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5月12日 星期三

    分类力荐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5月12日   09 版)

        【历史】

        不识细菌和病毒,没有疫苗,古人如何抗疫?为何中国古代没有诞生真正的医院?华佗曾为曹操施行开颅手术、为关羽刮骨疗毒吗?……疾病一事,人生中难免要面对,也应该是构成历史的重要内容。本书讲述历史上的疾病和医疗,举凡重大瘟疫、防疫抗疫措施、古代医疗系统、长生药与政治、性病与青楼文化、华佗和中医外科术、名人的疾病……都有涉及。作者是医疗社会史专家,曾著有《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等专著,但本书却着意面向公众写作,选择有趣的话题,采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生动的故事,非常可读、好读(虽然略显庞杂、零散)。从书中可以读到,疾病,曾一次次影响帝王的生死、战争的走向、国运的盛衰——我们读历史,真不可忽视疾病这一个重要的因素。

        【非虚构】

        李霖灿是对中国西南边疆民族艺术、中国传统绘画极有研究的中国艺术史学者、民族学学者。本书集中收入他在1940年前后写作的文字,主要涉及他年轻时自湘西到云南步行的见闻与思考,其中颇多对当时黔滇沿途风土人情的记述。作者的专业身份使然,这些文字(亦配有多幅速写、照片)侧重对各地历史文化遗存、民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记录。本书包括由《大公报》于1940年在香港出版的《黔滇道上》原文,另收入李霖灿的步行日记,这部分文本与港版《黔滇道上》内容相对应,此外,书中还收入关于作者当年为国立艺专“边疆艺术考察团”所撰调查报告等文章、本书编者(李霖灿之子,文化学者)李在中对港版《黔滇道上》的补充文章等,这些文字更为全面地呈现出这位中国艺术史大家的田野调查视角与艺术眼界。

        【长篇小说】

        “我坐在码头上,太阳像一张薄薄的纸垫在屁股下。”故事发生于一九七二年五月,在大雨弥漫、麦子发酵的五月,十四岁少年王厚平在码头边左顾右盼,在庄舍与镇上间游走返还,在交织缠绕的队史、家族史间出入流连……以个体细微纤弱之记忆,以日常或者非日常的若干故事碎片,作品铺写了一个少年的成长精神史,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宏阔酷烈。这是王尧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写作中,王尧几度陷入困境,几度搁笔,充满野心,亦有犹疑,历经多年,终于完成。“‘我’想重建‘我’与‘历史’的联系”——但这并不容易,“我”在变化中,“历史”亦暧昧不明、变换难定。作品里,一个批评家对小说艺术的理解,一个学者的学养和思想,一个散文家对语言的偏好和摸索,都清晰可辨,颇值称道。

        【长篇小说】

        在日本侵略东南亚的背景下,1941年12月,马来西亚婆罗洲砂拉越未能幸免,此后的三年零八个月当地人陷入浩劫,本书即以此为时间、地域背景,将历史、传说融为一体,用带有魔幻色彩的笔触讲述那段不堪回首的南洋华人历史。作者张贵兴生长于砂拉越,此后定居中国台湾,他的作品多以故乡为题材,本书是他搁笔17年后,经过情绪酝酿、素材积累、技巧打磨的爆发之作。从历史厚度到小说语言,再到对战争、人性、国族认同的思考,对华语写作表现形式、文本力度边界的拓展,这部长篇都堪称这位当今华语文学重要作家之一的代表作,其中对于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物的叙写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此作问世后陆续得到红楼梦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大奖、花踪文学奖马华文学大奖等重要华语文学奖项的肯定。

        【儿童文学】

        这部长篇童话以一个名叫“刚刚好”的小湖为缩影,以最后一只上岸的小蝌蚪“留留”的成长生涯为主线,书写了小湖生灵与乡村人家的生活交织故事,塑造了一个万物共存、温暖和谐的伊甸园。人与自然融洽无间、人与万物并育共生的理想境界得来不易。在该篇童话中,对理想生命状态的坚持和守望,在人与动物重新发现和激荡内心之善美的过程之中,乡土重回山高水长、万物和谐的乌托邦田园世界。

        相较于小河丁丁之前的“少年西峒”系列的乡土传奇,该篇童话作品更着意于描述一个生灵与人和谐共存的世界,更意在解读大地孕育的生灵们有着怎样的情感和自洽的逻辑,洋溢着诗意、灵性、和谐的人文氛围。值得一提的还有小河丁丁的文字。想象天真,新鲜又奇特,充满了孩童般的发现与惊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