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历史学者提倡理性看待宋史热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0月27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丁杨)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历史学者张邦炜的《两宋王朝史》《宋代皇亲与政治》近日由汉唐阳光策划,郑州大学出版社再版,距这两本曾在中国史学界,特别是宋史研究领域产生一定影响的著作最初问世已过了二十多年。日前,张邦炜来到北京,与虞云国、邓小南、曹家齐、赵冬梅等历史学者座谈,就这两部宋史专著以及关于历史研究、写作等方面的话题展开探讨。

        《两宋王朝史》成稿于上世纪90年代初,首版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于1996年出版。这部系统概述两宋兴亡三百余年历史的著作,以扎实的史学功底、关涉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乏学术洞见以及晓畅可读的文笔等特点曾被当时的学界和读者所认同,对此后不少历史研究者、写作者颇有影响,至今仍有其学术价值和文本生命力,“全书从整体上把握宋代,章节处处点睛之笔,叙述中有辨析,故事中有道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邓小南对此书有这样的评价。

        《宋代皇亲与政治》首版于1993年,用作者张邦炜在该书“再版后记”中的话来概括,“此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宋王朝史》的副产品”,书中将研究和写作的视角细化到赵宋王朝的宗室、后妃等皇亲国戚以及为其服务的宦官等群体上,通过历史人物来分析宋朝政治制度,被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者虞云国称为“辨析切中肯綮,持论通达正大”。

        谈到近年国内兴起的“宋朝热”,邓小南认为,任何朝代的历史不是单纯需要弘扬的对象,而是一个研究对象,对待宋史也是如此,张邦炜先生的宋史写作,在复杂套叠中,鲜明勾勒出时代的跌宕盛衰,“三十万字篇幅能把两宋历史勾勒得那么清楚,其中不乏能点破问题的细节,也有环环相扣的讨论”。虞云国则从如何看待张邦炜的历史写作进而延伸到宋史研究者如何正确地向大众普及历史、宣传历史观,他表示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像历史学者赵冬梅那样,历史写作与公众演讲都具有历史底蕴,针对宋代历史多面向的复杂性;其二是推出一些既能适应大众阅读习惯,在学术专业圈子里也有影响的历史著作,“对于两宋史的把握,张邦炜老师的著作给我很大启发,文字轻松,评点到位,读者能从书中吸收到史学界对宋史的正确看法”,“三十年前的作品现在还有生命力,充分说明张邦炜老师对宋史学界的贡献”。

        作为史学后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表示,张邦炜这两部著作最初完成的时代,学术环境和现在有所不同,今天的史学研究收窄了,进入更细的专题,但这些专题都是从大关怀而来,小问题的研究能反观大问题。历史学者曹家齐对照《两宋王朝史》《宋代皇亲与政治》,觉得两本书可以互证互释,“看《两宋王朝史》的时候可能会对一些专题有兴趣,可以到《宋代皇亲与政治》里追索;看《宋代皇亲与政治》的时候,想看其他朝代怎么样,两宋背景怎么回事,又可以通过《两宋王朝史》印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