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洪波 舒晋瑜)“走哩走哩哟,远远地远下了,心里像刀子搅乱了。哎嗨呦的呦。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下了……”这是《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中的一段文字。看过电视剧《山海情》的读者,一定不陌生,这就是李水花拉着板车走出大山所哼唱的宁夏花儿。不止是李水花,一心为民的凌教授、脚踏实地的扶贫干部马得福、勤快朴实的女干部娟子……《山海情》中的很多重要角色,在《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一书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3月31日,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联合推出的《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在京首发。
这本书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创作的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作品聚焦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的“闽宁经验”,深刻诠释了宁夏各族干部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模式的推动下,坚决扛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团结一心、接续奋斗,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最终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启示。
1996年,党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宁夏、福建两省区聚焦脱贫攻坚,加强长期协作,以东部之长补西部之短,以先发优势促后发赶超,推动两省区互补性、双向性、联动性发展,形成了扶贫结缘、全面协作、共同繁荣的生动局面,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成为贯彻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决策的成功典范。
25年来,宁夏主动承担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福建本着“宁夏所需,福建所能”,用先行经验带动宁夏借力攀登,用发展资源激活宁夏基础资源,用创新活力释放宁夏潜在活力,把“马上就办”作风、“效能建设”理念、“网格管理”模式、“精细精准”服务等先进经验植入宁夏。闽宁两地人民携手,完成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历史转变。
25年来,宁夏通过实施吊庄移民,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23万人,从根本上解决了“一方水土养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大力发展产业,探索出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贫困群众”模式、海原“华润基础母牛银行”等产业扶贫好经验,贫困群众80%以上的收入来自产业;坚持兴学重教,深化教育扶贫结对帮扶,援建希望小学200多所,通过“互联网+教育”联合开展教育培训等,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力提升了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口的综合素质,实现了就学培训一人、成功脱贫一户、示范带动一方,等等。
25年来,作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缩影和典范,闽宁镇从无到有。曾经“天上无鸟飞、地上不长草、风吹砂石跑”的“干沙滩”,如今“一村一品”初步成型,特色种植产业成果喜人,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壮大,光伏产业突飞猛进,变成了经济繁荣、百姓富裕、“披金、带绿”的“金沙滩”。
发布会上,何建明分享了该书创作经历。两年间,他多次奔赴闽宁两地,实地采访林月婵、秦振邦、谢兴昌等闽宁两省区干部群众80余人,收集各类材料400多份,这为该书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依托前期的深度调研和深刻感悟,何建明在作品中将闽宁对口扶贫25年历史进程中重大事件、平凡故事作了文学化再现。
同日,该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一书的时代价值和艺术水准。评论家、《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认为这部作品“具有何建明报告文学的鲜明特点,结构和语言都是个性化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元素都具备了”。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薛文斌表示,宁夏与福建都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省区,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和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有着互补的出版资源,双方将在这次策划出版《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一书开创的跨省区出版合作基础上,不断丰富新时代“闽宁经验”,谱写闽宁出版合作的“新诗篇”。