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商务印书馆迎来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丛书出版四十周年。自创建以来,商务印书馆一直秉持“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历史使命,以出版事业践行向全社会进行知识普及和传播的文化责任。商务印书馆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选题和出版规划,秉持精选、精编、精校理念,中西贯通,在文、史、哲、政、经、法等全学科领域,均有大量学术经典丛书面世,被誉为“学术出版重镇”。自改革开放以来,商务先后出版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和“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等。
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世界各国学术名著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1905年,首次出版了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则交给商务印书馆“以翻译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为主,并出版中外文的语文辞书”的出版任务。在建国初的17年,商务组织翻译出版了300余种学术译著。改革开放以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于1981年正式开始结辑出版,主要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流派的代表作品。所选择著作均是人类文明开启以来各个时期,各个时代不同民族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已经达到过的精神境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这套丛书一直起着开拓视野、文化互鉴的作用。四十年来,这套丛书影响了几代人,至今已出版了19辑,近850余种的规模,堪称中国现代出版史上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学术翻译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汉译名著,是应时代之需、文化之需;是推动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习总书记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所选之书,立场观点不囿于一派,学科领域不限于是一门,皆为文明开启以来,各时代、各国家、各民族的思想文化精粹,代表着人类已经达到过的精神境界。汉译名著“努力维护文明多样性,不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系统译介学术经典,引领时代思想,加强文明互鉴,促进外来成果转化,为本土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为推动中国学术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以高质量出版助推文化建设,是商务人代代相传的事业,也是商务印书馆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重任所在。张元济、陈云、茅盾、郑振铎等商务印书馆前辈始终怀揣文化救国的理想,抱持“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使命,立足本土,放眼寰宇,以出版为津梁,沟通中西,为中国、为世界奉献最富智慧的思想文化成果。改革开放以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立项出版,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邓小平同志表示:“这个工作很重要,需要用几十年的时间。除了组织国内人力进行翻译,还可以在英国、日本、西欧分别成立编辑部,组织外籍华人和华侨中的学者进行这一工作,订立合同,稿费从优。”胡乔木同志对丛书工作关怀备至,曾亲笔作书写道:“祝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编辑出版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译校编者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值得全国学术界、知识界和读者的深切感谢。”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汉译名著出版工作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一代代出版工作者不负国家和民族的嘱托,励精图治,组织翻译出版了850种经典名著。
四十年中,随着社会经济和知识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为适应读者需求多样性,除了品种规模的持续扩充,汉译名著的产品形态也在不断创新。201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120周年之际,汉译名著推出了珍藏本和分科本,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在2018年“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和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展览”两个年度重要展事中,作为主题书墙整体陈列展览。商务还对一些中间品种进行了整合,以“大师文集”形式出版,如《卢梭全集》《海德格尔文集》《托克维尔文集》《亚当·斯密文集》等。此外,汉译名著大部分品种实现了电子书的销售,“汉译名著图书馆”等数字化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中。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出版和传播,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将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文明素养、道德水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汉译名著的出版事业必将继往开来,书写好时代的答卷。
(本文作者为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