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开展了“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作为其中的重点剧目,《山海情》不仅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更形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山海情现象”。
2020年以来,扶贫题材成为一个新的创作热点,但如何真正地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真实反映和艺术呈现这一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是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山海情》以具有生活质感的人物形象塑造、朴素的现实主义风格、斑驳逼真的场景和故事呈现,在表现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的同时,显示出美学的追求和感染力,实现了主题表达与审美呈现的统一。海南出版社有限公司策划推出以《山海情》为底本创作的小说,不仅可以让我们重温剧集中感人至深的片段和温暖人心的瞬间,而且可以让我们在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中感受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历程,感受在社会嬗变过程中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挣扎与奋斗。
脱贫攻坚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民生工程,不仅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也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实现“一个也不能少”的公平目标做出了中国贡献。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好,而且也要讲好。《山海情》正是深度挖掘脱贫攻坚事业中的中国故事的成功实践。小说沿袭电视剧紧扣时代脉搏、关注时代洪流中人民的喜怒哀乐的主题立意,书写了福建与宁夏之间二十多年山海连心、东西协作对口扶贫的时代史诗,诠释了闽宁两地干部群众在苦难面前不屈服,不放弃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坚韧向上的精神力量。书中的故事从1991年延及当下的中国,从涌泉村到金滩村到闽宁村再到闽宁镇,一路衍变,对应着我国近30年来扶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其中的题材几乎可以涵盖中国脱贫攻坚道路的全部内容:东西协作、移民搬迁、生态建设、发展生产、养殖种植、劳务输出、技术引进、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让扶贫故事不再是模式化的扶贫干部带来新理念、新技术,而是实实在在的困难与克服困难,我们也更能体会扶贫工作中的不易与艰辛。
这部作品不仅把曾经的亲历者,也把无数富足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带回历史现场,去见证了一段苦尽甘来、创造未来的奋斗史。西海固那段真实的人间奇迹,呈现的是时代的纹理,传递的是时代的声音。整部作品没有为时代加“滤镜”,也没有流于表面的歌功颂德,更没有回避移民扶贫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普遍个体的复杂心态,而是通过基层普通小人物切入,以扶贫干部马得福为主角,串联起上级部门领导、基层扶贫干部、贫困群众、科技扶贫专家等人物群像。从蹒跚前行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些人物每一天都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每一天都走得那么艰难却那么坚定。从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扶贫工作真实的难,也可以看到西海固村民们为了美好生活所进行的奋斗。闽宁两地干部群众在多年对口帮扶中建立起的如亲人般亲切的深厚情感,感染和打动着所有人,也启发着我们去思考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个时代的。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部记录时代变迁、展现历史风貌的“史诗性”作品,不仅成为一段特定的历史进程的记录,而且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美学魅力。相比电视剧,小说具有更丰富的生活呈现、更深刻的人性描写和更开放的意义表达,不仅是对电视剧影像的文字改写,更是一种新的艺术表达。小说阅读所产生的那种意义的深厚感和意蕴感,无疑是对电视剧观看的直观性、流动性的巨大的补充。希望无论是电视剧的观众还是小说的读者,能够喜欢这种“观看”与“阅读”互补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