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7月07日 星期三

    王安忆陈思和品读马华女作家黎紫书新作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07日   02 版)

        本报讯6月26日,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主办的“一个盲女与一座马来小城的故事——黎紫书《流俗地》新书发布会”在多个平台同步直播,作家王安忆、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浙江大学教授翟业军与《流俗地》作者、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黎紫书,围绕长篇小说《流俗地》以及日常生活与精神向度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黎紫书是马来西亚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作家。《流俗地》以马来西亚锡都,被居民喊作“楼上楼”的小社会拉开序幕,讲述其中市井小民的俗务俗事。小说以跳接时空的叙事手法,为各个角色穿针引线,每一短篇看似独立却又连续,这些小城人物在生命狂流里载浮载沉。

        王安忆用“顺畅”“诚恳”“感动”形容《流俗地》的阅读体验。王安忆说:“我没有想到阅读那么顺畅,能够那么影响到我的阅读情绪。这个故事首先非常饱满,还有就是很完整。对海外作者、对马来西亚作者,对中国大陆作者都是一个很好的榜样。黎紫书那么诚实地写作,叙事的逻辑和现实、生活状态的描写是那么诚恳,而且有趣味,很感动。”王安忆认为,马华作家在写作上吸收了更多现代主义的写法,理论的、思辨的东西多,相比较而言,《流俗地》回归写实主义,能够发现一些日常生活的趣味。

        陈思和表示自己在这部小说的叙述中看到一个民间的社会。这个民间社会跟国族世界不同,它有自己认知世界的方式,但往往是被遮蔽的,作者选择让盲人银霞去洞察,是非常好的角度。小说通过银霞和细辉双重的回忆交错叙述这个故事,用一种民间对社会的感知,用黑暗世界对社会的感知叙述,很有新鲜感。

        《流俗地》是黎紫书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相比较上一部《告别的年代》,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认为,《告别的年代》更注重小说技巧,新作回归写实主义,显示出作者更多的自信。陈思和也有相似的评价,“我觉得《流俗地》是很有气象的一部小说,用比较抽象的说法就是很大气。它的内容没有《告别的年代》那么复杂,但是这个故事发展当中有很多空白,就像中国传统的留白,读起来有很多思考的余地,很多回响,所以我觉得紫书这部小说写得更好更成熟。”      (夏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