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7月07日 星期三

    以木成家,以花乐活

    ——宋代花书记

    沈胜衣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07日   11 版)

        近年出了几本宋代花事专论,是可喜的现象。从中可见出,大宋花木是如何养成家国风尚,悦乐着人们的生活。

        宋,是中国古代几个国家、朝代的名字,最广为人知的是公元960年至1279年的赵宋(北宋、南宋)。此乃我近两年专注的、本文所谈的范围。宋之为宋,缘于宋太祖曾任归德军节度使,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那里是春秋时第一个宋国的故地,遂以此有来历的发迹之处取国号“大宋”。以上为简单的溯源,但我颇有兴趣进而“追本”,关于“宋”这一称谓的本义。查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宋,居也,从宀,从木。”由宋太宗御命整理此书的徐铉补记:“曰木者,所以成室,以居人也。”就是说,“宋”字的由来,是古人推崇木材为建造家居的主要材料;而在赵宋建立之初,则从官方权威的高度、从文字学术的角度定义了本朝的祝愿:以木表示人得以安居。这是一个天然带有植物隐喻的吉祥字眼,而宋代的植物产业,特别是实用性的木材、粮食和经济作物之外的观赏花木,其生产(农业)、消费(商业)和文化都达到高潮乃至顶峰,历来多有学者注意,在研究著述和古籍整理方面,都有不少成果,从中可见出,大宋花木是如何养成家国风尚,悦乐着人们的生活。

        其中,近年出了几本宋代花事专论,反映人们越来越聚焦这一题目,是可喜的现象。

        姜莉《花卉与宋代社会生活》(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一版),此书篇幅不大,但体例精当,分类明晰,虽浅近但较全面。它“从皇室、士大夫、百姓三类人群生活中对的花卉运用进行考察,以获得对宋代社会生活更为深入的认知。”三部分下面再细分,涉及园林、节庆、栽培、市场等方面,尤其是对两项宋代突出的花文化:花卉簪戴,三类人各有专述;花卉谱录,也有专节,可谓能突出重点,简明到位。

        吴洋洋《宋代士民的“花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2月一版),该书名并未完全反映其宏愿,作者其实是要通过宋代花事,“探讨宋人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领域所呈现出的‘审美化’转向”。中国人的生活审美化,是从宋代开始定型的(这是两宋称为我国文化史高峰的一个例证),在宋朝既是士大夫社会、又是平民时代的交互影响下,世俗人生出现精致化倾向,花就是其时优雅生活的一大表征。

        由此出发的论述,令该书具备一定深度。首先介绍的是宋代普遍簪花的风尚,从当时突出的男子簪花讲起,记宋人以花修饰身体,兼及相关文化现象,如仕与隐的心结矛盾问题。这一章颇为深入,值得重视。以下由食花讲到饮食文化风尚,由花与交游讲到文人生活,以及讲花与生活空间等。尤其最后第五章,“拒绝遗忘:体验的反抗”,从这个角度写花文化,很独特,作者指出宋人对花的欣赏,和大量花卉谱录、文艺作品对花的记述,是因“宋人想要用‘记忆’来对抗‘消逝’”,“是审美体验为拒绝‘遗忘’而做出的反抗。”——此论甚可品味,读之(包括全书其他内容,也包括引用的宋代诗文史料),很获增益。

        这两本是研究类的专著,而合集方面,最近出版的《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三联书店,2021年1月一版),其中扬之水《平凡器物中的人间清趣》,既谈名物,也由此反映“日常化的宋代花事”,以作者长久沉浸该领域的学养与情趣,谈得温雅婉约,胜义纷披。按:相关内容,在扬之水《宋代花瓶》(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2月一版)的书名同题篇及《宋人与花与香与瓷器》等文也有类似展示,一以贯之的文字优雅,内容扎实,细节动人。

        顺此,略记前人非专集的“宋花”论述,以见相关研究的发展(包括为前述两书打下的基础)。只限于我手头所有,而且书题点明涉宋、并有这方面明确章节者,按出版时间为序:

        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一版),宋史名家的全面专著,在论述“商业性农业、经济作物”时有《养花业的发展》等专节,虽内容不多,但应属此题目在当代的开山之作,对后来论者影响深远。

