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4月07日 星期三

    变形的小说技法

    苏少伟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4月07日   20 版)

        《三眼仙儿马王爷》《臭仙儿紫姑》,张菱儿著,朝华出版社2021年2月,59.60元

        张菱儿是当前儿童文学界较为重要的一位小说家,也是一位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作家。她的作品很多,代表作当推“老神仙”系列。这个系列已出版6部小说作品(注:2021年2月出版《三眼仙儿马王爷》《臭仙儿紫姑》,累计共出版8册),可以较为全面地体现她的文学创作方法,即张菱儿小说具有一个鲜明的技法特点,就是变形。

        这里说的变形,不是“人”的变形,更多的是传统故事情节的变形。《哭鼻子仙儿》是孟姜女哭长城这一故事的变动,《来自星星的仙儿》是七仙女下凡的情节框架,《四蛇童子》里有夸父追日的影子。《福星歪照小笨仙儿》《迷糊仙儿土地爷》《糊涂仙儿灶王爷》没有明显的传统故事的情节框架,但是我们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从传统故事中获得相关的人物形象、情节方面的联想。

        其实,对经典传统故事的变形,或许也可以说成是改写或者改编。但之所以不提改写或者改编,是因为变形一词更体现了张菱儿进行新的创造的味道。比如,《四蛇童子》里嵌进了孙悟空闹地府的故事。这已经不是改写或改编所能概括的了,而是具有了新的质感,让我们有一种陌生的审美享受:原来孙悟空闹地府还有另一重意味。这一情节成为四蛇童子继续成长的铺垫。这是全新的意义。

        张菱儿向传统故事进行题材上的索求,这是可理解的。一门艺术,小而言之一个文学故事,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就不得不寻求自我增殖功能,如此乃不至于灭亡。为此,张菱儿选择了变形的艺术手段。说起来,要将一个传统的故事内容进行简单变形,这是容易的,至少不会有特别的技术难题。问题在于,变形如何深刻,如何反映文学的创造性,如何垦拓出新的文学意义,如果是在儿童文学的领域内,还得加上如何让儿童这一特殊的读者群能够理解……这些更值得文学家进行有益的探求。张菱儿身上体现了开拓的冒险精神,她是具有文学才能的:发现传统故事具有的柔韧性,并注入新的文学活力,扩充类型故事的新内涵,在固定的传统故事框架让人有种意外的新鲜感。

        这种丰富是自然的,合理的,延伸性的。在“老神仙”系列里,传统的那些故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故事的人物(包括性格、活动等)得到了扩充,故事的角色得到了增添,故事的新意得到了发展。比如说,故事的角色方面,我们看到了“老神仙”系列的一个共性,即多了一重重的动物描写。这在原型故事里是没有的,绝迹的。当然,丰富的变形也不局限于这样的表面“角色增添”,更重要的是,张菱儿加入了现时代的一些思想收获。《糊涂仙儿灶王爷》里很多内容都是现代的元素,有现时代的更新。它借灶王爷遍游天界之所见以及下凡后的所为等经历,将一个幽默、有风味的故事呈现出来。这是有新意的。

        所以,这是新的时尚、审美等对传统故事的改造。张菱儿在对原型故事进行变形时,有一种清醒的直觉,她是在创作“为儿童”的小说,她需要在原型故事里增添进符合现代人(儿童)的审美。由此可见,张菱儿无疑有一种现代的美学自觉,追求趣味、纯真的状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