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维辉、真大成教授主编的《却顾所来径——汉语史青年学者访谈录》收录了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开展的系列学术访谈。这一系列访谈约请近年来在汉语史研究领域较为活跃的15位青年学者进行访问。访谈共设置了11个问题,涉及到一个汉语史学者成长历程的方方面面,有较为宏观一些的,如对汉语史学科的认识,也有具体一些的,比如论文的选题、写作及发表等。坦率地说,我很欣赏这一创意。因为以前这类访谈,更多地是由名家大家来讲,这固然更具有权威性和神圣感,但另一方面,讲者与听者之间年龄和资历距离过大,就缺少点切近感和亲和力。而这15位学者都有过读硕、读博的经历,以过来人的身份来讲,就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让人感觉听得进,够得上,学得来。道理如此,那么他们实际谈得怎样呢? 下面我站在年龄虚长几岁的一个学者的角度,谈谈我阅读的感受。
这些受访者除了年纪相仿,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相同之外,在个人出身、教育经历、研究方向、个性气质上都差异多多。毫无疑问,他们已有了一定的资历,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科研业绩,面对在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面对年轻于他们的学者,这些处于承前启后位置的受访者会以怎样的姿态和语气来讲述自己呢? 在读过本书以后,我得出结论: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直率与真诚。
在访谈中他们都没有炫耀自己,没有渲染自己发表了多少了不起的成果,承担了什么大项目,支配多少研究经费,获得多少奖励,成果有多高的引用率,进入了怎样的学者排行榜,受到了哪一级的重视,被怎样提拔重用等,也没有说填补了什么空白,超越了哪些前人。尽管我知道他们都有资格这样说,但他们都没有这样做,没有迎合这种时下甚为流行的浅薄浮夸之风。他们就跟真的坐在自己的学弟学妹面前一样,以温和平实的语气娓娓道来,讲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自己在学术研究中所付出的努力、所获得的认识、所走过的弯路,甚至谈自己曾经的困顿和迷惘,就像一个朴实的农民,不讲自己有多少收获、卖了多少钱、盖了怎样的房、变得多么阔,而是讲自己从播种、耕耘到收获的过程,讲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劳碌和辛苦,以及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他们都没有把访谈做成心灵鸡汤,没有以一个过来人和成功者的姿态,讲一些励志的空话和大话。他们冷静地告诉更年轻的学者,告诉自己的学生:他们从事的研究,即便是成果多多,也没有多少鲜花和掌声,没有成群的粉丝,没有打赏的钞票。他们需要忍受寂寞、单调、枯燥和失败。他们大都经历过选题的反复、写作的卡壳儿、论文的退稿、求职的挫折、申报项目的无果等等苦恼。
他们都是单位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和骨干,已经人到中年,有着事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面对现实,他们有清醒的认知,但没有抱怨没有叫苦,而是平静地接受,认真地面对。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文章,上不完的课,看不完的学生论文,有人还有繁重的社会工作,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宿命,无怨无悔。他们用自己热爱的学术研究塑造着自己,完善着自己。他们以不偷懒、不懈怠、不逃避、不服输的坚守姿态,启示后来者——敬畏学术,珍重选择!
在他们的话语中,没有金句,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哪句话能够让我热血沸腾,但在阅读过程中,总有些话让我不禁停下来,反复阅读,久久回味。下面略摘录几则,请读者和我一起来感受:
郑伟:批评前人研究的同时,也勿忘自己正踩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学术争鸣须怀抱敬意与善意。
梁春胜:我很庆幸自己身上一直有一种自由探索的冲劲和追求生命价值的韧性,前者让我追随兴趣,探索新知,永不能停歇,后者让我跌倒了能爬起来,绝不服输!
赵彤:对于某一个理论或体系,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理解它的论证过程,并亲自动手去实践,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它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不足。看到它的不足,才能激发出解决问题的愿望。
徐朝东:每个人(不仅仅是学人)都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毋怨。现在不少人每每怨气冲天,埋怨当下学术环境不好,埋怨学校制度的不公平,埋怨自己做的研究不被人认可,等等。我们改变不了大的、小的学界规则,不如放下心态,做好、做强自己的研究。
我相信,这些访谈对更年轻一辈的学者会有积极的示范作用。我们有理由期待,有这样一批年轻学者,以及在他们带动下成长的更年轻一辈的青年学子,汉语史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定能稳步发展、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