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少直接听到非洲文学的声音,特别是身在非洲的非洲文学工作者的声音。
理查德·阿里(Richard Ali)是尼日利亚律师、小说家、诗人和贾拉达非洲信托(Jalada Africa Trust)的总编辑。该机构总部位于内罗毕,是目前非洲最重要的文学团体和数字出版商。阿里博士还是帕雷西亚(Parresia)出版公司的联合创办人,担任过尼日利亚作家协会的宣传秘书,也曾在尼内政部工作,并为《尼日利亚人报》撰写国内安全、预防和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专栏。他出版有小说《记忆之城》(City ofMemories)和诗集《事物的痛苦与警觉》(The Anguish and Vigilance of Things)。
2021年诺贝尔奖揭晓后的第二天,中华读书报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阿里。
中华读书报: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得了诺贝尔奖,您为此高兴吗? 在您看来,这对非洲文学意味着什么?
阿里:听到这个消息,我极为高兴。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件大事,我很高兴看到它回到了非洲,授予了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让他的作品得到认可。我很高兴桑给巴尔和更广大的斯瓦希里海岸成了文学界、知识界瞩目的地方。过去这两天,我们看到他的作品获得了新的关注,我能预见到非洲出版商已经开始接洽他的经纪人,以便更好地用英语,以及豪萨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和其他语言的译本,将他的作品提供给非洲大陆的读者。我相信这对非洲本土出版商来说也大有益处。
不要忘了非洲是一块非常年轻的大陆,六成非洲人是二十五岁以下的青年。这意味着,目前有七点二亿人在库切1993年获得诺贝尔奖时还没有出生。我认为古尔纳的获奖意义重大,因为它为一块青春洋溢的大陆带来了一个高度知名的新作家,我希望出版商能通过各种语言、各种平台把他的书推向这些读者。
中华读书报:中国出版了一些非洲小说,如恩古吉、阿切贝、索因卡、库切、戈迪默、奥克里、喵·科托和奇马曼达·恩戈济·阿迪切的作品,但古尔纳的书还一本都没有。为什么我们对他如此不熟悉? 在其他地方也是同样情况吗?
阿里:我注意到,中国出版商往往选择出版已经流行的或人所共知的东西。在这一点上,这与出版“教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实际上无法展示出世界各民族真正的文学。非洲是一块有五十四个国家的大陆,不能简化为几十个作家,非洲的文学成果比获奖作品多得多。
我希望看到,以中文出版的非洲作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都能得到扩大,这需要中国出版商必须理解非洲有很多国家,例如,除了喵·科托,您所列出的那些作家都是讲英语的。法语国家和葡语国家的作家在哪儿呢? 这些国家、这些语言所代表的非洲文化,对中国人来说肯定也是有意义的,因为中国是世界大国。同样非常重要的是,这些国家也希望通过翻译来阅读中国文学。“一带一路”必须把文化也包括在内,这是一种双向的交流。
中华读书报:古尔纳教授是当之无愧的获奖者吗? 瑞典学院今年是否有来自非洲的更好选择?
阿里:他胜出了,所以在瑞典学院的评语中,他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你知道,我们作家嘴上说得多,几乎和我们笔下写得一样多,我们总会谈到谁该得诺贝尔奖啦,谁又被“忽略”啦,谁又被“冷落”啦。年年都是同样的话题,在非洲也不例外。我不知道还有谁在争夺2021年的大奖,但有些人是常年的宠儿——去世前的阿切贝,年复一年的恩古吉,还有村上和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等。事实是,该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就是瑞典学院决定奖励的那个人;别的诺贝尔奖项——化学、物理和医学奖也是如此。为什么我们老惦记着文学奖? 我希望看到更多的非洲人、更多的中国人得到别的诺贝尔奖项。艺术和文学是很重要,但科学才是让今天更美好的东西,它将以书籍和演讲无法做到的方式建设未来。
中华读书报:恩古吉教授八十三岁了,他还有机会获奖吗?
阿里:没人能确定,因为做决定的是瑞典学院。我肯定希望看到恩古吉得诺贝尔奖。他是我最喜欢的知识分子之一,因为他强调所有语言一律平等,从而以极大的知识上的严密,摧毁了帝国主义和媒体所创造的虚假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让欧洲语言享有高于其他语言的特权。每种语言都是人类上层建筑的表达,每种语言都为文化议会带来了独特的和不可模仿的东西。在贾拉达,在我们操持下,恩古吉的吉库尤语寓言《直立革命:或人类为何直立行走?》已经译入了将近一百种语言,包括周杭翻译的中文本。这堪称世界上得到最多翻译的短篇寓言。贾拉达这样做,是要通过推广语言和翻译,来向这位伟人表达敬意。事实上,我们将在下个月举办的《语言和翻译研讨会》,也将以恩古吉和他的作品为主题。
我希望恩古吉获得诺贝尔奖吗? 当然希望了! 可这重要吗?他一定要得奖吗? 当然不。恩古吉的赫赫威名,对他的非洲听众和整个世界来说,都是确定无疑的。
中华读书报:怎样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出版更多的非洲文学作品?
阿里:要加强出版业全方位的合作——从出版商、造纸厂到经纪人。必须增加从非洲到中国、从中国到非洲的文化大使,进行平等的经验交流。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非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所以两地人民对彼此有很多好奇,这超越了重大而急需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合作。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一个版权系统,让非洲大陆和中国的出版商、经纪人能定期会晤,买卖版权,就像欧洲的出版交易会法兰克福书展那样。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定期在中国、非洲或网上存在。最重要的,是它的存在,是对话和合作的开始,而不是限于铁路和一些知名人士的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