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8月25日 星期三

    五百年来最重要的一场图书大战

    本报记者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8月25日   04 版)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和该公司推出的金斗电子书阅读器。摄影:埃马纽埃尔·迪南

        《图书战争:出版业的数字革命》

        安迪·韦尔的小说《火星人》

        数字技术对图书出版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五百年来出版业生存的基础——以印刷书的形式对文字和图像加以包装和销售——从未像现在这样受到技术革命的挑战。快速而廉价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涌向出版商和零售商,动摇着他们代代相传的原则和信念。传统从业者和新入局者之间冲突不断。你看呀,关系到我们这个行业生死存亡的图书大战已经开始了。

        1

        五十五岁的剑桥大学社会学荣退教授约翰·汤普森(JohnB.Thompson)写出新书,题为《图书战争:出版业的数字革命》(Book

        Wars:TheDigitalRevolutioninPublishing),厚四百五十页,不久前由政体社在英国出版。

        汤普森教授利用大量案例、数据、图表和法律文件,说明技术革命的破坏性力量并非单一事件,而是由一系列的变化促成,最终导致了文化变革。

        他介绍了亚马逊网络书店的创立、金斗(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的推出、围绕谷歌图书馆项目的诉讼、自行出版的发展、有声书的流行、数字内容借阅制和订阅制的出现、报纸书评版的萎缩和读者打分的泛滥、电子书的进犯和印刷书的强韧、学术出版社和商业出版社不同的应对战略、独立书店和图书馆继续存在的价值、立法机构和监管部门的行动,以及出版商在手机和平板设备上对个体消费者注意力的争夺。

        另一本新书《英国工人阶级的知识生活》(TheIntellectualLifeoftheBritishWorkingClasses)的作者、德鲁大学教授乔纳森·罗斯(JonathanRose)8月9日为《华尔街日报》撰写书评时写道:“但凡有人对图书世界的转变感到困惑,汤普森先生都为他们提供了一份锐利、详尽,且不乏商业洞见的考查。”

        2

        这场战争带来了很多变化,但未必都是坏的变化。

        不久以前,差不多人人都以为印刷书已日薄西山,并终将为电子书所取代。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2014年,电子书市场达到了顶峰,但在美国的图书销售额中,也仅占25%,此后便迅速回落,目前稳定在15%左右,在西欧则只有大约5%。

        印刷书有其独特的优势——易于浏览,无需电源,而且皮实,哪怕掉在地上,拿起来照样看。

        此外,摆放实体书的书架在家庭中起着重要的面子功能——向来访者展示主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品味。

        市场证明,电子书也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在行业巨头亚马逊的推动下,如今美国绝大多数的畅销书,都会同步发行电子书版本。

        由于省去了昂贵的印刷、物流和仓储成本,电子书可以给出版商带来更高的利润率。

        甚至作者本人也可以自行制作、出版和贩售电子书。

        在《图书战争》里,汤普森教授讲了一个硅谷程序员怎样在网络时代,圆了自己作家梦的故事。

        此公名叫安迪·韦尔(AndyWeir),从小喜欢写作,但渐渐明

        白,当作家恐怕难以糊口,于是学习编程,做了程序员,一干就是二十五年。

        可他从未放弃当作家的梦想,所以继续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他写了一本书,投稿时却四处碰壁,“这是一个标准的作者苦斗故事,得不到任何关注——出版社不感兴趣,没有经纪人愿意做我的代理,就是没戏。”他说。

        安迪没有气馁。他把写作当成爱好,继续写下去。

        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纪初,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遍,安迪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在上面发

        表他写的短篇小说。他用十年时间,累积起一个邮件列表,上面是网站的三千个注册用户,每有新篇发表,他就给大家发一封邮件。后来他开始写长篇,写出一章,就在网站上发一章。

