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官布扎布是一位有世界眼光的作家,这一点体现在他最新力作《人类笔记》的创作中。官布先生是蒙古族人,曾先后任职内蒙古文联和作协的主席,还是中国作协的全委会委员。他青年时从事蒙古语创作,写现代诗,是80年代蒙古族母语创作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汉语,达到了蒙古语、汉语兼通的优势,出版了长篇散文《蒙古密码》,传记文学《蒙古背影——萨冈彻辰传》,并重新翻译了蒙古历史典籍《蒙古秘史》,之后就有了这部40多万字的《人类笔记》。他一步一步,由蒙古族母语写作,走向双语写作,由对自己民族的爱,延展到对人类发展和命运的关注。
这是一个艰难的写作和思考过程。一个学者和作家,能够站在自己民族的角度,从民族出发,走向世界,放眼全球,关注整个人类的命运,是一个学者的胸怀和勇气,也是一个作家的使命。不少作家在一部作品的构思当中就不断与外人或朋友讲述,讲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而出版后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让人失望。这其实是写作的大忌。构思和写作是一个积蓄能量的过程,它不光是所谓天机不可泄露,而且是一个作家对创作的自信程度。在知道官布先生写一部大东西的时候,我几次试图获得一些信息,但都被他绕过了话题。我当时还不大理解,但是当真正看到文稿的时候,我震惊了。我理解了他对自己写作的自信和严谨的态度,还有一个作家在获得一个好的选题的窃喜,他要独自面对更广阔的历史,他要和整个人类对话。他要保持住自己的声音,以完整的独立的思考和写作,展现给我们崭新的官布扎布。
《人类笔记》从人类的起源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及联合国的成立。既有神话的猜想,又有考古的实据,官布先生以散文的笔法,沿历史长河追本溯源,直抵历史细节与真相。这是一部难得的梳理世界或人类历史、文化交融历史的巨作。以人类生存本能为基本需求,对生产资源的追求,其实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既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生存理想。而且这种对生存的追求,从新的角度淡化或者说剔除了种族、阶级之间冲突的观点,从生存的角度、融合的角度、世界大局的角度,以大的视角考察世界与人类的变迁和发展,这对我们国家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理解,都有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