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0月25日,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朱秀海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研讨会”在北京出版集团“想心空间”举办。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认为,朱秀海在军事文学、军旅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远去的白马》是朱秀海为当代军事文学领域贡献的又一部力作,该作品塑造的支前女英雄赵秀英,充分体现了中国女性在战争年代里个体生命丰富而复杂的经验,以及战争所带给她们的苦难与考验。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北京出版集团联合主办,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杂志社承办。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康伟表示,《远去的白马》是一部具有时代性、经典性和史诗感的原创文学扛鼎之作。这部作品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为取得革命胜利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决定性作用,并且以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雄辩地阐释,中国的革命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以人民为中心,也因此被广大人民由衷地信赖与拥护。
“在新时期文学创作当中,有三部作品我看过以后很长时间内缓不过来劲,其中一部就是秀海的《远去的白马》。”评论家汪守德从爱情、人性等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阐述,“小说最震撼的地方是对人性的挖掘,对人性的灼热和凉薄的表现,对历史的苍茫和清澈之间的书写,还有就是对真实和传奇之间的处理。赵秀英是一个仁者,又是一个智者,还是一个勇者,在各种环境下遇到各种难题,她总是有办法来化解,而且这种化解不是瞎编的,都有一定的生活根据,这个人物是这些年来文学作品当中塑造得非常成功、非常独特的一个形象。”
《远去的白马》是一部有分量、有思考的军事文学作品。小说以一匹驰骋沙场的白马为引子拉开故事的帷幕。白马的意象贯穿小说的始终,使整部小说文学韵味和精神内涵特别丰厚。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认为,《远去的白马》很好地运用了历史的辩证法,具有鲜明的历史意识,很好地处理了历史与故事的“实与虚”、战争残酷与人物情感的“硬与软”、宏阔历史与平凡百姓的“大与小”,以及传统与现代、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等关系,在真实事件和人物基础上用艺术想象和加工的手法,把一个女性百年人生的题材表现得非常完满。“我个人觉得《远去的白马》是能够体现文学价值和尊严的一部作品,是能够为当代文学赢得荣光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近期军事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评论家孟繁华认为朱秀海是一个有经验、有能力、有积累、有准备的作家,并盛赞《远去的白马》是一部杰作。小说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信仰有追求的女英雄形象,“这个人物和情节的书写是朱秀海在这部作品里面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