        有篇小说,以前往火星的宇航员为主人公,写他们遇到问题时怎么生存。读者非常喜欢这个故事,还与他切磋物理、化学或数

        学方面的技术细节,他回头再加以修改,完善。

        与读者的积极交流让他更加兴奋。他一章接着一章,直到写完了整部《火星人》(TheMar⁃tian),描写火星登陆小组遇到沙尘暴,被迫终止任务,抛下宇航员沃特尼一人在火星求生,历尽艰险,终于在中国国家航天局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联合救援下,成功返回了地球。

        不过,有读者告诉他,不喜欢在电脑浏览器上阅读的体验,他能不能把《火星人》打包成电子书?他能。他做了一个mobi格式的文件,放到网站上,供读者下载。又有读者说,不知道怎么把这东西放进自己的金斗。于是安迪就把《火星人》上传到亚马逊的金斗书店。他本来想继续免费,

        但亚马逊的政策不允许。他便选了最低价格:九毛九。

        让他惊讶的是,通过亚马逊购买的人比在网站上免费下载的人要多得多。《火星人》迅速登上了亚马逊的畅销书排行榜,排在科幻类的头名,并停留了很长时间。很快,它每天就能卖出三百份了。安迪很高兴,但也仅仅是高兴而已。

        接下来,意想不到的事发生

        了。

        4

        有一天,他忽然收到一位经纪人的电子邮件:“我想我们可以让你的书付梓,如果你没有经纪人,那么我有意代表你。”

        安迪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就在几年前,他还到处求告,给全国的文学经纪行写信,却没有一家看得上他。

        安迪当时还不知道,在五千公里之外的纽约,围绕着《火星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在出版巨头兰登书屋旗下的皇冠公司,有位科幻小说编辑。在平时的浏览中,他注意到好几个人提到了某本《火星人》,再一看,这本书在金斗店里排在科幻榜上的第一位,还有不少好评。他下了单,买了一份。虽然对书里的硬科学心里没底,可他还是很喜欢。他致电一位经纪人朋友,请他也看看。经纪人看了,也喜欢,尤其喜欢那些硬科学的文字,于是联系安迪,和他签了约。

        再说皇冠公司的那位编辑。听到经纪人的反馈后,他又把《火星人》发给了几位同事,请他们利用周末读一读。大家都很喜欢。于是一到星期一,他们就提出了一个难以拒绝的报价,抢先签下了此书。

        安迪不清楚幕后有这么多流程。“这也太简单了。”他说,“这比我现在的工作一年挣的钱都要多呀,还只是预付稿酬。”

        大约在同一时间,一家小型

        电影制片公司也在金斗排行榜上发现了《火星人》,并联络了安迪。安迪现在已经有经纪人了。他让人家和经纪人谈。经纪人找了专搞电影的合作经纪人,利用前述小制片公司的兴趣做诱饵,激起了大制片厂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兴趣。

        福克斯买下了电影改编权,宣布由大导演里德利·斯科特执导,大明星马特·戴蒙担任主角。

        兰登书屋买下的书,戴蒙要主演的好莱坞大片,经纪人这下更有的说了。他们开足马力,向外国出版社推销此书。没过多久,《火星人》就卖出了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权。

        书还没有上市,安迪就拿到了巨额的预付稿酬。

        3

        5

        硅谷程序员安迪·韦尔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那些个经纪人啦、编辑啦、律师啦、制片人啦,他谁也没见过,都是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在联系。

        他对自己说,“这大概只是个骗局吧。”可是合同寄来了,寄出方是合众国纽约州纽约市百老汇一七四五号兰登书屋。接着,预付稿酬的支票也到了。“这要再是个骗局,那他们也太笨了。”他说。

        根据出版合同,安迪从亚马逊撤下了《火星人》的金斗版电子书。皇冠对文本做了简单的编辑,发给多位知名作家,准备出版前的宣传。反响非常好。这进一步提升了编辑和销售代表的信心,从而使他们向大书店力推此书。

        2014年2月,兰登书屋版的《火星人》同时以硬皮本和电子书的形式出版,并一举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随后在榜六个星期。《华尔街日报》的书评说它“彻底令人信服……这样的技术流科幻水平,连阿瑟·克拉克都会自叹弗如”。

        (下转第17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