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9月08日 星期三

    分类力荐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9月08日   09 版)

        【中国哲学】

        日本著名哲学家和辻哲郎在书中提出了“人类的教师”这一概念,用来指称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耶稣这般人物。和辻指出这些教师都有很好的弟子,他们宣扬和实践老师最卓越的地方,经过一代代层累式的叠加,一个伟大的教师形象凝结而成。“如果这么看的话,人类的教师,只能说是在长时间的过程中,因为无数人所怀抱的理想而被创造出来的‘理想人’的形象。”这构成本书的核心观点。在此基础上,和辻对《史记·孔子世家》的可信性、《论语》的语录特征等作了考察和阐释。和辻非专业汉学家,对《论语》文本的理解在一些地方或有不周之处,尤其第三部分所谓《论语》原典批判并不为学界认可,但本书独具只眼的精彩阐说时有所见,光芒四射——不能不说是一部富于启发性的孔子研究。

        【传记】

        据说在英语世界重印率最高的书籍中,《塞耳彭博物志》排第四位,是自然文学中的经典。对于其作者,后世却知之甚少。我们通常把他想象为一位隐士,一个天才,总之,是一个神化了的形象。本书作者梅比和怀特一样,也是博物学家和自然作家,在写作中,充分挖掘各种档案、信件、日记中与怀特相关的信息,并用有限信息拼出了传主的生命历程——其中绝少文学性想象、虚构的对话之类东西,整个文本平实、可信。梅比不是继续“造神”,而是“祛魅”,尽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可理解的怀特。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怀特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怀特的:他也为生计犯愁、为人际纷争而困扰;他谈过恋爱,却单身过了一生;他的朋友圈如何给他的事业以助力,等等。本书曾获惠特布雷德传记奖。

        【历史】

        作为举世闻名的东方文明古国,伊朗始终带有浓厚的神秘感,数千年时间长河中,它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如此广博、复杂,梳理和看清谈何容易。伊朗历史学者霍昌·纳哈万迪与法国学者伊夫·博马提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也坦承“书写一部新的伊朗史是很冒险的事”,所幸他们对伊朗历史有着多年深入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并以相对通俗的表达方式加以呈现。波斯文明、希腊文明、蒙古文明等古老文明在这部历史中碰撞、交融,十八个朝代的更迭,居鲁士大帝、霍斯劳一世、阿拔斯一世、鲁米等人物的登场,这个古老国度的历史如一幅长卷在书中展开。伊朗何以成为今日的伊朗,从这部讲述这个古老国度四千年历程的通史中也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日记】

        苏联外交官伊万·迈斯基于1932~1943年在伦敦担任苏联驻伦敦大使,在此期间,他写下大量日记。特定的历史年代,微妙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使得他任期内亲历或间接涉猎了一系列重要事件,除去日记的个人化内容,更有可观的对二战时期外交局势所波及人物和时间的记录,特别是作者与丘吉尔等英国政要的交往片段,生动、真实,有别于一般历史著述。本书编者英国牛津大学学者戈罗德茨基在这部日记已问世的三卷本、精简版两个版本基础上编注了中文版的原文内容,收入三卷本中有关中国、东南亚的所有文献并附有按语,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版本。这已经超越单纯的私人日记的意义,更像是一本精心编辑、注释的二战外交回忆录。

        【散文】

        塔渔浜,浙江桐乡西北的自然村,在无从细考的历史演进中形成,在2009年冬消逝,它的结局引人感叹,历史洪流滚滚而过,它的命运是必然。本书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在那里度过人生最初的十五年,他的乡土记忆由一只废墟上的供碗而起,笔下如开启闸门的河流,透过江南少年的见闻串起属于这个村庄的地理人文、山川风物、风土人情。那些带有典型南方潮湿气息的农事日常、邻里旧闻,那些岁时、禽畜、昆虫,和作者本人的回忆一起,平静、从容地在纸上流淌,映照出塔渔浜清晰的倒影。塔渔浜的消逝,在中国随时间流逝的城市化进程中或许微不足道,但对曾生活在那里的每个乡民而言就是一个世界、一个乡土社会的消失,邹汉明写下这些,让这幅江南乡村生活画卷存留在他细致、平实、得体的文字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