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4月28日 星期三

    中华文化的价值纲领与符号美学读本

    王敏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4月28日   10 版)

        《黄河、长城、大运河、长征论纲》,韩子勇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49.00元

        近日新读由韩子勇主编,周泓洋、祝东力副主编,任慧、李静、鲁泰光、刘先福等撰写的《黄河、长城、大运河、长征论纲》(以下简称《论纲》),深受教益,对黄河、长城、大运河以及长征精神这四个既是实存的文化空间,又是意象、符号以及对中华文化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文化记忆纲领,具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论纲》选取中华文化形态中最具代表性的“黄河”“长城”“运河”“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文化代表性的文化符码进行阐释。其中,《黄河文化论纲》结合“家天下”“宅兹中国”“民族团结”“类亲缘共同体”的文化精神主脉,综合大量实证文献,深入浅出地论证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千年的历史流变与现实经验中谱写出一曲中华民族的伟大史诗;《长城文化论纲》结合大量文艺作品的叙述,梳理其作为中华文化的诸多符号,从经验与超验层面如何发挥其重构天下、界分农牧、护卫通路、“一览天下”的功能;《大运河文化论纲》则从其作为世界开凿最早、航程最长的运河,具有悠久历史的事实出发,概括指出其在表征文明中国上善若水的文化追求方面的记忆功能;在《长征精神论纲》中,论者重述了中央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各路红军总计六万五千余里的革命长旅,如何与共和国的历史记忆同频共振、激越人心。

        与此同时,这部书为中华文化价值确定了一份由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运河文化与长征精神所构成的,对新时代的当下中国乃至未来的中华文化发展图景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行动纲领。《论纲》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大运河文化”“长征精神”的价值特点,使读者能够参与到对这些代表性的中华文化要素作为共同的集体记忆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的观察、省视与认同中去。其中,《长城文化论纲》论证了“长城文化”作为历代以来中华民族融合的象征、作为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地标,如何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中国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深化中华文化符号的建构等时代功能;《黄河文化论纲》系统概括了“黄河文化”所具备的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不畏命运”、“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等民族品格与精神,探讨了在新时代如何通过更具有创新性的“黄河故事”的讲述引领文学艺术创作的精神向度;《大运河文化论纲》则论证了“大运河”在历代作为“水道”“商道”“世道”,如何代表了中华文明“道济天下”的文化价值观念,并建议通过数字化、标识化等新媒体手段保护并利用其内蕴的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发挥其在新时代的价值功能;在《长征精神论纲》中,论者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结合建党一百年的征程,联系党情、国情和世情,认为长征智慧是指引中华儿女迈向新的时代目标的精神富矿与历史财富,指出长征精神所包含的特定历史时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理想主义情怀以及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精神是一种指引中华儿女克服逆境、追求真理、敢于胜利、敢于拼搏的精神遗产,并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提出了合理建议。

        从文化符号审美的角度理解这本《论纲》,还可以将其视作一部充溢着中华文化符号审美的知识结构、文化文本与理论读本。其中,《黄河文化论纲》指出,“黄河”流域是奠定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结构的自然基础,它所涉及的中华文化如何审美看待自身与他人、世界乃至宇宙的关系所形成的“天圆地方说”、“大一统”思想、“天命观”从古至今如何深刻地作用于中华儿女的“伦理”观念;《长城文化论纲》则梳理了大量文艺作品中“长城”意象所承载着的凝结故土之思、成就英雄之举、寄托家国情怀的审美功能;《大运河论纲》的美学价值在于其反映了中华文明运通南北、文传千年、通达乐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脉搏,这一章节通过对“大运河”文化的审美解读,所分析出的中华“士人文化”“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文化特质令人印象深刻;《长征精神论纲》结合大量文献,论证了“长征”精神所凝结的非凡智慧、超越韧劲、崇高理想,如何向全世界展示了以中国共产党为先进文化代表的中华儿女所具备的人类理想精神的“新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黄河、长城、大运河是十四五规划中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内容,长征精神的价值提炼更是献礼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的心血之作。这四份论纲的结语部分,诸位论者均结合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工程的建设对黄河、长城、大运河以及长征精神如何结合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创新载体形式、丰富传承内容、开拓宣传对象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建议。这使得这份沉甸甸的记忆手册、行动纲领、美学读本,不仅有历史的厚度,更有现实的温度。正如该书主编韩子勇先生在前言中所言:“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十几位学人,面对高山仰止的大题材、大主题”,历时一年,撰写出一部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书,树立起一部中华民族的文化丰碑,意在“爝火引巨光,求更多如椽巨笔的加入与呼应”。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