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6月16日 星期三

    提升博物馆体验的“他山之石”

    欧建成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6月16日   10 版)

        《博物馆体验再探讨》,[美]约翰·福克、[美]林恩·迪尔金著,马宇罡、戴天心、王茜、霍菲菲、刘渤译,欧建成译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4月第一版,79.00元

        一

        2021年季春时节,“春气奋扬,万物皆感气而生”。作为“中国科学技术馆译著系列”之一,并挹注了中国科技馆五位译者大量心力的《博物馆体验再探讨》(The MuseumExperienceRevisited)中文版,历时三载有余,诸多磋磨、数易其稿,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付梓面世,为经历了世界范围新冠肺炎疫情大考而刚刚复苏的博物馆界,奉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作为《博物馆体验》(1992年出版)一书的修订版,《博物馆体验再探讨》由两位作者——约翰·福克(John H. Falk)、林恩·迪尔金(LynnD.Dierking)——在原书的基础上,本其累加凡70年的博物馆研究与实践之经验汇集而成,堪称二人数十年如一日,将之以勤、贞之以恒的总收获。与原书相比,新作不乏增其未备和益以新创之处,更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正所谓“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此外,在集成自己经验的同时,两位作者更“美人之美”,旁征博引众多其他研究人员积岁累月研究成果的最新数据和信息,终至“百川派别,归海而会”,成就这一博物馆领域不可多得的、“美美与共”的扛鼎之作。而作者这种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坚守和努力,本身就非常令人钦佩。

        观众的博物馆体验,与博物馆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是博物馆界永恒关注的研究课题。既然时代环境和社会发展是一个新新不停、更迭相酬的过程,宛若滚滚长江东逝水,那么对博物馆体验的理解和认识,自然也如希腊先哲赫拉克利特所言,“濯足激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而必须与时代同流,革故趣时以取新。《博物馆体验再探讨》垂数十年而迄于蒇事,其目的正在于此。诚然,按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观,实践无穷,认识也无穷,理论创新更是永无止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中的很多新观点和独到见解,经过近年来国际博物馆领域实践的检验,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也有进一步讨论、发展和丰富的空间,也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发展以至无穷”这一规律,这是不言而喻的。

        基于这种考量,正如本书两位作者所言,“在此次重新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尽最大努力去吸纳博物馆业界大量新的研究,同时适应博物馆如今所处的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大环境”。应该说,本书是两位作者在其《博物馆体验》出版发行20多年之后,面对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博物馆尤其是科技博物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景象以及新挑战、新机遇,对于博物馆体验原有的许多理念、本质、目的和价值等的重新审视和深切省思,是博物馆经营理念和观众体验的一次最新呈现,旨在“对博物馆体验进行简洁而又全面的概述,引导人们深入思考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复杂互动”。有鉴于此,我们有充分理由确信,这部既有学理探讨、更有务实案例的著作,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经验和未来的展望,对于我国博物馆事业在新发展阶段的运营与发展,当为开阔格局、广远视野的重要范本,同时也是我国博物馆专业人员特别是新进人员一本不可多得的兼顾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入门书,允宜人手一册,悉心研究,应时运用。

        二

        作为本书的译审,在整个成书过程中,我曾对原著和译文三复参校、数度循诵,个别章节甚至亲自进行了重译,从中受益可谓匪浅。至今读之,仍亹亹而不倦,感觉本书在照顾到了与原书的连贯性以及问题的逻辑性和关联性的同时,至少也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新意和启迪:

        一是从全新的视角将博物馆体验的内涵和外延分别进行了深化和拓展。本书作者虽然用“学习的情境化模式”去架构本书,并按照时间线——从一个人想去参观博物馆的举心动念开始,到实际的参观过程,再到参观结束后——去组织书中的讨论,但同时提醒读者注意,博物馆体验如同生活本身,个中充满迂回曲折、循环往复的复杂性,并且所有情境彼此或重叠或融合,因而不可以简单地将博物馆体验理解成为一个线性过程,也不要认为它可以泾渭分明地划分为几个情境模块。基于此,作者把观众的博物馆体验从以往的“在馆参观过程当中”,向“来馆参观之前”和“结束参观之后”的两端作了延伸,并据此得出结论:“博物馆的参观体验过程开始于正式参观之前……不仅包含了观众与展览、活动、网站和解说材料之间的互动,还包含了观众与员工、自己团队内的伙伴和其他观众之间的互动……博物馆的参观体验在参观完成后并没有结束,而是会延续到观众之后的生活经历中。”

