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百年庆典 十年寒窗 一本奇书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0月27日   20 版)

        《追梦》,蔡远方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20年4月,298.00元

        ■叶延滨

        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有着厚重的底蕴、多姿多彩的魅力和强劲的张力。近读蔡远方长篇史诗《追梦》,更增加了这方面的感受。远方同学十年寒窗结下的硕果《追梦》,是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真诚奉献的一件庆典礼物。信仰的美,主义的真,加之独到的艺术创作,成就了《追梦》这部臻于完美的作品。可谓一本奇书。

        一、百年庆典

        中国共产党人自“红船建党”,至今整整百年。百年风雨历程,百年披荆斩棘;百年信念不变,百年信心满满;百年飞速发展,百年成就辉煌。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幅美丽的人间画卷。如何用一支文化大笔,记录下这百年的红色印记,如何用一种文化样式使自己和读者互动,共同感知这惊心动魄的发展足迹,远方同学选择了他独特的文化方式——史诗。

        读罢《追梦》,感动于作者的努力和追求。

        文学创作虽是出于自我,但必须归于时代,应该承起平等的话语中,真善美的互动;实现以德治心、净化灵魂的人文目标。面对某些劣质文化的冲击,继承与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已成为关乎国运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个百年。诗人们庆贺党的生日,有很多作品问世。有长诗,有主题诗;有延安诗,有长征诗;有现代诗,有旧体诗;亦有传统诗人写出了精彩作品。但是,远方同学的这部长篇史诗《追梦》,是我所见的作品中,一部非常有份量的,而且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部精典作品。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依然风华正茂,其奥秘在于具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强大能力和魅力。远方同学饱读史书、饱读诗书,且融汇贯通,艺术渲染,富于张力。海岸远望船航行,桅杆尖尖驭东风;高山之巅眺朝日,光芒四射喷薄升;婴儿母腹乐舞动,亦然果熟争黎明;鲲鹏击浪扶摇疾,艨艟巨舰似锦筝。暾紫霞兮自东方,夜皎美兮色已虹;载云旗兮风卷云,紫贝阙兮誉北京;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中国梦,风卷处处友谊宫。

        如此美妙的词汇,在数千行的《追梦》中处处皆有,可信手拈来。既有传统文化精华,亦有现代词汇汇总,使读者惊叹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浪遏飞舟”,亦能享受充满乐观向上的“还看今朝”;革命理想与艺术感知浑然一体,倾情满怀,化为诗意,可谓精典。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精典,除了其深邃的文化意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所构成的坚实艺术内核,更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可以为时代文学艺术家提供展示才华的空间,受到时代读者的喜爱;书、诵合一,才能泛起文学作品的感知力、感染力、感召力。《追梦》在创新中传承经典,深入浅出、大俗大雅,将人民性与艺术性高度溶化;艺术的人民性,决定了艺术的生命力。《追梦》传递的信息是人民的、艺术的、正能量的,也希望不断修改完美,成为广为传诵的精品。

        二、十年寒窗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人生理想的实现要靠奋斗,美好生活的获得要靠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要靠奋斗。学有所长,术有专攻。作为诗人、文化学者的远方同学,几十年来,一直用手中如椽大笔,为祖国的昌盛富强奋斗着;为自己的热爱,为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终于,在他55岁那年,用《追梦》为自己的青春岁月,划上了一个亮丽的句号。

        远方同学家教书香,自幼背诗且过耳成诵。青少年时习中国戏曲编导创作,均有成绩。其作品《七品芝麻官后传》曾誉满京城,并获国内国际奖。之后,专攻文学创作、编撰。中华人民共和国图像日志和国家重点项目《全元诗》皆为主创(编),项目成果中皆有远方同学的墨香。自2005年开始酝酿,2007年起笔,至2017年完成史诗《追梦》4000行书稿,整整十年。春去秋来,寒尽暑至。十年寒窗苦,十年寒窗乐;十年方便面,十年结硕果。《追梦》是远方同学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为读者书就的一部青春的乐章,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谱写的一曲优美的赞歌。

        读《追梦》至此,笔者与远方同学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是不愿挥霍青春的人,愿用自己手中之笔,完成自己此生的使命。

        两千多年前,雅典神庙上有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 每个人只有认识了自己的创造力,人生才有价值。人类就是在不断创造、不断前进中去寻找、发现、认识和完善自己的。康德说过:艺术是与一切经济利益无关的愉悦现象。远方同学勤于读书,精于思考,远离“时尚”,拒绝浮躁,寒窗十年,耗尽心血,完成了这部有功于世,有利于民的恢宏长卷,善莫大焉?

        三、一部奇书

        在当今碎片化的时代,中国诗坛每天诗歌的产生量,相当于一部全唐诗,甚至超过全唐诗。中国诗歌网一天的访问量一百多万。在这样一种巨大的创作热情中,我们已经习惯于碎片化的“快餐性”阅读。《追梦》则不同。这是一部厚重的作品,一本“奇”书。

        在远方同学的《追梦》研讨会上,我做了题为《百年庆典 十年寒窗 一本奇书》的演讲。得到与会诸君的共鸣:刘亚洲先生称之为“好一部诗歌报告文学”;艾平先生说:“诗和远方,永远在新的意识中探索,展现新的艺术光芒”;王久辛先生说:“远方以个人之力,从宏观的民族复兴的高度与微观的新时代的人——该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去奋斗,展开了他个人的想象与创造”;石一宁先生说:“古典诗歌的七言形式,在远方笔下实现了现代转换,它的语言是当代的、平易的,但他也继承了古典诗歌的内在传统,除了诗句的整饬和音韵之美,作品还有大量的用典”……以上诸君如是说,皆为《追梦》称“奇”之处。

        时至百年庆典,诗人远方以诗歌为贺。远方同学以传统格律咏颂中华历史、中华英雄,亦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创造。《追梦》气势恢宏壮阔,感情奔涌澎湃。远方同学将七言联、七绝、七律、七言等创作手法,兼并于七古格律之中,以韵律讲究的中国方式、现代词汇、当代精神,为我们创作了一部好作品。音韵整敕之美,平仄用功之细,理念鲜明如炽,是古典诗词文化与现代诗词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一本难得的“奇”书。

        《追梦》为中、美双语版,创作时远方同学就立志向全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新时代的辉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诗人秉承着一颗热忱的心,为时代而作,为人民而歌,为全世界的读者而诵。希望读者同诗者一样,感知火热的生活,不负伟大的新时代。诗咏,和声在信仰的旗帜下;诗诵,飘荡着中华民族的万千气象,山高水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