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在“磨”书稿中收获专业成长

    ——《给语文教师的 100个理性教学建议》编辑手记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8月18日   20 版)

        《给语文教师的100个理性教学建议》,张达红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20年3月,58.00元

        ■郑丹

        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领域是一个热度很高的话题,甚至可以说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取得专业发展,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风格之后很多通过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的形式将这些成果固化下来。教师在出版自己论著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升理论思考,形成体系,这是一个跃迁的过程,也是一种有仪式感的成长。而帮助教师们将这些教学思想以更好的状态呈现的,就是期刊社和出版社的编辑们。编辑正是在与作者“磨”书稿的过程中收获自己的专业成长。

        编辑工作是既繁杂而又细致的,对时效性也有很高的要求,而我作为一名在出版社已工作近十年的编辑,在年复一年的忙碌工作中也很少能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职业成长,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十年的工作状态总是处于完成了一本书,又马上投入另几本着急的书的编辑工作中。本文结合我在《给语文教师的100个理性教学建议》整个出版过程中的工作和心路历程谈一谈对编辑专业成长的体会和感悟。把本职工作带给我的进步和幸福感写下来,与同行分享,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和鞭策。

        一、合作缘起

        与张老师相识是在2019年的6月,彼时厦门已进入炎热的夏季,而我当时的工作状态也与天气一样,进入一年之中最有热度的忙季。张达红老师从教三十余年,是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首批教学名师,在福建省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已是有影响力的人物,之前也出版过一部专著:《理性教语文》。而我虽然满打满算也是编辑专业中有一定经验的老手了,但与张老师的资历相比,我还是个“小年轻”。

        我所任职的是一家大学出版社,主要出版大学教材和学术专著。每年六月正值教材忙季,我当时也有几种公共课教材正在出版的关键时期,且我这两年刚刚在公共课教材上摸出一点门道,正准备大展拳脚做几种叫好又叫座的教材。虽然此前我也做过几部中小学老师的教育专著,编书时我也时常感慨,在对待书稿的用心程度上,看似做重复劳动的基础教育的老师,有些还真是远胜过天天追求“高、尖、新”的高校老师。不过,钦佩归钦佩,此时我还是有点打退堂鼓,这不是我擅长的领域,也不是我的目标领域。而我每年只能做十几种书,真的要花十分之一的时间来接这个工作吗?于是我与张老师商量,问问她是否考虑其他在基础教育领域更加专业的出版社,电话里听得出张老师并没有这个打算,她还是想把这件事交由我来做。张老师联系我是通过友人的推荐,我不想辜负张老师和老作者的信任,而且我的小孩正在上幼儿园,我想既然书中都是写些小学语文教学的东西,我就当编书的时候也好好学习下,将来儿子上小学了,我也能比较了解他的学习。带着一点私心,我与张老师达成了合作。

        二、编辑专业的力量

        一说到编辑,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就是案头工作,觉得编辑就是文字工作,其实并不全是,

        编辑工作是“情”“智”的结合,想要编好一本书,不仅要有扎实的编辑基本功,更要有对书的全局提炼和把握,与作者有充分的沟通与共识的能力。

        张老师这次想要出版的是一部专著,她的教学主张是“理性语文教学”,书名暂定为《语文课堂的理性反思》。张老师发来的初稿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是对语文教学与理性思维能力的理论阐述;第二篇是“语文课堂的理性反思”(与书名重名了),多是教学随笔;第三篇是理性语文教学案例。虽然从书名到各章节的标题,无处不在体现理性,但我整体看下来的确有点吃力。全书结构合理,既有理论阐述,又有接地气的教学随笔、教学案例辅之,但全书整体脉络并不清晰,我感觉作者想要把太多的东西装进这本书了。这也是人之常情,大家总是依自己的逻辑想把好东西全都呈现,可是读者们并不一定买账,如果不能在十秒内吸引住读者,读者可能再也不会翻起这本书,那作者的苦心岂不是白费了?

        我在研读整部书稿后发现整本书中最有亮点、最具可读性的就是第二篇的教学随笔,但是张老师认为既然是专著,那必须还是要有点理论才好,只有随笔难免还是空泛了些,不够有深度。我俩经过几次交流之后,对书稿的改动达成了共识,张老师把第二篇的八章整合成“拼音与识字”“阅读与写作”“作业与辅查”“复习与考试”四章,每章又分为“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调控教学节奏”三节,原先的教学随笔也按照新的主题重新筛选整合,并把第一篇的理论依据主题合理地分配到这四章中,有的嵌在随笔中,作为理论提升,有的整合后,形成每章的固定栏目“拓展与思考”的内容。这样一调整,整部书稿的脉络就清晰了。

