母的书信里来表达她对写作的规划。1974年10月11日,三毛给父母写信,第一次谈到“三毛”这个笔名。她这样写道:“我九月二十六日寄出的稿子,居然在《联合副刊》十月六日刊出来,故事叫《中国饭店》,笔名用的是‘三毛’,不知道你们看见没有? 也许你们太忙了,不会注意到,我今天看见报纸,真是吓了一跳。荷西提水回来,我大叫告诉他,我们很高兴,可惜他不懂中文,这一点最是寂寞,他是外国人,不能懂得我心里所有的事,连我写的东西也看不懂,实在是很遗憾。”
依然是给姐姐信里,三毛真是一个夸夫狂人。因为沙漠里早晚温差大,所以,晚上很冷。三毛和荷西买了一个炉子。结果在生火的时候,三毛被烟熏得满眼通红。她十分懊恼,对姐姐抱怨说,这是什么鬼日子啊。然而,抱怨过后,一想到荷西对她的好,便又忍下了。在书信里,三毛这样写道:“这个沙漠真是教会了我怎么过苦日子,我一生在物质上没有如此苦过,但是有荷西,我可以撑下来。女人真是奇怪的东西,只要有个好丈夫,什么苦都甘心受,有时候我会抱怨,但是那是假的,心里没有太多的苦就好了,我仍是很幸福的女人。”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里,不知道哭了多少眼泪,这些泪水都化作了文字,所以,对一个女性来说,如果人生的经历足够丰富,那么,极有可能成为一个生活的描述者。三毛就是被一个沙漠逼成了作家。
然而,在《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这部书信集里,最精彩的,要数三毛与荷西所经历的一场战争。三毛和荷西抢到了机票,要逃离撒哈拉沙漠,然而还没有等到飞机起飞,摩洛哥的人已经进攻到了撒哈拉。1975年11月1日这一天,是三毛与荷西的纪念日,他们两个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终于又团聚。所以,在给父母的书信里,三毛称荷西是“世界上最最了不起的青年”。原因是,荷西不但将车子开了回来,还将他们在撒哈拉这些年积攒的全部家当都带了回来,三毛在信里激动列举这些物品清单:“他不但人来了,车来了,连我的鸟、花、筷子、书、你们的信(我存的一大箱)、刀、叉、碗、抹布、洗发水、药、皮包、瓶子、电视、照片……连骆驼骨、化石、肉松、紫菜、冬菇……全运出来,我连一条床单都没有损失。”
本来是不可能实现的,荷西开车到了军舰那里,本来是不给他上船的。但是,港口有一艘船卡住了,非潜水不能解开。荷西正好有潜水员证,就和军舰的领导商量,说,我下水帮你们解决问题,你让我的车上船。
于是便有了这美好的故事结局。《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是作家三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尤其是她向父母亲和姐姐在书信里倾诉的爱情,十分可信。她在书信里多次向家人说明生活对她的教育,以及她的改变。所有这些,都为她日后写作铺垫好了基础。
翻开这册三毛的书信集,会更加理解一个女性的成长史,以及她的生活对她的改变。三毛死于1991年,这册书中有作家三毛多次对生与死的探讨,她真是一个活得通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