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周溯源、赵剑英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术自传》,感慨颇多,深受教育。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集中研读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学术自传,虽年逾古稀,却充满了好奇心,巴不得一口气读完,以尽快了解他们的事迹;又常常为他们锐意进取、执着追求的精神所感动,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他们为什么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现有6个学部。学部委员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获此殊荣的是各个学术领域中的佼佼者和领军者。这套书按学部分为六卷八册,269万字,共收录了140位学部委员和荣誉学部委员的学术自传,绝大部分由委员亲笔撰写,仅有13位委员因各种原因无法写作,由他人执笔。这些文章写得有思想,有感情,有深度,有文采,展示了各自独特的人生历程和学习历程,深厚的学术素养,勤奋的治学精神,杰出的学术成就。读罢其文,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这套书集中展示了社科院丰硕的研究成果,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证明中国社科院不愧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思想库智囊团,将会使更多的读者了解社科院。这是一套宣传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书。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这在每一篇自述里都有充分的反映。1977年5月,党中央决定把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哲学社会科学部划分出来,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仅此一举,足以证明党中央对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仅迎来了自然科学的春天,也迎来了社会科学的春天,书中对此有生动记述。
这也是一套激励当代青年学者乃至子孙后代继往开来的书。各位学部委员以自己的导师和前辈为榜样,孜孜矻矻几十年,终于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这将激励当代青年学者、莘莘学子刻苦学习,努力攀登新的学术高峰。这是留给后代子孙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功在当代,影响深远。
读完全书,每个学部委员的事迹无不让我感动。他们之所以成为学部委员,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心系人民,矢志报国。学部委员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兴趣爱好、研究方向、治学风格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是在党、国家和人民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才能从兵团知青逐步走向社科院的领导岗位,从战士到著名学者,从童工到专家,从小山沟走上科学殿堂,从放牛娃到荣誉学部委员……因此,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始终不忘党和国家的培养、人民的期望、前辈的指引、同事的支持,努力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立志通过做学问出成果,报效祖国,报答人民,报答党恩。“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方克立),“一生为国家利益而工作”(裘元伦),“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是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马骧聪)……这些篇章,反映了各位委员的共同心声和实际行动。
二,咬定目标,持之以恒。从事学术研究,“要取得成功,天赋和机遇固然重要,但勤奋对于每一个成功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于光远的体会说出了所有委员成功的秘诀。选定某个研究课题之后,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从不懈怠,哪怕住院做手术,哪怕在运动中挨整,哪怕未获批准立项资助,仍然坚持不懈,最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获得成功,这是委员们的共同经历。《环境法学生涯40年》《考古研究五十秋》《六十年学术历程》《潜心研究苏联体制六十载》《读史治史六十年》……单从这些学术自传的标题,就可以知道委员们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社会科学事业。
三,勇于探索,注重创新。学部委员们都注重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努力探索新知。只有提出新知,才能推动社会科学发展,推动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法制”到“法治”,再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的研究到正式提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研究人权,到把“国家保障和尊重人权”写进宪法;从起草《民法通则》与民事单行法,再到颁布《民法典》;从8年抗战到14年抗战;中国近代史的下限从1919年到公认为1949年……这些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凝聚着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多少智慧和汗水啊!这些重大创新成果,从提出到写入中央文件,再到立法,再到载入国家根本大法,一步一步向前进,展示着社会科学的春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
四,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无论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还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潜下心来做学问,“要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王伟光),每位委员都甘愿坐10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冷板凳,一门心思做学问。有的委员谢绝外国同行的挽留,毅然回国从事研究,报效国家;有的申请立项,因种种原因未获批准,坐了30年冷板凳,伴随着寂寞与孤独,将《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8部中医典籍,译成英文,为中医学走向世界立下大功,本人却英年早逝。当然党和国家没有忘记这些默默奉献的专家学者,给他们各种各样的奖励表彰,特别是授予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这样崇高的学术称号。
这套学术自传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陈奎元题写书名,时任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作序,受到中国社科院党组和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这套书能够出版,还有赖于各位委员的精心撰写,以及方方面面的配合(例如院科研局支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精心编辑等),同时与两位主编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王伟光在《序言》中提到了主编之一周溯源的初衷。早在2011年1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开通之时,作为总编辑的周溯源,设计了60个栏目,其中就有“学部委员”专栏,内容之一是组织学部委员撰写学术自传,加大学部委员的宣传,条件成熟时再出书。2016年是中国社科院学部成立10周年,周溯源、赵剑英抓住时机,精心组织,编辑完成该书,向学部成立10周年献礼。
上个世纪90年代,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汇集中国科学院院士肖像和题词手迹的大型画册《院士风采——中国优秀科学家肖像手迹集》,周溯源为之写书评时曾感叹:“何时能出一部类似的书或画册,让读者领略中国社会科学家的风采?”这个良好的愿望经过很多人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且有超过画册的地方,因为该书是学部委员亲笔撰写、饱含丰富资料和学术价值的学术自传。希望这套凝聚了中国社会科学一流学者心血的好书,走向广大读者,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