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

    珍妮特·马尔科姆:把新闻变成艺术的人

    本报记者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6月23日   04 版)

        著名的美国记者和作家珍妮特·马尔科姆(JanetMalcolm,右图)因肺癌不治,6月16日在曼哈顿的长老会医院去世,享寿八十六岁。

        她为文艺名刊《纽约客》撰稿长达五十八年,因鲜明、大胆和准确的风格广受尊敬。

        她终生痴迷于对人性弱点、官方记录或人间佳话的解剖。她的新闻作品结合了精神分析和法医式的穷究缕析。

        1990年出版的《记者与杀人犯》(TheJournalistandtheMur⁃derer)借助实例,透视了记者与罪犯建立关系,听信其一面之词,甚至合作出书的伦理困境。

        在这本书中,马尔科姆写下了一个在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专业的学生中极其著名的开头:

        每一个不是太蠢或太自以为是的记者都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在道德上是无法自辩的。他是一种自信的人,利用别人的虚荣、无知或孤独,取得他们的信任,又无情地加以背叛。想那轻信的寡妇有一天醒来,发现迷人的男青年和她所有的积蓄都消失不见,同样,在非虚构作品中同意受访的人——在文章见报、图书上市时——也会得到一个惨痛的教训。记者们根据各自性情的不同,会拿出各种说辞为这背叛开脱。浮夸的人谈言论自由和“公众知情权”,无才的人谈艺术,知道羞臊的人则嘟囔着说,他要养家糊口。

        这本书被视为对所有记者

        的攻击,因此同行说她自我憎恨,但很多有名的小说家欣赏她的直言不讳。

        马尔科姆也是传记家,写过大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思和特德·休斯的传记。可她对传记作家们也没有口下留情。她称他们是“职业窃贼,闯进别人家里,打开他深信装有珠宝和钱的某些抽屉,洗劫一番,带着战利品扬长而去”。

        她还写有《精神分析:不可能的职业》(Psychoanalysis:TheImpossibleProfession)和《弗洛伊德档案》(IntheFreudArchives),对俄国文学和《绯闻女孩》亦有深入研究。

        2019年,她出版了新闻特写集《没人在看你》(Nobody'sLookingatYou,右上图)。《泰晤士报》为此所刊书评的标题是《在珍妮特·马尔科姆手中,新闻变成了艺术》。

        这本书以旅美中国青年钢琴家王羽佳为封面。马尔科姆为她“无私”的着装风格辩护,并由衷地赞美了她那以难以匹敌的高超技巧,以及或优雅从容,或热情洋溢,但几乎总是恰到好处的台风:

        她演奏时,由于躯干的重量和脚趾踩下踏板的动作,而使大腿外涌,看上去腿肉庞然,近于肥胖,可羽佳是个非常苗条的女人。她的背裸露着,上面勒着细细的带子。她形同女施虐狂,或驯兽师的助手。这个半裸的、穿着虐待狂高跟鞋的女人,她是来驯服这一曲野兽的。听话,听话,贝多芬!

        珍妮特·马尔科姆本名亚娜·维内罗娃,1934年生于布拉格,五岁时为逃离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随精神病医生父亲移民纽约。她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嫁《纽约客》的百老汇剧评家唐纳德·马尔科姆。丈夫1975年去世后,她再嫁《纽约客》主编加德纳·博茨福德。第二个丈夫去世于2014年。

        张艺译马著《记者与谋杀犯》2014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我们希望这本书能有一个新的译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