        张老师经过整理,以教学策略的可操作性和随笔的现场感为标准,一共精选出100篇教学随笔。我设计了几个书名,最后确定为《给语文教师的100个理性教学建议》,书名一看就很有实操性,能吸引基础教育教师,“100个建议”也很有亮点,增强了标题的索引性,适合碎片化阅读,同时也兼顾了张老师的教学主张“理性语文教学”。张老师很喜欢这个书名,我也非常高兴。我建议张老师每一篇随笔的内容也要言简意赅,不要落到学校生活的琐碎中。每一篇都是精品,这本书才更有价值。提炼后的每个建议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同时建议张老师的名师工作室可以做一个微信公众号,让这些建议发光发热。这个编辑过程,让我感受到,编辑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编辑是一个专业,而专业的水准就可以产生无可替代的力量。

        三、相互敬羡,“编”“写”相长

        在出版工作中,“编”和“写”是共生互补的,也是时时动态变化的。编辑和作者通过不断的沟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把书“修炼”得更好,这也说明编辑是有创造性的工作。从选题的策划到书稿的修改,以致图书最终印刷出版,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编辑的巧思。幸运的是,作者多是专业领域的佼佼者,编辑的过程相当于是和整个社会的智识阶层对话。但想要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必须对该专业有一定的认识,这也鞭策编辑要不断学习,才能与作者平等地对话,获得作者的认可,使出版工作高效进行。

        一本好书的产生是出版人与作者品格相互敬羡的结果。张老师与我的交流高效且愉快。她很尊重我编辑方面的专业,我对张老师的学识、勤奋也非常敬佩。教学与编辑工作一样,事无巨细,既要做事的工作,也要做人的工作。繁忙的教学之余,张老师还能积累形成这100个建议,实属不易。而我的工作是打磨这些好建议,使他们能让更多的老师一眼看见,让老师们看完能有更多的收获。书出版后,张老师告诉我有许多老师都说很喜欢这本书,看到书名和目录的标题就很想马上读,有的老师只是听说了这本书,但因当时网站还未开始销售,还托人来问张老师能否惠赠一本。张老师和我都很高兴,我俩的努力被认可了。

        四、主动追求编辑专业成长

        老师们经常称自己为“教书匠”,因为教学大部分时候都是在重复教某些内容。而编辑也常称自己是“编书匠”,因为编辑工作很多也是重复劳动,比如改错别字、统一格式体例等。但如果工作只是一味地重复,则永远走不出又苦又累的怪圈。

        编辑和教书一样,是一种常干常新的职业。每拿到一部新书稿,都要从书名、内容编排、装帧、营销策划等多个方面下足功夫。勤于思考,勤磨书稿,乐于沟通,把握每本书带来的编辑专业成长的机会。现在很多大型出版社编辑分工很明确,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各司其职,我却觉得策划与文编不可分离,只有更了解内容,了解这个行业的核心——专业知识,才能策划出更好的选题。

        编辑工作是一个很难横向比较的工作,因为每一种书都是独立的个体。一本书从交稿到出版,只有作者和责任编辑体会最深。而且,并不会出现一部书稿两个编辑同时操作,最终形成两个版本,再来评判编辑工作质量高低的情况。在这种没有横向比较的情况下,编辑要追求自己的专业成长,就要有更多的主动性,不能只追求没有错字、作者满意就好。出版是一种播种和收获可能相隔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劳动,这也要求编辑要沉得住气,认真对待每部书稿,做好常态条件下的家常书,做出编辑自己的品牌。

        五、享受编辑工作带来的乐趣

        对于作者而言,编辑就是“一条龙”服务,既要做技术——编辑加工,又要做业务——与作者联系、策划选题。由此可见编辑的工作是辛苦的,但编辑工作也有很多乐趣。首先,编辑的产出是一个相对永恒的凝固,是可以传承和回味的,书并不会随着时光流逝而过时。而且书是可见的工作成果,每每翻起自己的得意之作,编辑们都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其次,编辑在工作中可以接触各行各业的有才之人,你可以体会不同行业的工作,成为一个“懂很多”的人,而且因为工作,你与作者也可能成为好朋友。最后,当你做了一本好书,虽然不一定是畅销书,但也可能与某个专业领域引发共振,可以向这么多素未谋面的人传达自己的讯息,是非常幸福的事。

        回忆与张老师一起“磨”书稿的过程,我很感恩,感恩遇到了张老师,她对我非常信任,认可我对书稿“大刀阔斧”的改动,对我提出的修改建议总是很快响应,让我体会到了编辑工作的魅力。最近,张老师又将一部新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书稿交于我,她笑称这样她的理性三部曲也就出齐了。我仔细读了新的书稿,书中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也启发我反思自己的编辑工作,回顾与张老师的交往点滴,写下此文。愿无论已是教学名师的张老师,还是刚刚找到一点编辑门道的自己,抑或是正在看这篇文章的读者,都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创造、有乐趣,收获属于自己的专业成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