        林正秋《宋代生活风俗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10月一版),有专章《宋代的花卉文化》,总论“花市”“花卉著作”“花朝节与花会”等,分论多种花卉的宋代情况。前一部分不如后一部分铺展得开,但价值在于较早搭起了宋代花卉研究的框架。朱瑞熙等《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一版),有简略的《簪花》一节。尚园子等《宋元生活掠影》(沈阳出版社,2002年1月一版),有《宋代的花朝节》等简要“掠影”。汪圣铎《宋代社会生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一版),有专文《宋代种花、赏花、簪花与鲜花生意》,是学术深度的文史论述,内容重要,后来很多书也参考了该篇。方健《南宋农业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一版),其中园艺业一节中的《花卉》,与其他经济作物等内容一样,深厚广博,所论“看花与簪花”“种花与卖花”等,比他书要深入和广泛,且广引宋代诗词为证,写得正如宋人头髻斜簪花之摇曳美态,读来甚喜。

        美国艾朗诺《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4月一版),有《牡丹的诱惑:有关植物的写作以及花卉的美》一章,以一种花作深度探讨,如“苏轼对于牡丹作品的处理”等,是学院派风格的论述。王莹《唐宋国花与中国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一版),从诗词的“国花”意象切入,并运用花卉谱录等文献,探究中国文化精神。其中对“花之人格化”、以及花谱之盛这些宋代显著的特色都有专论。梁志宾《风雅宋——宋朝生活图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年9月一版),从宋代男子簪花说开去的《花样年华》一节,收集案例、分类、述源流等,内容比较丰富。邵庆国主编《宋代科技成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10月一版),是较好较全面的集萃介绍,在“农业农说”部分有花木内容,以及花卉果木的谱录等汇述。

        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一版),有简略的“鲜花”一节。张全明《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中华书局,2015年12月一版),有《两宋的植被环境研究与林木花卉文献》专节,是他书所不及的全面而专业的成果。吴钩《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一版),有《宋人爱插花》篇,比其上一本书的内容充实了很多,而且特色是配以相关宋画,较为直观。施锜《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年7月一版),如书名所示的独特研究,所述包括宋画中的花草,如涉及簪花的《时间与画中的植物:“四时花”与“一年景”》等章,细密渊博,写得有破案之趣。郎国华《岭海生名粤——宋代广东经济九章》(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一版。按:早年以《从蛮裔到神州》的书名出版过),有《花:“人竞买戴”》一节,简述岭南花事。石润宏等《唐宋植物文学与文化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19年3月一版),其中《唐宋植物文化论丛》部分多篇论文,但真正涉宋代花卉只有《论陆游词中的植物意象》。魏华仙《宋史拾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7月一版),有专论《专业化与商业化:宋代的花卉种植业》,以及谈宋代花卉的“商品性消费”“实用性消费”等,内容较专而全,纷繁可喜,但对前人借鉴也较多。

        以上诸书,是从经济、农业、艺术、社会生活等角度的研究,从文学角度的新书则有:

        冯娜《唯有梅花似故人——宋词植物记》(江西美术出版社,2019年10月一版),是分述出现在宋词中的数十种花木的文艺小品。有些文史硬伤,如谈梅花妆,似乎作者没分清那是南朝时刘宋、而非赵宋的故事。但也不乏美致与启悟,如说在宋人那里,茱萸不再背负实用主义的功用,只是一种审美对象。这让我想到:宋代一方面对植物高度人格化(梅花便是这样),另一方面又纯取审美主义(橘也是这样,书中指出,宋人已脱离了屈原对橘树的理想人格塑造,甚至只单纯欣赏橘的花)。

        这方面也有些前人著述,亦简记如下(选择标准同前,但按类型而不按时间排序):

        王芳芳《簪花的少年郎——宋词里的爱情与年华》(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一版),也是女文青风格的赏析之作,总的内容如副题,但亦有正题所示:“赏花”一节,特别其中《头上花枝照酒卮》,就是专门讲宋词中的簪花。

        黄杰《宋词与民俗》(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一版),有专章《宋词与花卉民俗》,搜罗大量文献、典故对几类花草词作介绍,尤以“梅词”论述深入全面,颇有助后人。李懿等《宋代民俗诗评注》(巴蜀书社,2011年8月一版),有“花卉草木类”,选诗数量和评点文字虽不多,但颇见融会贯通的深厚学力,与上书同为古代民俗文学的佳作。萧翠霞《南宋四大家咏花诗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5月一版),述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的咏花之作,并及宋人写花(含花卉谱录)的背景、多种花卉象征类型等,是很精深的论著,写得不错,读之多有收获。

        ——这些“宋花”之论,从不同层面展示宋代植物文化之盛,并揭示背后的“造极赵宋,赫赫辉煌”,此正如萧书其中一节副题采用的杨万里诗句,是“一路山花不负侬”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