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6月02日 星期三

    “万里走入胸怀间”

    安丽哲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6月02日   08 版)

        最近收到刘锡诚先生寄来的著作《田野手记》,联想起近几年内他陆续寄来的《民俗与艺术》与《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讲演录选》等著作,我不禁有些感慨,刘先生在耄耋之年,还能如此勤奋,实在令我们这些后学汗颜。这本书由35篇田野笔记组成,记录了刘先生工作以来,约60多年间田野采风中的见闻与感受,读起来非常轻松,而且又能在不经意间看到祖国美好的河山,体会历史的沧桑,感受时代的巨变。如果让我讲对这本书的印象,我想主要可能是以下三点,浓重的历史感,挚诚的爱国心,深厚的人文情怀。全书行文中的每句话,每个字都深深体现了刘先生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的储备,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百姓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的关切。

        这些田野笔记的时间段本身跨越比较大,同时刘先生在写这些笔记的时候,经常对所见所闻都进行历史性的追溯。因为我国的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流传下来的各种文献也浩如烟海,就地方志来说,连续编纂达两千余年且自成体系,给我们今天的文化研究留下了宝贵资料。刘先生深知这一点。传统的人类学往往研究的是无文字社会,所以在进行田野调查并撰写田野笔记时,对于历史文献往往不是特别重视。而刘锡诚先生在《田野笔记》一书中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献的重视,他将文献联系田野实践的这种撰写思路是我们尤其值得注意与学习的一点。

        从文中我们还可以深深感受到刘锡诚先生对国家的挚爱,这也显示了他作为一个胸怀天下,心系人民的知识分子的情怀。文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祖国山河的赞叹和喜爱,以及他对每个地方百姓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的关注与思考。

        在这本田野笔记中,还可以看到了很多人物,有很多有名字的,如奋不顾身地从大火中抢救《格萨尔》的资料本,为藏族文化事业立了一大奇功的徐国琼;将歌词逐句翻译过来,还能译得很有诗意的锡伯族才子忠禄先生;蹲在墙边,津津有味吃着羊肉串的作家武玉笑等等。此外,刘先生还记载了在田野经历中遇到的匆匆过客,他们没有名字,但是他们会是我们在田野工作中总是会碰到的一类人,如在《勒布采风手记》一篇中提到的,那位哭泣的复旦大学毕业的年轻文书,由于常年处于大雪封山的工作环境中,无比艰苦的生活加上难以想象的孤独使得他在一位从远方而来的朋友面前控制不住自己而嚎啕大哭。即使在田野中碰到不如意的尴尬,刘先生也总是用豁达的态度,并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在漫长的田野生涯中,不会总是遇到热情的朋友,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经常会有挫折和尴尬。不过,无论热情的还是冷漠的过客,最终都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记忆。

        此外,这本田野笔记的时间跨度很大,也见证了一个民族民间文化研究者在田野考察中考察条件在数十年来的变化,也数次令我震撼,如在《遥望西宁》篇中,提到了首次通车的北京到西宁的火车在乐都等县域停车时,刘先生等人曾经到湟水河里舀水喝;在《日喀则和萨迦采风记》一篇中提到了在1965年9月初的拉萨,没有宾馆,没有公共交通工具,人民币还未通用,仍在使用银元的状况;在《唐布拉采风手记》一篇中,刘先生提到了那个在草原毡房度过的难以入睡的夜晚。刘先生往往以非常喜悦的心情描述自己在田野中获得的宝贵的资料,然而我们不可忽视的是这背后的艰辛,没有做过田野的人恐怕很难体会,在极端贫困地区能有一辆车,一匹马,能找到个容身之所,能有一口饭,能够安全顺利返回是多么不容易。可以说,支撑刘先生走遍千山万水,克服艰难险阻还能保持乐观心态的,恐怕就是一颗深深热爱祖国民族民间文化的赤子之心。

        《田野手记》,刘锡诚著,上海文汇出版社2020年1月,30.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