        此外,本书作者还认为,与大多数博物馆专业人士不同,观众普遍将博物馆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展品展项、教育活动和解说材料等等对博物馆体验十分重要,而且所有“非内容”的方面,比如停车场、洗手间、礼品店和餐饮服务,都影响着观众的博物馆体验。为此,博物馆应该努力为观众营造一系列相互促进的、直接影响其博物馆体验的情境,而这就意味着“餐饮、安保、零售、展览、营销、项目、策展、教育和行政岗位的人员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制定博物馆的目标,确保观众的体验效果”。

        二是建议博物馆针对不同类型的观众,提供分众化科普教育服务。作者根据人们参观博物馆的与身份相关的不同动机,将观众归纳为七种常见类型——探索者(Ex⁃plorers)、导览者(facilitators)、专业人士/“发烧友”(Professionals/Hob⁃byists)、寻求“体验”者(ExperienceSeekers)、“充电”者(Rechargers)、虔诚的朝圣者(RespectfulPilgrims)以及寻求“关联”者(AffinitySeekers),进而提倡各地博物馆之间相互协同、加强合作,因应这七类观众的不同参观动机、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学习需求和关注焦点,帮助他们从所在地区的众多博物馆当中选择出最符合其生活方式、休闲取向、价值观念和身份相关需求的博物馆进行参观,并与观众相向而行,营造出一种“能够在博物馆的需求和计划与公众的需求和计划之间搭建起有意义桥梁的博物馆体验”。与此同时,作者鼓励各馆敢于“挑战博物馆作为权威而观众作为学习者的传统观念”,以观众的需求、兴趣和体验理论(而非以博物馆为中心的对展览和展品的看法)作为出发点开展工作,使自身“与其所在社区的结构和真实需求进行充分、有意义的关联”;甚至可以采取“共同创造”的展览研发方式,面向所在社区开放策展权,使公众更有意义地参与博物馆展览的策展过程,从而由文化的“被动消费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毕竟,“在21世纪,博物馆不再享有居高临下决定公众应该接受什么的‘优势’,也不能期待(通过)一种方法、一种说明牌和一种体验就能满足所有的人;成功的博物馆将是那些明白如何与观众发展长期的、有意义关联的博物馆”。

        三是对“博物馆门票收费是否会成为观众参观博物馆的障碍”这个长期以来困扰博物馆界的问题进行了客观深入的分析。基于大量的案例分析,作者认为,对于今天的大多数观众而言,“参观博物馆最主要的‘成本’不是金钱,而是时间”;门票费用无疑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它本身极少成为人们是否参观博物馆的唯一决定性因素”,盖因与交通费、餐饮消费(有时候还包括住宿费)等主要费用开支相比,门票费用大约只占观众参观成本的17%。最典型的例子是英国,过去十多年间,英国政府拨出专款,资助大量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使得总体参观人数翻了一番,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同样是这些博物馆,实施免费参观政策之后,低收入群体的参观人数在一段时期内确实有所攀升,但是很快就跌回到之前的水平。这一典型案例,对于我国博物馆特别是科技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极具参考和借鉴意义。

        三

        过去一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世界范围大流行及其对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多方面带来的冲击,全球博物馆界经历了当代最严重的危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2020年全球博物馆平均闭馆150天,观众数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即便在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的我国,全国5788座博物馆去年累计服务观众仅5.4亿人次,与2019年12亿人次相比,何啻天渊!

        面对由于新冠疫情而加速演进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个国际博物馆界都在重新思考和定义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如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遭遇危机和逆境时知耻而后勇,在疫情之后致全力于恢复与重塑,这是各国博物馆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今年5月18日,适逢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围绕“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这一主题,中国博物馆界以主场首都博物馆为中心,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中国科技馆也举行了“数字古籍,汉典重光”海外古籍数字化回归暨古籍数字化平台发布仪式。是日,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阿尔贝托·加兰迪尼(AlbertoGarlandini)以视频方式向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致辞,指出“我们需要锲而不舍共筑创新精神……通过创新文化体验和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持续不断地推动(博物馆)数字化”。

        毫无疑问,数字化是博物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一种有效方式,与实体博物馆相比,数字博物馆没有围墙,24小时不闭馆,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通过相关技术的运用,数字博物馆可以有更多的表达和呈现方式,并与观众产生更强烈的互动。此外,数字博物馆还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多灵活、有趣和“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进而更有效地达成其使命。

        “欲变世界,先变其身。”这是圣雄甘地的名言,也是《博物馆体验再探讨》两位作者在书的末章对国际博物馆界的期许。后疫情时期,唯有在博物馆运营和观众体验方面与时俱进地调整和更新观念,以全新的视角创造新环境、采取新技术、运用新方法、植入新理念,才能有效增强博物馆自身的竞争力,并有效发挥博物馆的文化张力与效力。

        在通往二十一世纪成功博物馆的漫漫旅程中,期待《博物馆体验再探讨》成为您的忠实伴侣和“神助攻”。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副馆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