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9月25日,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人文社与鲁迅作品出版暨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作协、中国出版集团、鲁迅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社科院文学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众多鲁迅研究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回顾鲁迅作品出版史,探讨鲁迅的精神价值与学术影响。同时,人民文学出版社还举行“人文社鲁迅作品版本展”,作为镇社之宝的《鲁迅全集》的各大经典版本、《鲁迅译文集》《鲁迅手稿丛编》《鲁迅辑录古籍丛编》《鲁迅科学论著集》等珍稀版本纷纷亮相。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为了更好地整理鲁迅著作,当时的出版总署决定在上海建立鲁迅著作编刊社,专事校订出版鲁迅著作,并聘请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战友冯雪峰担任总编辑。1951年,冯雪峰又受命组建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首任社长兼总编辑,鲁迅著作编刊社于是迁移到北京,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成为鲁迅著作编辑室。
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自建社伊始人文社就致力于鲁迅作品的编辑出版工作。1951年秋,鲁迅的《呐喊》《彷徨》等20余种单行本相继问世,接着又出版了《鲁迅小说集》《鲁迅选集》两卷本,以及许广平、冯雪峰、许寿裳等多人回忆鲁迅的专著10多种。1958年底,推出多种装帧的10卷注释本《鲁迅全集》,之后又编印了10卷本《鲁迅译文集》,这是继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之后,全面系统整理出版鲁迅著作的第一个注释本,成为新中国出版史上的盛举。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70周年。70年来,无数的人文人为鲁迅作品的注释、编辑、出版工作殚精竭虑,恪尽职守。从积极参与1938年版《鲁迅全集》编辑、校对工作的王任叔先生,到主持鲁迅著作编刊社、起草《鲁迅著作编校和注释的工作方针和计划方案》并调集王士菁、孙用、杨霁云、林辰等鲁迅研究专家,主持与领导完成1958年版《鲁迅全集》出版的冯雪峰先生,以及后来的几代人文人,接着前辈的接力棒投入鲁迅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自1950年10月19日起,鲁迅著作的编辑出版尤其是《鲁迅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始终是一项国家工程。人文社作为这一国家工程的唯一的承担者,先后出版了1958年版、1981年版、2005年版三个版本的《鲁迅全集》,出版了《鲁迅译文集》《鲁迅辑录古籍丛编》《鲁迅科学论著集》《鲁迅大辞典》《鲁迅手稿丛编》等,这些图书既获得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等奖项,也赢得了业界以及广大读者的肯定与认可。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表示,对中国作家来说,《鲁迅全集》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和价值。他代表中国作协,对多年来人文社历代编辑,特别是老编辑家为《鲁迅全集》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所取得的成就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认为,《鲁迅全集》的收集、编辑、注释、出版、发行颇具传奇色彩,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希望我们能够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把它和中国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历史结合起来,凸显出鲁迅在中国社会、中国民众、中国政治、中国文化当中无法替代的、独一无二的巨大作用。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黄志坚表示,中国出版集团是中国出版业“国家队”,出版优秀图书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我们要从鲁迅身上汲取营养与力量,更好地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中发挥主体作用,更好地在记录文明进步、传承文化知识、提升国民素质中履行出版功能。
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陈漱渝说:“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引用率最高的,《鲁迅全集》名列第一;在文化学、哲学、艺术学、宗教学、历史学、自然科学领域,《鲁迅全集》引用率也是很高的。《鲁迅全集》是很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个拳头产品。”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表示,人文社成立70年来一直在做鲁迅著作的整理、编辑、出版工作。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人文社希望再次启动《鲁迅全集》的修订工作。“现在距离2005年版《全集》的出版已经过去16年,在这16年中,鲁迅研究又有许多新的成果、新的发现,我们期待能将这些新成果、新发现融汇到新一版的《鲁迅全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