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与愿景提出以来,丝绸之路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丰富拓展,相关主题图书层出不穷。近日读丁方著《丝绸之路文明启示录》,感受颇深。此书在溯源古代文明互动、倡导东方文艺复兴以及普及人文历史知识方面均有突破尝试,不失为同类题材创新之作。
一、对丝路起源及文明历程的学理探究
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镌刻着民心相通、文明互动的历史脉络与走向。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有着多种命名,如玉石之路、黄金之路、象牙之路、香料之路等,它不仅是贸易通道,也是“传道之道”,轴心时代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经由这条线路沿途传播、相互影响,构建起人类文明的骨骼经脉。作者从史学、美学、文化、艺术等多方面溯源“一带一路”倡议的学理内涵,追寻丝路文明从最初的经济、民生流通互惠到文化、文明交流互动的演变脉络。
理解当今“一带一路”倡议的纲领和行动方案,前提是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存在价值。首先是对丝绸之路的溯源。早在上古时代,东西方——主要是指从东亚到地中海,就已经展开了频繁的贸易活动,而这种贸易活动的大背景则是人类迁徙史。“丝绸之路”的称谓最早由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以中国经西域与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上主要的贸易产品丝绸来命名这条路线,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李希霍芬认为,丝绸是这条路上诸多货物中最有价值的品类,因为它既呈现出货币价值,同时也体现了人文价值,能够把某种动物吐出的“丝”变成与人肌肤相亲的衣物——文明载体,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再往前追溯,罗马帝国时期最著名的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其著作《博物志》中称中国为“塞里斯国”,“塞里斯”系希腊语“丝绸”的音译。对于当时的西方人来说,丝绸实在是太神奇了,即使是博学的老普林尼也只能推测丝绸是生长在树上。凯撒大帝的华服、帕提亚人的军旗,之所以令人惊艳、震撼,皆因丝绸织物在当时举国罕见。丝绸以其华丽的光泽、柔滑的质地彰显穿着者、使用者的身份,贵族们视如珍宝,趋之若鹜。为获得中国丝绸,罗马商人不惜斥巨资购买。
依循作者的大历史视角回望,人类文明史就是欧亚大陆上各种文明的发生史与交流史,正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密切交流,在这片沃土上诞生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轴心时代五大精神文化高峰,它们自西向东分别是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在当前推动全球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之际,我们更有必要对轴心时代的五大思想文化高峰进行整体回溯,从中汲取精神资源,探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二、对东方文艺复兴理念的知性畅想
作为一名执教多年、画作丰硕的艺术家,丁方并未满足于案头书写和绘画,而是研究与实践并重,本书即为其学术思想的一次集中表达。
本书首章第三节“轴心时代与东方文艺复兴”开宗明义,援引了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思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及先秦诸子百家。不同国别的先贤哲人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根基,也一直影响着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然而尽管关山阻隔,从华夏到希腊,轴心时代的文化仍有其相通之处。
作者在东西方比对中慨叹:中华先民对神山圣湖的体认与景仰,奠定了民族心理与精神气质的深层结构。那是一个与中华民族迁徙史密切相关的时代,先民们从大山大水中一路走来,锤炼锻造出《山海经》、“昆仑神话”等神话经典。古人以对山、水的崇敬为起点,溯源祖先迁徙印迹与生命记忆的图景,今天我们在“高山仰止”“高山流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等言简意赅的成语中,仍能体会到智者先贤对山水的认知与景仰。山水体验延伸演绎出的家国概念,表达了人类对母土的眷恋与情感。无论是李煜“三千里地山河”的哀怨感怀,还是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意描绘,皆源于此。
丁方认为,中国文艺复兴,其“本”应为东方大地之本,其“源”应是中华民族迁徙之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文艺复兴”“东方文艺复兴”,实际上是同样事物(论点)在学理层面上的不同表述,它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地域文明走出、积极参与世界文明——即“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的决定性转变,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有待于我们在践行过程中去逐步体认。
三、对丝绸之路人文历史的通识普及
此书体现了大历史、大地理与美学艺术相融合的叙事风格,在展开学术探究与思索的同时,作者运用博闻强识的知识储备,串讲了一带一路沿线的历史常识,其中不乏征战、兴替、经贸与宗教往来的诸多往事,使得文字突破了学术的藩篱,兼具可读性、普及性。
有别于小众化的专业研究论著体例,种种传奇故事的穿插描述,增添了全书阅读乐趣。譬如通过从莫高窟乐尊开窟到交脚弥勒菩萨的细节描绘,体现不同的宗教、文化、艺术在“各美其美,和而不同”氛围中和谐共存;同时说明敦煌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既充斥着异域文化进入西域、中原的印记,也不乏中土文化逆向传播的因素。又譬如亚历山大东征将典型的希腊化圆雕形式带入东方世界,为这片土地上的雕塑摆脱平面束缚注入动力;同时期各大轴心文明的兴起,使人们超越了早期图腾崇拜而趋于理性思考和关注灵魂救赎,思想与精神的跃升,恰恰是人们对摩崖石刻进行深度开凿的依据。
不同地域文化通过碰撞融合而形成新的文化艺术形态,展现出典型的丝路文化特征。除了犍陀罗佛像艺术现象,还有其他诸多实例,如南朝遗存的墓前瑞兽(麒麟、天禄、辟邪),既是一段典型的丝绸之路故事,又是一方法王留给后世的美学印记。
全书以启示录体例和历史叙事为视角,佐以文明沧桑变迁、文脉薪火传续的古今遗存图谱,宏观形象地勾勒出丝路沿线文化地貌,堪称一次全景视野下对中西文明纵深融合的文化艺术导览。也正因为此,这部书又像是洋溢着作者东方文艺复兴情怀的游记文集,视角大开大阖,时而立于苍茫昆仑之巅,通览古今之变;时而踏上昔日使者跋涉之旅,听闻沿途轶事;时而跟随王者征战、僧侣巡游,感知东西方文明和艺术交融的摄人魅力。
《丝绸之路文明启示录》编排成书历时三年。编辑过程中,责编在最初的纯文字原稿基础上,遴选增补了六十余幅图片,配图基本覆盖每节版面,使读者获得更为丰富的形象和视觉体验。此外特别征得旅意艺术家洛齐先生授权,将其丝路笔记系列水墨作品作为贯穿全书的设计元素,其神秘而富有诗意的表达,与本书主题、行文美感相互衬托。封面装帧为体现丝路主题,选取丝质布纹艺术纸,以抽象的丝路交集线轴与具象的文明符号相点缀,线条交汇处的错落繁星,恰似历史长河中不灭的文明之光。书名中“丝绸之路”四字系作者挥翰题签,雄健遒劲,一如全书笔力文风。
全书横贯中西,铺陈古今,仿若一曲文明融汇的交响乐章。了解过去,是为了体悟今天、造就未来。只有整体读懂丝路沿线各文明单元发生的历史事件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做到以史为鉴,并对人类社会未来走向做出明智判断,这是作者撰写此书的初衷所在,我想也是本书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