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鲁迅的另类签名:隼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0月27日   03 版)

        ■姜异新

        1909年,留日归来的鲁迅到杭州两级师范学校教书。他在自己装订的《〈察罗堵斯德罗如是说〉绪言》译稿本的封面上,手绘了一个独特的图案,在几乎同尺寸大小的采集植物的记录本封面上,也画上了这个图案。(译稿本与记录本现均藏国家图书馆)这个独特的手绘图后来经常被误读为蜜蜂乃至火鸟,其实是隼。

        留学日本时,鲁迅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在《说文解字》中,“隼,鵻或从隹、一”,是一个“十”字加一个代表鸟雀类意思的字根“隹”,合之意为直接从空中猛扑而下的鸟,即鹰隼之类的猛禽。

        查鸟类学专著,隼形目包括所有的鹰类和隼类,隼科属中小型日行性猛禽。喙短而强壮带钩,身体呈锥

        状,两翼尖长,尾较长,为圆尾或楔尾。常栖息于林缘和开阔之境,飞行迅速有力。隼科中的游隼,在我国广泛分布,其腹部具有清晰的横纹,有时在空中巡猎,发现猎物后快速俯冲追击,甚至会伸出双脚“攥拳”击打猎物。还有一种红腿小隼,捕食前常有点头动作。这些特点都形象地反映在了鲁迅设计的图案里(下图依次为:鲁迅手绘“隼”;“隼”的金文小篆;“隼”的金文大篆):

        “隼”字的金文大篆、小篆写法,与鲁迅的设计非常相像,可见鲁迅是以之为底,稍加艺术处理。鲁迅手绘的图案里鸟的形象仿佛有一大一

        小两只头,大的头部眼目清晰,距离观者较近,小的线条简单,距离较远,仿佛用视觉暂留现象展现疾飞,确有神速勇猛之态。

        鲁迅在情感上是亲近狮虎鹰隼等猛兽的,甚至宁肯以身饲之,在《半夏小集》中,他如此写道:

        假使我的血肉该喂动物,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却一点也不给癞皮狗们吃。养肥了狮虎鹰隼,它们在天空,岩角,大漠,丛莽里是伟美的壮观,捕来放在动物园里,打死制成标本,也令人看了神旺,消去鄙吝的心。

        “隼”是鲁迅使用的笔名之一,寄托了希望、奋飞的凌云之志。鲁迅具笔名“隼”的首发文章为1934年9月30日作的《“以眼还眼”》,1935年又有七篇论“文人相轻”的杂文,均缀此笔名发表。1934-1936年间与友人台静农、郑振铎、徐懋庸、黎烈文通

        信,署名多用“隼”。

        由“隼”衍生而成的笔名还有“翁隼”,老健的鹰;“旅隼”,游击的鹰,这些笔名正是“迅”“卂”“迅行”“令飞”“神飞”等笔名的同义变体。许广平说:“旅隼和鲁迅音相似,或者从同音蜕变。隼性急疾,则又为先生自喻之意。”鲁迅一生书斋漂泊,辗转各地,在上海时所做杂文,还署过“旅沪一记者”“旅沪记者”等名。“旅隼”正似游隼,令人联想到搏击长空、深攻入敌、勇猛迅疾的战士。

        更有意味的是,“隼”与“迅”的发音在绍兴方言里是一样的,“旅隼”即“鲁迅”,听上去是一个词。在1927年8月17日致章廷谦的信中,鲁迅写道:“案迅即卂,卂实即隼之简笔,与禹与禺,也与它无异。”

        所以,“隼”的设计图案,是鲁迅早在杭州两级师范学校教书时便开始使用的另类签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